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上啟下的造句及意思

  承上啟下,承接上面的,引起下面的。多用在寫文章方面。以下小編整理承上啟下的造句的範例,供大家參考。歡迎閱讀:
 

  【拼音】: chéng shàng qǐ xià

  【解釋】: 承接上面的,引起下面的。多用在寫文章方面。

  【出處】: 宋·張炎《詞源·制曲》:“思量頭如何起,尾如何結,方始選韻,而後述曲,最是過片不要斷了曲意,須要承上啟下。”

  【近義詞】: 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生上啟下

  【燈謎】: 卡

  【用法】: 作謂語、定語;用於書面語
 

  承上啟下的造句

  1、文章中常有過渡段,起著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

  2、這個段落寫得非常好,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

  3、過渡句有承上啟下的作用。

  4、隸書承上啟下,上承篆書,下啟楷書.

  5、這個短語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

  6、這是個承上啟下的關鍵時刻,必需得按照則.

  7、元代儒學有自己的特色,在儒學史上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

  8、同時,這一部分也起到了一定的承上啟下的作用.

  9、元代緙絲在宋與明之間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緙織技術上沒有大創新,但內容題材方面有所拓展,為明清時期的進一步發展奠定基礎。

  10、軀幹動作:軀幹是人體的支柱,承上啟下,連線著頭及四肢.

  11、在兩宋時期,是承上啟下,結北開南的一位大家.

  12、這是個承上啟下的關鍵時刻,必須得遵守原則.

  13、倒裝的功能包括強調、承上啟下和結構均衡.

  14、中層幹部一方面要轉達上級領導的旨意,另一方面要反映群眾的意見,起承上啟下的作用。

  15、石峽古稻所呈現的秈、粳模糊性和分化狀態特徵,表明石峽古稻是我國栽培稻起源與發展史上承上啟下的重要一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