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歲的寶寶能吃什麼豆製品

  我們都知道豆製品營養豐富、口味獨特,但有網傳豆製品會引起性早熟,真的是這樣嗎?到底能不能給寶寶吃豆製品?下面就讓小編來為大家介紹一下吧,希望大家喜歡。

  怎樣給寶寶正確吃豆製品

  豆類及豆製品的營養價值

  從營養價值上來說,大豆含有較高的蛋白質,含量可達35-40%。大豆中的蛋白質能夠與穀類***米飯或麵食***中的蛋白質達到互補,提高各自的利用價值,故屬於優質蛋白,也是我國膳食中優質蛋白的重要來源。其他豆類含蛋白質相對會低一些,而碳水化合物較多,但還是比小麥或大米的蛋白質含量高。此外,大豆還含有豐富的油脂及維生素E,而黃豆中還含有豐富的B族維生素。製作成豆腐可大大提高蛋白質等的吸收率,因此,以豆腐為代表的豆製品也深受歡迎。

  寶寶能不能吃豆製品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指出,6歲以上兒童能夠攝入大豆或製品。那麼,小兒能不能吃豆製品?南京市兒童醫院營養醫師劉長偉在其部落格中表示,對於嬰兒來說,中國嬰幼兒餵養指南里,並沒有提及豆製品。結合澳大利亞最新的嬰兒餵養指南,6個月以後的嬰兒可以嘗試吃點煮熟的豆腐。鑑於營養價值尤其是鈣含量問題,最好選擇南豆腐或北豆腐,而不是內酯豆腐。3歲以內最好選擇豆腐或豆腐腦,最好在3歲以後進食較為堅硬的腐竹、豆腐皮等豆製品,如果要吃,則最好煮爛一點,利於寶寶進食。而豆漿營養價值較低,不適合3歲以內嬰幼兒。整粒的黃豆、黃豆芽及毛豆米不容易消化吸收,且會發生窒息的風險等,最好還是6歲以後再吃。

  豆製品不會引起兒童性早熟

  由於大豆及製品中含有植物雌激素異黃酮,很多人擔心孩子吃了豆製品會引起性早熟,但至今極少有兒童因為吃豆製品引起性早熟的。因此,只要適量進食豆製品,不會引起孩子性早熟,男女均可以適量吃豆製品。

  豆製品不是吃越多越好

  劉長偉表示,豆製品吃多了也會有弊端。

  ***1***蛋白在代謝過程中,會產生一定的代謝產物,這些代謝產物要通過腎臟進行排洩。如果過多攝入豆製品,產生的代謝產物就會增多,進而使身體產生的含氮廢物增多,加重腎臟負擔,損害身體健康。

  ***2***豆製品中含有較多的嘌吟,對於痛風或高嘌呤病人在應控制豆製品的攝入。

  ***3***患有腎臟等疾病的人群也不適合吃豆製品。

  1歲內嬰幼兒不能吃什麼

  1、蛋清、蟹、蝦等,容易使寶寶產生過敏反應。1週歲內寶寶的腸道系統還沒有發育好,吃入蜂蜜後容易引起感染,出現噁心、腹瀉等症狀。

  2、葷食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鐵質,很多家長都喜歡用各種方法把肉做給寶寶吃,但是這些都不利於寶寶健康,可能會造成寶寶消化不良或過敏。

  3、給寶寶新增穀類和澱粉類輔食是正確的。但是精細穀物裡的維生素通常都已遭到破壞,B族維生素減少,如果寶寶攝入的B族維生素過少的話會影響神經系統的發育和視力的發育。

  4、寶寶3個月後就可做成蔬菜輔食給寶寶吃。但有些蔬菜不宜給週歲以內的寶寶食用。含有大量草酸的蔬菜:菠菜,莧菜,韭菜等含有大量的草酸,會影響寶寶鈣質的吸收,影響寶寶的骨骼和牙齒的發育。豆類。豆類難煮熟,易引起中毒和過敏反應。

  5、3歲以前的兒童出現食物過敏的機率很大。有些水果會引起寶寶過敏或腹痛腹瀉,要避免食用。

  ①芒果中的醛酸會刺激面板黏膜,引起口脣部接觸性皮炎。

  ②菠蘿中的菠蘿蛋白酶和其他活性物質對面板和血管有刺激作用,食用後會出現面板瘙癢等症狀。

  ③表面有絨毛的水果中含有大量的大分子物質,嬰幼兒腸胃透析能力差,無法消化這些物質,很容易造成過敏反應,如水蜜桃、奇異果等。

  6、很多家長喜歡餵養半歲以內的小孩吃燉蛋,但是蛋類的蛋白質需要人體內特定的蛋白酶來溶解,半歲以內的嬰兒沒有足夠的消化功能來消化,容易堆積在體內形成堵塞,排洩都沒法排洩,更不用說吸收了,只會造成消化的負擔。

  7、大豆本身含有一種植物雌激素,如果攝入量較大,會出現類似於人類雌激素攝入過多等副作用。可以兩三天吃一次。

  8、嬰兒的消化功能發育不完全,所以竹筍和牛蒡等較難消化的蔬菜最好等寶寶大些才餵給他吃,此外,纖維素太多的菜梗也不要餵給寶寶吃。吃多了難消化,會對腸胃造成負擔。

  9、補品裡含有激素,容易導致孩子長不高和性早熟,例如蜂膠、雪蛤、長高長壯營養品等。

  10、反季節水果經過催熟,含有激素、催熟劑,可能導致性早熟。

  11、茶會使寶寶興奮,影響寶寶生物鐘。很多功能飲料糖分太高,含人工色素、香精和防腐劑。含咖啡因的飲品,如可樂、咖啡也有興奮作用,令小兒不安。

  12、從冰箱拿出的水果不能直接吃。因為太冰的食物容易刺激寶寶的腸胃,冰箱裡的食物要加熱後才能吃,水果放置不冰後才可以吃。

  13、汞主要以甲基汞的有機形態積聚於食物鏈內的生物體,特別是魚類,而甲基汞可能會影響人類神經系統,孕婦、胎兒和嬰兒更容易受到影響。在選擇魚類時,應避免進食體型較大的魚類或其他汞含量較高的魚類,包括鯊魚、劍魚、旗魚、鯰魚、羅非魚金目鯛及吞拿魚,特別是大眼吞拿魚、藍鰭吞拿魚等。

  14、沙茶醬、西紅柿醬、辣椒醬、芥末、味精,或者過多的糖等口味較重的調味料,容易加重寶寶的腎臟負擔,干擾身體對其它營養的吸收。

  15、一歲以內的寶寶也可以不吃鹽或者少吃鹽,味精過多會影響血液中的鋅的利用。

  另外,養生之道網提醒,不要以為孩子滿週歲就可以隨意飲食了。

  ①2歲以內不宜喝鮮奶。

  鮮牛奶中的鈣、鐵、鋅、銅的吸收率都低於母乳。牛奶中所含的礦物質,寶寶吸收不了,只能排洩出去,但是寶寶的消化、排洩系統發育不健全,會增加寶寶腎臟負擔。

  ②3歲以內不宜吃巧克力、花生醬。

  吃巧克力容易飽,會破壞寶寶的正常飲食,同時巧克力裡有脂肪,會影響腸胃的消化吸收。花生醬容易引起寶寶過敏,而堅果類食物不易吞嚥。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