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挑選酸奶

  酸奶是以牛奶為原料,經過巴氏殺菌後再向牛奶中新增有益菌***發酵劑***,經發酵後,再冷卻灌裝的一種牛奶製品。但是,有很多人不知道究竟,為此,下面小編為大家分享的方法。

  酸奶的質量識別方法

  酸奶是由鮮牛奶發酵而成的,富含蛋白質、鈣和維生素。尤其對那些因乳糖不耐受而無法享用牛奶的人來說,酸奶可以是個很好的選擇。但有很多酸奶已經被製成了充滿糖分和各種加工水果的“甜點”,而商家正是利用這些“包裝”將它偽裝成健康食品。因此,在購買時最好選擇普通的酸奶,必要時自己加入一些水果。[7]

  酸奶出現品質問題***不凝固或凝塊不緊密、脆弱、乳清分離、稀湯狀***的原因很多,影響酸奶品質有以下幾個主要因素:

  原料奶中摻水,幹物質不足。摻水達15%時,酸奶凝塊漂在乳清中。

  原料奶凝固的能力降低,酸奶凝塊脆弱或呈稀湯狀。

  以注射過抗生素牛的牛奶生產酸奶會致酸奶不凝,乳液發甜。

  車間環境、裝置被噬菌體汙染,使發酵過程緩慢甚至終止;殘留的清洗溶液和消毒劑也會致發酵作用終止,使凝塊脆弱、乳液發甜。

  菌種選擇不當或菌種單一,發酵溫度不適合,發酵時間不夠等原因致使酸奶的風味與香味不足。

  菌種不純或生產裝置管道等被氣菌汙染,造成酸奶有氣泡,口感發辣,如果被酵母菌汙染則有鎪味。

  酸奶的鑑別方法

  1、酸奶的濃稠度與營養沒有直接關係,與製作方法密切相關。根據製作方式不同,酸奶分為凝固型和攪拌型。我國傳統的玻璃瓶和瓷瓶裝的酸奶就屬於凝固型酸奶,這種酸奶口感濃稠。而平日人們常喝到的果粒酸奶都屬於攪拌型酸奶,相對來說比較稀薄。

  2、實際上,口感好的凝固型酸奶營養並不比攪拌型酸奶好。攪拌型酸奶顆粒細膩,更利於消化。有的攪拌型酸奶為了增加濃稠度,會在製作過程中加入一些增稠劑。常見的是明膠和膳食纖維,明膠是蛋白質膠體,易被人體吸收。膳食纖維包括海藻膠、果膠、植物種子膠等,它們有助於消化,而且沒有熱量,對人體有益無害。與凝固型酸奶相比,攪拌型酸奶的風味更好,營養更全面。不過,有些增稠劑是澱粉水解產生的糊精、改性澱粉,這類增稠劑含糖量高,會導致血糖升高。

  所以,濃稠不是決定酸奶質量好壞的標準。在購買酸奶時,要注意一下幾點:

  一要根據需要仔細看營養標籤,選擇蛋白質含量高的。

  二要根據口味需要選擇型別。

  三要儘量購買大品牌產品。

  酸奶的神奇用途

  方法一:酸奶+煉乳+一份青木瓜150毫升無糖酸奶,搭配兩匙煉乳,攪拌後倒入青木瓜汁。可即食,可放入冰箱冰凍,口感更好。

  方法二:酸奶+煉乳每天餐前用150毫升酸奶,搭配兩匙煉乳,攪拌均勻即可食用。

  健康提示:

  酸奶每天應該飲用多少才合適呢?

  早上一杯牛奶,晚上一杯酸奶是最為理想的。但是有些人特別喜愛酸奶,往往在餐後大量喝酸奶,可能造成體重增加。這是因為酸奶本身也含有一定熱量,飯後喝酸奶就等於額外攝入這些熱量,引起了體重上升。因此,除嬰幼兒外,各類人群均可提倡每天飲用1~2杯酸奶***125~250毫升***為好,最好飯後半小時到一個小時飲用,可調節腸道菌群,對身體健康有利。

  冬天喝酸奶能溫熱嗎?

  冬天喝一杯冰涼的酸奶,腸胃會很不舒服,想把酸奶加熱後飲用,又有人說加熱會破壞營養。

  其實,酸奶是可以溫熱後飲用的。說酸奶不宜加熱,是擔心殺死酸奶中最有價值的乳酸菌,它的作用是產生乳酸,使腸道的酸性增加,且可以抑制腐敗菌生長和減弱腐敗菌在腸道中產生毒素。若只把酸奶進行加溫處理,反而會增加乳酸菌的活性,其特有的保健作用會更大。因此說酸奶是可以加溫後飲用的。可以把酸奶連袋放入45℃左右的溫水中緩慢加溫,隨著加溫晃動,等奶袋手感溫熱了,就可以飲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