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大單體射電望遠鏡

  人類使用望遠鏡觀測星星已有數百年的歷史。目前世界上用於觀測宇宙的望遠鏡中最大的是哪個呢?小編在網上找到了答案。

  FAST射電望遠鏡就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射電天文望遠鏡,由我國自主設計建造。

  FAST射電望遠鏡觀測鏈路已連通

  由我國自主設計建造的世界最大射電天文望遠鏡FAST,在最近的一次試觀測中,接收到了一顆距離地球1351光年的脈衝星的射電波訊號,觀測鏈路已經連通。

  目前,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接收射電波的最重要部件饋源接收機已安裝到位。總面積達25萬平方米的反射面板,也已通過促動器的拉伸,首次形成了一個拋物面,拋物面面積約10萬平方米。

  區別於哈勃等光學望遠鏡接收的是可見光,射電望遠鏡接收的是肉眼看不到的射電波。FAST就是通過接收射電波研究星空奧祕的科學工具,相當於一個超大號的宇宙射電波接收器。在距離FAST望遠鏡主體約一公里的綜合觀測樓內,總控觀測室作為除錯、觀測和資料處理的核心區,系統已搭建完畢。

  在最近幾天的試觀測中,總控觀測室裡接收到了一顆脈衝星發出的射電波。據瞭解,這組射電波的獲得,標誌著FAST望遠鏡從反射面聚集天體射電波訊號,到饋源接收機接收並傳輸到總控觀測室,再由資料處理終端進一步處理的觀測鏈路已經連通,這將有利於科研人員進一步分析FAST望遠鏡的效能,以及在隨後的一段時間內對其後續展開除錯。

  “天眼”的超級計算“大腦”

  天文學歷來以資料量大、資料型別複雜見稱,而FAST作為射電天文學界的“世界第一天眼”,其對資料儲存與計算的需要同樣也是“天文級”的。這就要求後臺具備極快的接收速度和強大的資料處理能力,超級計算機承擔了這一重要工作。那麼,作為FAST資料接收的核心部位,它的“大腦”長什麼樣?有哪些特殊功能?

  在FAST射電望遠鏡的高靈敏度、高效能背後,需要計算系統提供高效能的資料儲存、計算和分析支撐。而超級計算機的接入就像是給“天眼”連線上了計算“大腦”,將FAST探測到的未知資訊處理成人類可以解讀的語言。

  “大資料+大科學裝置”=重大科研成果

  與此同時,作為繼實驗科學、理論科學、計算科學之後的第四種科學發現的模式——“第四正規化”,“科學大資料”逐漸成為新的科學發現的基礎。而大科學裝置往往伴隨著大資料的產生,FAST專案正是超級計算與觀天大資料完美結合的典型範例,未來,“大資料+大科學裝置”將產出更多重大的科研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