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中的綠洲教學設計

  《沙漠中了綠洲》是蘇教版語文四年級的一篇課文,課文通過介紹了阿聯酋人民在茫茫的沙漠中為改造生活環境,辛勤種植並精心侍弄花草樹木,終於建成綠洲的壯舉。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沙漠中了綠洲教學設計,希望能幫到你。

  《沙漠中了綠洲》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綠線中的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會用“縱橫交錯”、“適宜”造句。

  4、藉助課文具體的語言材料,瞭解阿聯酋人民精心侍弄花草營造良好的生存環境的壯舉,認識保護環境的重要性,激發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教學重點難點:

  1、會用“縱橫交錯”、“適宜”造句。

  2、藉助課文具體的語言材料,瞭解阿聯酋人民精心侍弄花草營造良好的生存環境的壯舉,認識保護環境的重要性。

  教學具準備及輔助活動:生字卡片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三課時

  第一課時

  一、啟發談話,提示課題

  1、你見過沙漠嗎?瞭解沙漠嗎?

  誰能說說沙漠有哪些特點?***板書:沙漠***

  2、提示課題***完成板書:沙漠中的綠洲***

  3、質疑:看了題目,你有什麼問題嗎?

  二、初讀課文

  1、學生帶著問題自讀課文,要求:

  ***1***讀準生字字音,圈出生字組成的詞語,聯絡上下文想想意思。

  ***2***注意讀順長句子,難讀的地方做上標記。

  ***3***給每個自然段標上序號,想想意思。

  2、學生自學

  三、檢查自學情況

  1、檢查生字掌握情況,注意下列生字的讀音

  霎******羅馬******劣******適******侍******良******

  2、檢查詞語掌握情況,說說下列詞語意思

  惡劣侍弄適宜培植縱橫交錯覺不毛之地

  3、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說說每一自然段的意思

  4、重點指導下列句子

  ***1***在這白茫茫的沙漠中,有著星羅棋佈的綠洲——那是城市。

  ***2***地上沒有一片落葉,更不見有人攀樹枝、摘鮮花,或是在草地上行走。

  ***3***他們又把鹹而板結的沙石挖去,填上適宜種植木的泥土,並在土中埋下自來水管。

  四、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默讀課文,想想:課文主要告訴了我們什麼?

  2、按每一自然段的意思怎樣分段。

  五、指導寫字

  1、描紅

  2、抄寫生字詞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複習檢查

  1、給帶點的字選擇正確的讀音

  霎******時惡劣******

  侍******弄適******宜良******好

  2、指名分段朗讀課文

  二、細讀課文

  1、細讀第一自然段

  ***1***自由輕聲讀第一自然段,想想讀後頭腦中出現了什麼樣的景象?

  ***2***你是從哪些詞句中體會到的?***重點抓住“不是……而是……”“到處”“白茫茫”***

  ***3***你還讀懂了什麼?從哪裡可看出來?***抓住“白”與“綠”的對比,體會。結合理解:“星羅棋佈”並指導說話***

  ***4***指導朗讀***重點詞語要重讀***

  2、讀第二自然段

  ***1***激疑:沙漠中的綠洲又是怎樣一番景象呢?沙漠中的綠洲又是怎麼來的呢?

  ***2***出示圖片讓學生欣賞,想想你看到了什麼?能介紹一下嗎?

  ***3***學生交流

  ***4***自由讀二自然段,看看書上是怎樣介紹的,邊讀邊找出描寫迪拜美的句子。

  ***5***指導朗讀***自由讀—指名讀—齊讀,用讚美、佩服的語氣***

  3、細讀第3自然段

  ***1***質疑:學了第三自然段後,你有什麼問題要提出來嗎?

  ***2***生帶著問題自由讀第一流自然段,邊讀邊做上記號。

  用——畫出描寫環境惡劣的句子,用~~~~~~畫出寫阿聯酋人民不怕困難建設綠洲的句子。

  ***3***分四人小組自學討論

  ***4***學生交流

  ***5***師引讀:同學們,你們知道植物生長最基本的條件是什麼?

  肥沃的土地和豐富的淡水,而那裡原先是——***生齊讀***

  ***6***出示沙漠圖

  瞧!這樣的環境書上用了一個詞語不毛之地***結合理解***

  師:但是,這樣惡劣的環境,阿聯酋人民退縮了嗎?

  生:沒有,師:他們從___________

  ***7***結合理解:縱橫交錯

  ***8***指導朗讀第3自然段

  4、細讀第4—6自然段。

  ***1***自由輕聲讀,說說讀後你們感覺到了什麼?你是從哪些詞句中看出來的?

  ***2***生交流

  ***3***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5、細讀第7自然段

  ***1***齊讀,想從這一段裡你知道了些什麼?

  ***2***阿聯酋人民為什麼要精心侍弄花草樹木?

  ***3***生交流

  ***4***師小結。

  三、作業

  四、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第三課時

  一、複習檢查

  1、指名讀課文

  2、說說從哪裡可看出阿聯酋人民侍弄花草樹木非常精心?

  他們為什麼那樣愛護花草樹木?

  二、指導造句

  1、理解“縱橫交錯”、“適宜”的意思

  2、找出課文中帶有這兩個詞語的句子,讀讀

  3、補充句子

  4、指名學生說說

  三、佈置作業

  課後當小導遊互相說說。

  《沙漠中了綠洲》說課稿

  一、說教材

  ①《沙漠中了綠洲》是蘇教版語文第八冊第六單元的一篇有關環保的記述文。本文通過介紹了阿聯酋人民在茫茫的沙漠中為了改造生活環境,辛勤種植並精心侍弄花草樹木,終於建成綠洲,營造出良好生活環境的壯舉,表現了阿聯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課文可分為四段,其中第二是耳聞,第三段一是目睹,間接敘述與直接描寫相結合,是理解的重點。此外,課文配有插圖,展示出迪拜的美麗風光與沙漠綠洲的整體面貌,便於引導學生觀察,激發學生的情感,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進而提高學生的理解和表達能力。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閱讀程度適度的文章,領會一定內涵的詞句,體會思想感情,並有自己的見解,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

  為此,我“依綱扣本”,制定以下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難點。

  ***一***、教學目標

  ②1、學習本課生字新詞,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瞭解阿聯酋人民精心侍弄花草,營造美好生活環境的壯舉,認識改造環境的重要性,激發學生熱愛人類家園的情感。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是引導學生在通讀課文的基礎上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③必須抓住間接敘述和直接描寫相結合的習作方法,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激發學生熱愛家鄉的情感作為教學難點。

  二、說教法

  ④《沙漠中的綠洲》這篇課文生動感人、文情並茂,適合學生朗讀。所以,在教學中就應該讓學生分朗讀課文,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就“以讀帶講,讀中領悟”從而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另外,根據本課的具體內容,可以抓住文章的中心句,從整體入手分析課文。結合本地區學生的認識規律和能力指導,注重學生的創新意識的培養,我主要運用了“朗讀促解”和“設疑比較”的方法進行教學。

  為什麼要採用這兩種方法呢?

  一是因為本文的特點,語言雖樸實無華,但情感較濃。怎樣引導學生透過語言文字,去深入體會作者的情感呢?我設計的“朗讀促解”,主要是想通過“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培養學生在讀中加深理解文中的情感,以讀激情;使學生充分體會作者在發自內心激情的同時,得到表達的訓練和⑤“人類有了綠樹、鮮花和小草,生活才更加美麗”的思想教育。

  二是根據學生的實際,因為學生平時學習這類課文,習慣從課文的思想和表達方式入手,極少從“作者是怎樣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這個角度學習。因此,我在教學中抓住重點詞句創新設定,將和學生的積累、生活體驗進行“設疑比較”。使學生從重點詞句中篩選、比較以表及裡地懂得⑥ “間接敘述與直接描寫相結合。”妙用。

  三、說學法

  蘇霍姆林斯基說:“在兒童的內心深處,都有一種根源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所以,根據課文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我上課時組織學生採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合作運用“感情朗讀”、“比較解惑”等。學生質疑、小組討論、師生溝通、生生互動、互助,而我從旁認真組織,積極指導,巧妙點撥,使學生不僅能在主動參與中體驗到成功的樂趣;還能培養合作精神。我這一設計的依據是《語文課程標準》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和“比較解疑”中動口動腦,達到基本技能的培養。

  四、說教學程式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育應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我採用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合作學習,讓學生在讀中自悟、讀中發現、讀中創新、讀中解疑。進而完成語言訓練為主的教學模式,計劃用兩課時授完課。

  ***一***、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通過多媒體課件把學生引入課堂,目的在於利用其音視訊的效果活躍氣氛,激發興趣,提高學習效率。然後讓學生選擇合作伙伴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四人一組自學生字新詞,能正確讀寫⑦ “代價、惡劣、侍弄”等。初步感受課文中所表達的真情實感,小組再討論,以求以點帶面。進而完成這一環節的學習任務。這樣設計的意圖是通過創設“親臨其境”的情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整體感知課文,把學生帶入“有趣的旅行”中,極大誘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慾望。

  ***二***、細讀深導,揣摩感情。

  俗話說:施教之道,貴在於導。首先設定激勵的言語,精心組織學生細讀課文,主要引導學生運用已有的能力抓住重點語句,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深導,是以學生為主,學生採用不同的學習方式自主學習。教師在這個環節中從旁組織、引導、點撥、質疑適當矯正。揣摩語言,是學習表達方法。在這個環節尤其要把握學生自學的“度”;充分體現教師的主導和學生的主體地位。留給學生充分的讀書時間,把聽一聽、說一說、讀一讀、想一想、議一議、寫一寫有機的結合起來;使課文具體,細緻的語言特點,作者的“表情”方法讓學生逐步認識。

  這樣設計的依據是:朗讀、討論、交流,是感悟的基礎。在這個環節中,讓學生結合畫面,運用己有的生活積累,自主閱讀,在讀中悟,在悟中讀,用“心理視線”去讀書、去領悟語言文字;讓學生以旅遊者的身份談旅行感受,實際是學生與文字產生共鳴的過程;配上態勢語讀更是學生由對語言文字的感悟品味到內在情感的真切流露。

  ***三***、以讀促解,設疑比較。

  這個階段主要是訓練學生以讀促解,利用播放教學光碟,圖文並茂地抓關鍵的細節和重點詞句細細體會,引導學生注意內容和生活體驗的比較。如:⑧人類有了綠樹、鮮花和小草,生活才更美麗:通過對比,使學生得到“吸收性”的鞏固、拓展。設計的意圖是通過朗讀和“說話訓練”相結合積累語言材料,增長知識,同時可以全方位地積澱語感經驗。這樣把學習內容延伸到生活,對比達到言之有據,言之有情、言之有理,言之無誤,使規範的書面語言反覆進入學生的口語,就會自然地同化、改造學生的語言,在不知不覺中幫助學生重構語言模式。實現“讀中積累、讀中感悟、讀中遷移”和“課標”指出的“感受並應用祖國語言文字美”的目標。

  ***四***、質疑問難,面向全體。

  學生在讀懂課文的基礎上,能說出課文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於是我因勢利導再引導學生讀課文,相互質疑、討論交流。幫助學生舉一反三地學習課文,這樣做的目的在於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讓學生的思維在廣闊的課堂上從容釋放,這樣既發揚的教學民主;又努力面向不同層次的每一個學生。其教學意圖是通過設定懸念把學生帶入課文情境,讓學生在特定的情境中,產生好奇心、求知慾。在躍躍欲試的狀態下進入閱讀。在整個閱讀過程中,使學生始終保持主動參與的角色意思,激發他們圍繞課文內容,體會領悟,從而產生真切的情感體驗,讀好、學好課文。落實“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的新課程理念。

  ***五***、總結全文,訓練拓展。

  讓學生自己歸納課文,通過實踐訓練,引導把讀、說和寫聯絡起來,使學生知道如何交流讀書體會。要求說真話、吐真情。因此,我設計下面的作業:

  1、 有感情的朗讀自己喜歡的段或句子。

  2、 運用對比手段。說一說日常生活的例項。

  這樣設計的目的是在遵循學生認識事物的規律,把語言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緊密聯絡起來,並充分利用文字這個範例,又是一個從讀到說的轉變;讓每一位學生在生活中學語文、用語文、感受學習語文的樂趣。

  五、說板書設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