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怎樣保護膝蓋

  登山是我們很多人都喜歡的一項運動,在登山的過程中,不僅僅可以讓我們的身體得到充分的鍛鍊,同時還可以呼吸大山裡的新鮮空氣,在登山的時候常常也需要注意很多事項,避免我們的身體受到不必要傷害,比如說登山怎麼保護膝蓋呢?讓小編來告訴你吧!

  登山時保護膝蓋的辦法

  很多人登山,特別是下山時,自覺不自覺地把全身重量壓在膝關節上,大腿骨和小腿骨在膝關節處直接對撞。依靠膝關節硬對硬來瞬間消解重力和制動,可以節省體力。但是,這樣久而久之,膝蓋部位就特別容易損傷。

  不使用膝蓋,就是不讓重力完全在膝關節處瞬間消解,也不完全依靠膝關節的骨骼來硬性制動,而是要用大腿和小腿肌肉,來分散重力和制動。讓力量均勻地分散在腿部肌肉中,用肌肉控制下降的速度、啟動、和制動,有意識地運用肌肉支撐體重,並用意念***這個詞很關鍵***強烈關注肌肉運動,大量減少膝關節對衝的重力。

  當然,每次登山的時候注意改變習慣,彈性行走,讓身體跟隨腿部屈伸起伏,逐漸也就能夠讓腿部肌肉有力起來。

  行走時儘量多使用腿部肌肉,少使用膝蓋承重,不僅能保護膝蓋,還能強化腿部肌肉,起到鍛鍊腿部的作用;還因為使用肌肉必須要不斷地用意念引導***使用膝蓋者在疲勞時往往就忘記腿部的運動,走的暈三倒四的,容易失誤出現事故,這非常危險,尤其是在懸崖邊上***肌肉,可以加強對腿和路面情況的關注,減少意外;多使用腿部肌肉還能使腿部保持靈敏性,在出現意外情況的時候反應迅速。

  登山後膝蓋疼怎麼辦

  1、半月板是軟骨組織,幾乎沒有血液供應,一旦損傷難以癒合,是形成傷後關節疼的原因。手術摘除半月板、通過關節內窺鏡技術去除小片撕裂及條形撕裂是易被接受而有效的方法。但有時小的裂片可因走不平坦的路或不協調的姿式等因素而移動,卡在關節間隙的某處,立即劇痛不能行路,醫學上稱為“關節交鎖”,經活動或處理又可“解鎖”,症狀隨著一聲彈響立即消失。

  2、膝關節遊離體關節交鎖不僅由半月軟損傷引起,還有一個原因是關節內的遊離體,其體積甚小,本質是小片軟骨因創傷或變性等原因而由關節面上脫落下來,形如豌豆大小,不骨化者X線照不出來。

  3、髕骨軟化症膝關節疼的另一常見的原因是髕骨軟化症。髕骨是膝前方的一塊圓形骨質,也是膝關節的組成部分,位於股骨下端內外髁間窩的前方,髕骨後面的軟骨面與之相關節。膝關節屈伸活動時髕骨關節面互相接觸可起支點作用,髕骨上下都有韌帶相連,膝關節伸直時,股四頭肌腱帶動髕骨向後擠壓股骨髁,起穩定膝關節的作用。

  登山能欣賞美,還能鍛鍊我們的體質,但是登山要掌握一些技巧和正確方法才能避免受傷從中收穫登山的樂趣。人的膝關節是所有關節中面積最大的關節,登山過程更要保護好膝蓋,尤其是負重登山格外小心。可以在登山前做好腿部肌肉的鍛鍊,這樣也能降低受傷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