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炎吃什麼藥去根

  ?近年來,由於人們的工作時間比較長,人們為了想多做點事情往往會憋尿節省時間,但是多數人不知道如果時間長了就容易導致膀胱炎的發生。接下來,小編跟你分享治療膀胱炎的方法。

   治療膀胱炎的方法

  1、膀胱炎次發作,使用抗生素

  首次發作時,醫生會給患者使用抗生素,如諾氟沙星、複方新諾明、阿莫西林、呋喃西林等。患者用藥3~7天后大多可治癒。若膀胱炎反覆發作,醫生則會讓患者先做尿細菌培養及藥物敏感試驗,根據藥敏情況使用抗生素。對於老年人,醫生大多會給他們選用那些在腎組織及尿液中藥物濃度高、腎毒性小的藥物,以儘快有效地控制炎症。若經治療仍反覆發作,醫生會採用抑菌療法,常可取得良好效果。

  2、膀胱炎反覆發作,服用免疫增強藥物

  若感染反覆發作,療效不佳,醫生會檢查患者的免疫功能。若患者免疫功能低下,醫生會給患者服用免疫增強藥物,如中藥玉屏風散。患者也可採用自然療法如練習氣功、太極拳等,以增強機體的抗病能力。

  3、膀胱炎久治不愈,需排除其它疾病

  若患者久治不愈或反覆發作,醫生會考慮作相應檢查,以排除其他疾病,如尿道口附近是否有感染,是否有尿路梗阻,有無全身性疾病。經抗生素治療後療效不佳的患者,醫生還會進行其他病原體檢查,如支原體、衣原體、真菌等。

  4、膀胱炎的型別較多,宜對症下藥。

  間質性膀胱炎

  是一種特殊的慢性膀胱炎。其主要症狀嚴重尿頻、尿急、下腹痛、排尿痛、血尿等。本病用抗菌藥物無效,將膀胱在全麻下進行過度膨脹可取得暫時的症狀緩解。其他治療如安靜劑、抗組胺藥物、肝素、腎上腺糖皮質激素等療效不佳。

  濾泡性膀胱炎

  本病常見於慢性尿路感染。膀胱鏡可觀察到小的灰黃色隆起結節,常被炎性粘膜包圍,但有時在結節間亦可看到正常粘膜。病變常見於膀胱三角區或膀胱底部。顯微鏡檢發現在粘膜固有層內有淋巴細胞濾泡組成的結節,需與腫瘤作鑑別。藥物治療是控制感染,對症處理。

  腺性膀胱炎

  膀胱粘膜水腫,其中有腺樣結構增生,並有許多炎症細胞浸潤。患者以中年女性為多見。治療應用抗菌藥物,並需去除發病因素。

  氣性膀胱炎

  常在糖尿病患者發生。由於在膀胱壁內葡萄糖被細菌侵入後而有發酵導致粘膜的氣性外形。抗菌藥物治療後氣體即消失。

  膀胱炎常見的治療方法

  一、一般治療

  急性膀胱炎患者需適當休息,多飲水以增加尿量,注意營養,忌食刺激性食物,熱水坐浴可減輕症狀。膀胱刺激症狀明顯的病人給予解痙藥物緩解症狀。

  二、病因治療

  對有明顯誘因的慢性膀胱炎,必須解除病因,否則,膀胱炎難以控制。對女性屢發性膀胱炎應進行婦科檢查,以排除和治療女性生殖道炎症;對上尿路來源、男性生殖器官炎症如前列腺炎等,均應同時積極處理。

  三、抗感染藥物治療

  根據尿細菌培養、藥物敏感試驗結果選用有效的抗菌藥物。在未得到細菌培養結果之前,在急性感染時又要求迅速治療,因此可先取尿塗片革蘭氏染色檢查。

  藥物敏感試驗結果

  根據所見是桿菌抑或是球菌擬定初步治療方案先進行治療,或可應用廣譜抗菌素或尿內排洩濃度高、副作用小的抗菌藥物,如磺胺類、呋喃類、待有了細菌培養及藥物敏感試驗結果後再調整治療方案。

  專家指出,膀胱炎的治療用藥劑量要足、時間要長,一般要應用至症狀消退、尿常規正常後再繼續使用1至2周。治療過程中要經常進行尿細菌培養及藥物敏感試驗,隨時調整對細菌敏感的抗菌藥物,以期早日達到徹底治癒,以防復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