秋分滋補效果好的素食有哪些

  到了秋分,不少人開始忙於進補。但秋分進補有講究,不能亂補一通。你知道秋分進補吃什麼好呢?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秋分滋補效果好的素食,歡迎大家閱讀。

  秋分滋補效果好的素食一、蓮藕

  “荷蓮一身寶,秋藕最補人”,民間素有“男不離韭,女不離藕”的說法,意思是說,男人要多吃韭菜,女人要多吃蓮藕,這樣對身體健康有好處。蓮藕不僅是佳蔬,還是一種良藥。

  秋令時節,正是鮮藕應市之時。此時天氣乾燥,吃些藕,能起到養陰清熱、潤燥止渴、清心安神的作用。同時,蓮藕性溫,有收縮血管的功能,多吃可以補肺養血。蓮藕,毫無疑問地成為時下的“當家菜”。

  中醫認為,生藕味甘,性寒,入心、脾、胃經,具有清熱生津、補脾開胃、止瀉的功效;熟藕性溫,具有益胃健脾、養血補氣的功效;由此可見,補虛需要吃熟蓮藕,對脾胃虛弱、氣血虧虛者均有良好的補益效果。

  推薦食譜:蓮藕燉排骨

  材料:排骨1000克,鮮藕200克,老薑20克;料酒、鹽各適量,胡椒粉、雞精各少許。

  做法:排骨洗淨剁塊;藕洗淨去皮切塊,泡清水備用;姜去皮拍扁。熱油鍋爆香姜塊,放入排骨炒至肉色變白,倒入料酒、適量水,改小火燒滾,撇去浮沫,改小火燜煮15分鐘後移入砂鍋,放入藕塊改小火燉至熟爛,下調味料調味即可。

  秋分滋補效果好的素食二、芋頭

  從秋分這一天起晝短夜長,正式進入涼爽的秋季。飲食調養應重點保持陰陽平衡,秋分進補吃什麼好?宜吃一些補中益氣、溫軟易消化的食物,如芋頭。芋頭溫軟易消化,再加上現在正是吃芋頭的季節,所以民間素有秋分節氣吃芋餅的習俗。

  芋頭富含澱粉,營養豐富。每100克鮮品中含有熱量91卡,蛋白質2.4克,脂肪0.2克,碳水化合物20.5克,鈣14毫克,磷43毫克,鐵0.5毫克,維生素C10毫克,維生素B10.09毫克,維生素B20.04毫克。並含乳聚糖,質地軟滑,容易消化,有健胃作用,特別適宜脾胃虛弱、患腸道疾病、結核病和正處恢復期的病人食用,是嬰幼兒和老年人的食用佳品。

  不過生芋頭有微毒,食時必須熟透,生芋頭中的黏液觸及咽喉,會產生癢痛,熟吃則不會。用手剝生芋頭皮時,黏液也會刺激手部皮膚髮癢,在火旁烤後可緩解,或者可用薑汁擦拭,也有止癢的效果哦。

  推薦食譜:芋頭燒雞

  材料:二斤三黃雞、一斤芋頭。蔥、姜、大蒜、辣椒等適量。

  做法:三黃雞切塊,洗淨。放鍋開水,把雞塊放入,撇去血沫後撈出備用。在鍋裡倒入橄欖油放入蔥段、薑片、拍鬆的蒜瓣、八角和辣椒,煸炒出香味。放入焯好雞塊翻炒兩三分鐘。倒入老抽上色調味。倒入料酒。倒入開水淹過雞塊,蓋上鍋蓋轉中小火燉半小時。湯汁收到一半的時候放入兩塊冰糖。放入芋頭塊再燉15分鐘。出鍋前放入鹽調味,收濃湯汁後便可出鍋享用了。

  秋分滋補效果好的素食三、百合

  在秋季,大眾化的秋季滋補良品首推百合。百合在生活中比較常用,百合味苦,性微寒,入心、肺經。具有潤肺止咳、清心安神的作用,尤其是鮮百合更甘甜味美。百合特別適合養肺、養胃的人食用,比如慢性咳嗽、肺結核、口舌生瘡、口乾、口臭的患者,一些心悸患者也可以適量食用。另外,百合也有清心潤肺、安神定志的功效,失眠的人可以多吃一些。

  百合食用的方法很多,可當菜餚吃,如西芹炒百合、百合炒牛肉,這些都稱得上是美味佳餚;也可煮粥吃,如百合與糯米制成百合粥,放上一點冰糖,不僅可口,而且安神,有助於睡眠;還可以用百合、蓮子和紅棗共煮成羹,可補益安神。杏仁有潤肺止咳,清心安神的功效,搭配百合熬粥適用於病後虛弱、乾咳患者。

  但由於百合偏涼性,胃寒的患者要少用,風寒咳嗽、虛寒出血、脾胃不佳者忌食。

  推薦食譜:羅漢果百合雞湯

  材料:雞300克、羅漢果半個、幹百合30克、紅棗6個、蔥、姜、鹽。

  做法:將雞剁成段後,飛水焯燙去血沫,撈出備用。羅漢果、百合、紅棗分別洗淨備用。將雞塊、羅漢果、百合、紅棗、蔥、薑絲放入湯煲中加入適量清水,大火煮開後,小火煲煮2小時,喝時根據口味加鹽調味即可。

  秋分滋補效果好的素食四、紅薯

  秋分進補吃什麼好呢?紅薯是糧食中營養較為豐富的食品。由於紅薯能供給人體大量的黏液蛋白、糖、維生素A和維生素C,因此具有補虛乏、益氣力,健脾胃、強腎陰以及和胃、暖胃、益肺等功效。因此,常吃紅薯能防止肝臟和腎臟中結締組織萎縮,防止膠原病的發生。

  對廣西百歲老人之鄉的進行調查顯示,發現此地的長壽老人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習慣每日食紅薯,甚至將其作為主食。紅薯含有豐富的澱粉、維生素、纖維素等人體必需的營養成分,還含有豐富的鎂、磷、鈣等礦物元素和亞油酸等。這些物質能保持血管彈性,對防治老年習慣性便祕十分有效。

  另外,紅薯是一種理想的減肥食品,因其富含纖維素和果膠而具有阻止糖分轉化為脂肪的功能。

  推薦食譜:拔絲紅薯

  材料:紅薯2塊、白糖70克、醋1勺、油500ml。

  做法:紅薯洗去泥沙後刮皮,然後切成滾刀塊。鍋裡油燒熱,下鍋炸紅薯,中火慢慢炸,務必將紅薯炸得外脆裡嫩才行,等到紅薯成熟,外邊一層脆殼即可撈出瀝油,取一盤子,刷一層熟油。不粘鍋裡放1勺油,油熱後放入白糖,小火慢慢熬糖,等糖全部融化並冒小泡泡時,加入半小勺醋,慢慢熬糖,直到糖的顏色變黃,再由黃轉紅,這時立刻關火,將炸好的紅薯放入,顛幾下讓紅薯均勻沾上糖漿。

  秋分滋補效果好的素食五、大棗

  紅棗是大部分人所熟知的溫補食材,自古以來就被視為是補氣養血的最佳食物之一,其性溫味甘,有健脾補血的功效,長期食用可使面部紅潤、駐顏美容。民間有“每天吃棗,郎中少找”之說。對於容易發生貧血的女性和中老年人來說,大棗尤其有良好的滋補作用。

  紅棗泡茶,補氣護嗓。紅棗炒黑後泡茶喝,可治療胃寒、胃痛。如果再放入桂圓,就是補血補氣的佳品,適合教師等使用嗓子頻率較高的人。紅棗熬湯,止咳潤肺。唐代盂詵所著的《必效方》中記載了將紅棗、銀耳和冰糖一起煮湯,可止咳潤肺。具體做法是:銀耳20克、紅棗20顆、加冰糖一起煮半個小時左右。

  紅棗煮蛋,補血養顏。用紅棗加桂圓煲紅糖水,到棗爛桂圓綿時,打只雞蛋,繼續用小火焐熟雞蛋。紅棗、桂圓和紅糖都有補血的功效,煮出的雞蛋很滋補。紅棗熬粥,安神助眠。如果經常覺得躁鬱不安、心神不寧,可用百合、蓮子、紅棗煮粥進行調理。若與小米同煮,則可更好地發揮紅棗的安神效用。紅棗泡酒,血管通暢。紅棗在浸泡過程中,其所富含的有機物更容易在酒中溶出,適當飲用,對保持血管通暢有一定效果。

  推薦食譜:紅棗紅豆蓮子粥

  材料:紅棗6粒、蓮子10顆、紅豆1小把、大米1小把。

  做法:紅棗用溫水泡發後洗淨,紅豆、蓮子、大米用水洗淨備用。所有材料一起放入鍋裡,加入足夠的清水煮滾後轉小火熬至材料軟爛。

  秋分滋補效果好的素食六、蘿蔔

  蘿蔔不但營養豐富,而且性味甘、辛、平、微寒,具有吸氣、消食、止咳、化痰、生津、除燥、散淤、解毒、利尿功效,有較高的食療價值。因此民間有“秋後蘿蔔賽人蔘”的說法。

  從美食角度講,入秋蘿蔔最好吃,肉質肥厚豐潤、細膩化渣、脆嫩清香、清甜爽口;從營養角度談,蘿蔔含有豐富的生物活性物質,如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葡萄糖、果糖、氧化酶、澱粉酶、芥子油、氫化粘液素、組織氨基酸等,以及核黃素、鈣、磷、鉀、鐵等人體必需元素和維生素A、維生素C等。除此之外,蘿蔔的藥用價值也很高,“蘿蔔上市,醫生無事”、“入秋蘿蔔小人蔘”等都充分說明了其藥用價值的份量。

  國外有研究者對70歲以上的老年人飲食結構作過嚴密的調查分析,得出的結論是:常吃蘿蔔是他們長壽健康的妙訣之一。“常吃蘿蔔的人群中,癌症發病率普遍較低。”蘿蔔炒食可以消食降脂,生食可以開胃潤腸,燒食可以消脹止瀉……古往今來,中醫學家在蘿蔔的藥物藥理進行了大量研究,蘿蔔是藥食兼優的良藥美食,不愧“小人蔘”的美譽。

  推薦食譜:青紅蘿蔔煲生魚

  材料:白蘿蔔300克、紅蘿蔔300克、生魚1條***約500克***、豬瘦肉100克、紅棗6個、生薑3片。

  做法:紅、白蘿蔔去皮洗淨,切為厚塊;紅棗洗淨去核稍浸泡;豬瘦肉整塊洗淨;生魚去鱗、鰓、內臟,洗淨,晾乾水,下油鍋微火稍煎至微黃。然後一起放入瓦煲內,加入清水2500毫升***約10碗水量***,武火煮沸後,文火煲兩個小時,加入適量食鹽便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