間質性膀胱炎的症狀女性

  間質性膀胱炎***IC***常發生於中年婦女,其特點主要是膀胱壁的纖維化。並伴有膀胱容量的減少,以尿頻***通常每10分鐘一次***、尿急、膀胱區或骨盆區域感到壓力或脹痛為其主要症狀。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關於女性間質性膀胱炎的症狀,一起來看看吧!

  女性間質性膀胱炎的症狀

  患者常有長期進行性尿頻、尿急和夜尿增多,在膀胱充盈時恥骨上區疼痛明顯,有時亦可出現尿道及會陰部疼痛,在排尿後得到緩解,血尿偶可出現,在膀胱過充充盈擴張時明顯,有的患者在病史中可能有過敏性疾患。

  質性膀胱炎的病因

  患者尿液均正常,感染並非膀胱壁纖維化的主要病因,有學者認為盆腔外科手術或感染產生的淋巴管梗阻是其病因,而許多患者沒有這樣的病史。亦有學者提出是由於血栓靜脈炎伴膀胱或骨盆內臟器急性感染,或由於精神衝動產生長期小動脈的痙攣所致,還可能與內分泌因素有關。目前,大量的證據認為間質性膀胱炎是一種自體免疫膠原性疾病。對肥大細胞和膀胱表面氨基酸糖甙在間質性膀胱炎中的作用受到注意,一些研?a href='' target='_blank'>咳嗽閉?攀紙?姓夥矯嫻難芯俊?/p>

  間質性膀胱炎的檢查專案

  1.臨床檢查

  一般正常,有的患者可出現恥骨上部觸痛,在女性患者陰道前壁觸診時可有膀胱區觸痛感。

  2.實驗室檢查

  患者尿常規多數正常,可有血尿出現,尿培養多無細菌生長,腎功能檢查除非在膀胱纖維化導致膀胱輸尿管反流或梗阻時才有變化。

  3.放射學檢查

  排洩性尿路造影一般無異常,合併反流時在造影片上可見腎盂積水、膀胱容量減少表現。膀胱造影顯示膀胱容量減少,有時發現膀胱輸尿管反流。

  4.膀胱鏡檢查

  是診斷間質性膀胱炎的重要方法。一些患者膀胱容量可減少至50~60ml,由於膀胱容量縮小,患者甚為痛苦,需在麻醉下施行液體膀胱擴張,可見膀胱頂部小片狀淤斑、出血、有的可見到瘢痕、裂隙或滲血。發現Hunner’s潰瘍有助於確診,但大多數患者沒有潰瘍,未經治療者膀胱黏膜外觀尚屬正常或僅有慢性炎症改變,有時頂部可見有小出血點,如繼續過度充盈膀胱,則可致黏膜破裂、出血,可見黏膜下血管小球,常分佈不均,遍及膀胱,同時行活組織檢查。

  5.尿流動力學檢查

  尿動力學檢查可發現膀胱容量小,順應性差,但不出現無抑制性收縮,這項檢查有助於間質性膀胱炎與不穩定膀胱或神經源性膀胱相鑑別。

  間質性膀胱炎的診斷方法

  患者均以年輕婦女多見,性伴侶均多,飲酒女性易患本綜合徵再加上上述臨床表現應考慮本綜合徵的存在。在麻醉下施行膀胱鏡檢查可做出間質性膀胱炎的診斷,開始的膀胱外觀和容量均屬正常,但在膀胱充盈排空,然後再充盈後,常可見到散在的黏膜下出血活檢能顯示上述表皮下層有水腫、充血、毛細血管擴張和血管周圍間質出血的病理改變,亦可用以排除一些原位癌和結核病變。侷限性外陰炎處女膜外側前庭處有小的紅斑性病損,其餘均正常。

  鑑別診斷

  急性膀胱炎也表現為尿頻、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狀。但常有終末血尿,且尿中有大量白細胞,尿培養可發現有細菌。腺性膀胱炎也表現為尿頻、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狀。但B超檢查可發現膀胱壁增厚或膀胱內佔位性病變,膀胱鏡可見乳頭狀物,而非淺表潰瘍,活檢可明確診斷。膀胱結核也可表現為真性潰瘍,常累及結核腎側輸尿管口周圍,可有膿尿出現,尿檢查可找到結核桿菌,泌尿系造影可顯示腎結核的典型改變。寄生蟲病引起的膀胱潰瘍類似於間質性膀胱炎的表現,一般男性多發,根據尿中找到蟲卵或典型的膀胱病理特徵可作出診斷。而非特異性膀胱炎則很少有膀胱潰瘍出現,尿中常見膿細胞及感染菌,抗生素治療有效。

  間質性膀胱炎的治療方法

  採用一般性治療、膀胱水囊擴張、鍼灸和手術治療等。其療效不一。

  1.非手術方法

  藥物治療主要有口服藥物和膀胱藥物灌注。目前治療主要採用非手術方法以緩解症狀,改善生活質量,如膀胱水壓擴張、口服藥物、膀胱藥物灌注、神經刺激等。而每一種治療方法並非適用所有的患者。

  藥物治療,包括免疫抑制藥物、抗組胺藥、肝素、硫酸戊聚糖鈉等。膀胱灌注藥物包括硝酸銀、50%二甲亞碸***二甲基亞碸***及卡介苗等。經膀胱鏡將氫化可的鬆或肝素注射在潰瘍周圍,可擴大膀胱容量、緩解症狀。

  2.手術治療

  在非手術治療無效時,可考慮採用外科治療,經尿道電切適合於潰瘍型間質性膀胱炎,近期效果良好,但易復發,而膀胱擴大術、膀胱全切術創傷大,應慎重選擇。鑑於本病病因的多樣性、複雜性,綜合治療、聯合用藥的效果可能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