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有關愛國主題的黑板報內容

  愛國不是口號,而是神聖天職。那麼關於有關愛國主題的黑板報怎麼做呢?下面小編整理了一些關於有關愛國主題的黑板報的文字資料和圖片,希望對你有用,歡迎閱讀!

  有關愛國主題的黑板報內容1:

  愛國運動:

  五四運動是1919年5月4日在北京爆發的中國人民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日本藉口對德宣戰,攻佔青島和膠濟鐵路全線,控制了山東省,奪去德國在山東強佔的各種權益。1918年大戰結束,德國戰敗。1919年1月18日,戰勝國在巴黎召開“和平會議”。北京政府和廣州軍政府聯合組成中國代表團,以戰勝國身分參加和會,提出取消列強在華的各項特權,取消日本帝國主義與袁世凱訂立的二十一條不平等條約,歸還大戰期間日本從德國手中奪去的山東各項權利等要求。巴黎和會在帝國主義列強操縱下,不但拒絕中國的要求,而且在對德和約上,明文規定把德國在山東的特權,全部轉讓給日本。北京政府竟準備在“和約”上簽字,從而激起了中國人民的強烈反對。五四運動也是新文化運動的繼續和發展。1915年陳獨秀創辦《青年雜誌》,次年改稱《新青年》,舉起“民主”和“科學”兩面旗幟,猛烈抨擊封建主義舊文化,提倡新文化。隨後,還提倡白話文代替文言文,並在“文學革命”的口號下,提倡新文學。1917年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在中國人民中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中國的先進分子開始用無產階級的宇宙觀作為觀察國家命運的工具。1918年11月李大釗發表的《庶民的勝利》、《布林什維主義的勝利》等文,代表了中國先進分子的新覺醒。新文化運動不僅為五四愛國運動作了思想準備,同時隨著這次運動而更加深入發展,使社會主義思潮逐漸代替資產階級思潮而成為運動的主流,並在思想上和幹部上為中國共產黨的建立作了準備。

  五四運動是中國舊民主主義革命的結束和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中國革命從此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於1949年12月正式宣佈以5月4日為中國青年節。

  有關愛國主題的黑板報圖片:

  有關愛國主題的黑板報圖片1

  有關愛國主題的黑板報圖片2

  有關愛國主題的黑板報圖片3

  有關愛國主題的黑板報內容2:

  惟有民魂是值得寶貴的,惟有他發揚起來,中國才有真進步。 —— 魯迅

  我愛我的祖國,愛我的人民,離開了它,離開了他們,我就無法生存,更無法寫作。 —— 巴金

  我們愛我們的民族,這是我們自信心的泉源。 —— 周恩來

  人民不僅有權愛國,而且愛國是個義務,是一種光榮。——徐特立

  國恥未雪,何由成名?——李白

  一身報國有萬死,雙鬢向人無再青。——陸游

  死去原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陸游

  瞞人之事弗為,害人之心弗存,有益國家之事雖死弗避。——呂坤

  各出所學,各盡所知,使國家富強不受外侮,足以自立於地球之上。——詹天佑

  英勇非無淚,不灑敵人前。男兒七尺軀,願為祖國捐。——陳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