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最美遇見的抒情散文

  遇見是很美很溫暖的事,每一天,都期待著每一個遇見,遇見更美的自己,遇見跟好的自己,遇見更好的你。 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以供大家參考。

  篇一:春天,那花落飄香的遇見

  作者:曉月清風

  有些遇見一定有它的必然,就像四季和經年,就像流水和原野,就像桃花和春天。

  ——題記

  幾場春雪之後,西北的春天曆經千辛萬苦,終於鼓著含苞的心事爬上枝頭。一枝桃紅嫵媚地伸展開腰肢,從籬扉裡探出來,那抹嫣紅流韻橫生,直染得春日風情萬種。桃枝下是不是該有位涓涓的女兒、盈盈的玉面?如此春情盪漾的曼妙,卻只有寂寞的清風從陌上徐徐吹來,掀動著沉默在經年裡花落飄香的舊事。

  依稀:那是一年花期到,春風來相邀,日正暖,春正濃,綠柳伴桃紅,美景為君容。春日午後,君陪我去看桃花,遠離鋼筋混凝土的城市,心徜徉於散發著泥土芬芳的原野,感受春陽,沐浴春風。下得車來漫步埂上,於黃色如緞的油菜花兒中穿行,擁著堤岸婀娜舞蹈的柳枝,我心飛揚!那一片片桃花園就是今日依然是我做夢都想念的。

  那春日醉人的時節,芬芳桃花,爛漫妖冶,馨香四溢,愜意且浪漫,總以為能一同賞桃花的人是有緣的人,那株株花兒的美麗總讓身邊溫情的君生出憐香惜玉的情懷,雖是氣候多變多風的季節,可正午時分,天不冷不熱,真是難得的適宜。在一片片桃園中漫步,看了這樹看那樹,走過這片又來到那片,這些可愛的精靈,各施手段,竟弄身姿,攀於枝頭,它們或正,或側,或仰,或俯,一朵朵,一簇簇,總讓你有不盡的喜悅。樹兒有高有低,朵兒有大有小,有白有紅,聽說那是品種不同,埂邊偶爾有幾株雪白梨花映襯。置身於花的海洋,我便是那畫中之人。

  在茵茵草坪的襯托下粉面桃花顯得更加嬌豔,選個極佳的位置,在一棵飄落著花瓣雨的樹下鋪上隔潮的布,席地而坐。展眼望去,桃花園,桃花源?還記得: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是陶淵明嚮往的境界。

  而此時,我就置身於數畝桃花園,驚訝她的廣闊,她的天然!滿目或白或紅或粉的朵兒,香甜的空氣,賞心悅目,只覺心曠神怡。情激中索性躺下來,置身於自然神奇的懷抱,微風吹過,陣陣芳香和著泥土的味道隨風而來,耳旁不時有蜜蜂翁嗡,陣陣“桃花雨”隨風飄落而下,落在臉頰,一股股馨香直透心扉,不禁飄然若仙……忽覺遠離塵世的紛擾,寧靜、妙曼,不管前世,不管來生,也不管歲月的車輪已經遠離了青春年少。

  沉浸於春天的氣息裡,嗅著陽光暖暖的味道,千樹萬樹的桃紅李白已不是遙遠的夢幻,真真切切,觸手可及。

  只可惜,桃花搖曳春風裡,粉面零落紅塵中;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人面桃花的美麗女子從崔護的詩箋裡款款而來,是春天一次多情的邂逅,而崔護“重尋不遇”,是春日一段美麗的清愁。曾經,誰如那花兒在春日舒展身心,如花兒沐浴春光、沐浴“落花雨”?是誰如花兒一般在幸福裡徜徉?經年已老,故人不再,桃花卻依然笑春風。

  “二月春歸風雨天,碧桃花下感流年。殘紅尚有三千樹,不及初開一朵鮮。”春,是短暫的,在怒放的桃花下,感嘆時光飛逝,桃花也隨水流逝,魂歸泥土,在紅塵裡一回,最終,質本潔來還潔去。

  “桃花春色暖先開,明媚誰人不看來。”沒有誰能拒絕桃花,拒絕春暖花開的誘惑,拒絕春天美好的期盼。桃花是春天的愛情,桃花不曾開過,春天就不曾來過,愛情不曾來過,生命就不曾繽紛過。

  春來了,看,春在暖暖的空氣裡,在復甦的泥土裡,在無聲潛入的細雨裡。

  春去春又來,春天可以輪迴,生命卻沒有輪迴,你我都無法挽留歲月,無法挽留一段相遇的逝去,“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的感嘆不過是稍縱即逝,人生由悲歡離合交織而成,有浮有沉,如桃花有榮有枯。桃花的嬌媚似生命的豐潤,只要心中春天在,希望就在。

  記憶,如心田深處的老根,不去澆培,在生機勃勃的春天也會悄悄抽出芽來,那花落飄香的舊事每逢春風吹拂,就會開出芬芳朵朵。這樣盎然的春意,這樣的良辰美景,沉澱經年的心緒也常常會一度一枯榮。穿過歲月的阡陌,夢想的田園已是芳菲四溢。

  春天,終究是美麗的,美麗著桃花,美麗著希翼,美麗著那一場場花落飄香的遇見。

  篇二:想要遇見暖心的文字

  人生不只是一段旅程,它是一段又接著一段蔓延的路。我們就像是修路的工人,修完了這裡又接著趕路去下一個站口。

  ——題記

  成都的七月天很熱,心情也隨著氣溫的變化感覺很浮躁。表面看似平靜的我,其實內心很壓抑。我只想靜心養心,可是卻無法逃離這片天空,無法逃脫世間的紛擾,只因為我知道我的一切快樂與憂傷,都應當是自己該承受的。雖不願意接觸太多的煩惱,但終要邁向成熟的腳步,我若不堅強,也沒有人能夠代替我堅強,只有踏上這條前進的路不回頭。

  生活是經歷了無數次的短暫,一次次想要麻醉自己,卻次次體會夢清醒時的苦!生命既短暫又寶貴,自己走了一段路程,偶爾還是會感覺孤單,離身邊親近的人越走越遠。不願屈服於命運卻總要被上天捉弄,假如能夠回到原點,是否可以塑造一個不一樣的我,可如今我還是那個落魄的我,像丟了魂似的,面無表情,或許我真的已經麻木了自己,不再有過多的喜怒哀樂,也或許是我沒能真正放下心中所想。

  雜念已經駐留在我的心裡,很久未能散去,好像已經根深蒂固了,我本不想去想,不願去想,可偏要去想,想太多才有了混雜的念想。這一片念想渲染了整個黑夜,越來越深,好多次都是這樣:在半夜的夢裡,以自殺的方式醒來!內心總是這樣焦慮不安,精神也顯得恍惚異常,沒有一個可以傾訴的物件,即使找得到也無濟於事。像一棵經歷滄桑的老樹,徒留回憶!風不解情,雨也不解意,以為吹得瀟灑,落得灑脫,便可以解我疾苦。

  一顆不被理解的心正在凋零,寬容了別人,自己尋不到一絲的安慰,自尊被任意地踐踏,沒有做激烈的反應,內心卻無比掙扎。不去計較還要竭力地保護身邊的人,誰都會說這是應該的,可誰會料想以後,那個曾經被保護得好好的人,當他獨自一人面對現實的時候會不會淪落到我現在的地步?

  本不想用異樣的眼光看人,可是無法控制自己內心的情緒,最終由壓制變成了憤怒。曾經聽誰說過內向的人比外向的人更可怕,也許就是爆發的那一瞬間給人害怕的感覺,也只有真正達到忘忽所有的境界,才會有反抗一切的力量吧!

  有人說選擇比努力更重要,對於我來說一樣的重要吧!可我不清楚該怎樣做才能做到兩全,不想誰受到傷害,卻偏偏傷了身邊的人,也傷了自己的心。是不是人與人之間相處久了就會有一道隔閡?覺得生活無比得乏味、枯燥!還是喜歡更多新鮮的感覺?慾望是無止境的,永遠無法滿足每個人的需求,太多的人為了它著了魔。

  我的思念總在遠方,思念甜蜜的笑容,思念溫暖的懷抱,思念柔和的語言。看著自己手機上的照片,一張泛黃的臉,也只有自己才能看穿眼裡深邃的傷痕,沒有了可以發洩的眼淚,也沒有了自然的微笑,這是怎樣一種心情不再有人體會,已經習慣了與孤獨作伴,不再奢求體諒,每日無力地低聲細語,做一個被遺忘的人,封鎖在自己的世界徘徊!

  很多時候,我只想靜下心來寧聽安詳,讀一些文字消解心中煩躁,懷一顆淡然的心去面對人生。卻只是存在幻想,而不能真正如願以償。世界上的文字太多,華麗的、淡泊的、喜慶的、憂傷的……也許只是我還沒有遇見震撼心靈的文字,既可以說穿心事,還可以解決煩憂,我想要和它遇見,並可以溫暖心懷。

  篇三:轉身,遇見秋

  走過了春的明媚,夏的繁盛,還沒來得及多想,轉身,便與秋不期而遇。遇見秋,猶如故人歸,不用過多的寒喧,就像有些喜歡,只是一眼,便會妥帖在心裡。

  端坐於時光的門檻,看一片落葉點綴了秋色,一畦清露渲染了秋涼。一季落花,終是飄進了秋的門扉,秋雨,在不經意間,寸寸寒了蟬鳴,路邊野菊藉著秋風的翅膀暗香浮動,那些被吹散在風中的落葉,還在與誰喃喃私語?

  終是沉寂了,經過了夏的盛放,走進了秋的蕭索,有些遇見是繁華的,亦會有寂寥,時光給予我們一個奼紫嫣紅的相逢,卻留下一個風輕雲淡的背影,唯有那些花開的記憶,是永恆不變的芬芳。

  淺秋的風涼,依舊似去年,但我是欣喜的,終是重逢了!花不會因為你的疏離而不再盛開,人卻會因為你的而轉身陌路,這世間又能有多少久別重逢呢!

  喜歡秋的明媚,也喜歡秋的靜美,秋是溫婉的,如開在院子裡桂花的芬芳;秋是明淨的,如白雲悠悠的天空,秋是深邃的,如清晨波光淡影的湖面。

  抬頭,於秋陽中仰望天空,一朵悄然而過的流雲,遮住暖暖的光線,遠處,山,水,雲,樹彷彿重疊在視線中,天高,雲淡,伴著我一顆純淨無塵的秋心。

  秋風中,銀杏樹的葉子在秋風中剛剛泛黃,比起那些枝繁葉茂的深綠,則更顯得有韻味,其實一樹風景足以影映四季,從萌芽到初綻,再到繁盛和枯落,途經的是從榮到枯的過程,也是一種生命沉澱的美麗。

  喜歡那句,生活不是浮在紙上的華麗,而是沉在書中的寂靜,誰能數載春風不落?終是要收斂的,相信能夠隱忍的種種都是生命的花朵,給花一份溫柔,又何嘗不是給自己一縷明媚,正如餘秋雨所說,我坦然,於是我心美麗,我心美麗,於是我的人生也跟著美麗。

  一直以低溫的姿態,前行於塵世間,聽風輕吟,觀雨瀟瀟,不求熱烈,只求安恬,讀書,書裡含香,字裡有情,喝茶,半杯是安暖,半杯是清涼。

  總是以為,最好的懂得,會在文字間,於是喜歡將那些打馬而過的往事,曾經的山長水闊,於文字中傾訴。可終有一天,素箋上的小字會舊,豆蒄上的相思會開老,唯剩下一朵寂寞的字元,就如經過一場盛大的狂歡之後,便是長長的寂廖。

  站在淺秋清晨的薄霧中,看落花積滿庭院,想起了那句,誰念西風獨自涼!心中,便有些寂寂然,終是有些薄涼的季節,有些盛夏遺留下的熱情也漸漸沉了下來。有時候,有些東西,由熱轉涼,已輾轉過了一季。

  一些繁盛,從夏的那一片綠色中滑落,走進了秋的詩行,微風,漫過了小草上的清露,在林間流動,那些路邊的小花兒開的也不再張揚。卻變得含蓄和豐盈起來,彷彿經過了夏的喧囂,走過了繁華,開始學會沉穩,暗香盈袖。

  夏的畫卷,總是太嫵媚,而秋的素描,就多了份內涵,那一抹有些厚重的色彩,便是季節書寫的美感。走在秋的路上,涼風細細,時光走筆,夏已變成回憶了,慢慢的身邊的風景都會變成秋天的模樣,那又有什麼關係,總有一天,我們說過的話,做過的事,走過的路,都會變成過往的風景,但那些曾入眼入心的美好,卻會一直停留在心底。

  季節輾轉,沒有為誰許下永遠,因為懂得,所以心安,每個季節都有屬於自己的美麗。也許碌碌人生,聽幾聲鳥嗚,聞幾處花香,能與一處風景不期而遇,與一縷清風溫柔相待,便是慈悲和圓滿。

  走過了夏的喧囂,便想在清秋尋一份安寧,也許是內心對安穩和溫暖的一種渴望,總是希望能於清寧的光陰中尋一個人,淺淺淡淡的愛著,說著閒閒的話語,和著彼此的步調,守一份安寧,即便是於低低處,日子亦是生動。

  那份妥貼與自然,就如安靜生長在秋天的兩株植物,枝葉在光陰中疊加生長,雖樸素,卻是彼此的依靠,那些鎖碎的情意,是光陰綿長共同走過的篤信,是相守人間歲月的安穩,這份牽手煙火尋常處的深情,時光終不會辜負。

  季節到了秋天,有如人生,走過了青春的華美,經過時光的沉澱,生活,只剩下一粥一飯的平淡,和風風雨雨陪伴的溫暖。

  以前寫文,喜歡用些華麗的詞語,來裝飾要寫的人或事,注重美感,而現在,只想用平實的語言,書一份簡單,其實生活,無論曾經多麼繁華,都會迴歸簡單的,就如這安靜的秋,雖沒有了奼紫嫣紅的豔麗,卻有著成熟的況味和美感。

  總想在秋風乍起時,讓心捕捉到一絲清涼的氣息,如此,煩躁和喧囂便可少一些,心便可靜一些。佛說,欲得淨土,當淨其心,隨凡心淨,即是淨土,如此,若想潔淨素雅,先要修心,只有心底清澈了,生活的筆端,便可揮出別樣的韻律。喜歡那句,水淨香自遠,心靜花自開,光陰漫長,如若所有的別過,都能潔淨相忘,未嘗不是一種通透;所有的遇見,都能多一份澄澈,未嘗不是一種歡喜。

  一場秋雨,將天空洗的如碧玉般明澈,心便隨著霏霏細雨,入了秋的夢境;採擷一片秋葉,吟詠一首意韻情長,靜靜聆聽小鳥的鳴叫,秋蟲的呢喃。季節流轉,終會留下惆悵和感懷,一念花開,一念花落,於秋風中,輕拾一地闌珊,體味著秋的況味,感受著秋意綿長。

  人生,要走過許多路,才能將塵世的風景都看遍,才能輕握一份懂得,於歲月的輾轉中妥帖安放自己。丁立梅說,我只願全世界的花,都好好的開,而我,希望秋風中的每一片葉子都能有好的歸宿。

  這個秋天,願時光多一些明媚,歲月靜好,你亦無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