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語文衝刺複習最佳策略

  一、語文教學和語文複習備考,振作精神,激發熱情。針對的是普遍存在的重理輕文的現象。首先是語文教師應該改變認識,帶領學生振作精神,樹立信心,相信有能力學好語文。考名校的語文成績應該是120以上,二本也得110以上,上不了100分考本科很難。班級平均分不能低於115分。經常給學生講一些典型的例子,振作學生精神,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可能能力沒提高多少,但成績卻提高了。
  二、計劃周密,準備充分。進入複習後用較短的時間完成教材的梳理,然後進入兩輪複習時間,用表格的方式列出進度表。一練、二練、三練之前都要完成各知識點的錯題回顧訓練,梳理並清理知識。
  三、用好材料,提高複習的針對性。主要資料一定要靠自己編寫,如語文基礎知識及語言運用、古詩文閱讀與鑑賞(重點難點突破)、文言文的閱讀指要、現代文的複習指要、應試作文規範指要等材料。這樣,針對性強,效率高,有效地提高了學生對語文複習的信心。(教材中能夠運用於寫作的部分片段的解析)
  四、立足課堂,提高效率。六環節複習課:準備材料,蒐集資訊;瞭解學生,明確目標;回顧整理,典題引用;互動交流,指點技巧;對應訓練,反覆校正;利用作業,提升能力。
  五、有序訓練,精細指導。有序訓練,就是根據知識點、考點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安排系統的訓練,需要化整為零的就化整為零,需要集中突破的就不怕多用時間。再如針對學生作文中的問題,就強化按格有序的訓練,從文體到篇章結構,到語言運用,一項一項過關。其中議論文最為重要,其次是議論性散文。另外就是要注意一定是限時訓練,提高學生應對考場作文的能力。對於不願意寫作文,不知道怎麼寫作文的學生,就給他一個寫作的框架,把文無定法變成有法可依——連結發作文:確認話題的含義,延展話題的範圍,尋找話題所涉及的各種關係,歸納整理,提筆成文。
  六、抓住重點,突破難點。抓住重點是高考得分的關鍵,突破難點是高考得高分的關鍵。病句、成語、翻譯、詩歌、語用等,都可以作為重難點來突出突破。
  七、強調規範,注重細節。通過試卷的分析,找出學生習慣性錯誤和細小的不足,一一落實,人人過關。讓學生養成認真規範的好習慣。
  八、構建體系,編制網路。緊扣考點考綱,充分考慮學生的學情和考情,構建體系,編制網路,使學生頭腦清晰,提高應試能力。
  九、加強備課,深入研究。每週集備兩次,大小備課各一次。
  十、擔當責任,不辱使命。
  作文
  一、高考閱卷流程
  二、高考作文評分細則解讀
  審題上,人生即人的一輩子,強調以人為中心,陰影、光明各有所指。注意光明與陰影的共生、相隨、促進、轉化的特點。
  在立意上,不要寫成個人成長簡史。
  文體上,文體特點要突出。
  擬題上,要有特點。
  評分標準:一至四類卷。
  打分上;錯別字最多扣3分。200、400、600分別10、20、25分。
  三、作文備考策略
  1.審題立意要捨得花時間。如果跑題會嚴重影響得分。立意時要化艱深為平易。山東卷的作文一般會有一定的審題難度,要理解好字面意義,更要理解好深含的意義。
  2.卷面要規範美觀。字跡潦草、字小、字密都不好。
  3.作文素材要恰切新穎,可信度要高。建議學生將審題時想到的所有材料寫作草紙上備用。拿不準的人物事件最好不要用,或者籠統地用。
  4.內容要言之有物。建議考生用事實說話,事實勝於雄辯,少空發議論。
  5.文章結構要一目瞭然。一定要寫好段首句。
  6.文章要情文並茂。
  7.創新文體要慎用。建議考生用正常的文體,只要真有寫作功底,是不會被埋沒的。
  8.網上閱卷的建議。平時試試網上閱卷。
  平時的指導:
  1.引導學生寫一準一新三美的文章:立意準,素材新,文面沒、結構美、語言美。
  2.引導學生關注人生和社會。
  3.引導學生多讀經典名著。
  語文學習
  一、學校創設的語文大環境
  2010年成立了網校,假期對學生進行輔導和督促。在網上對學生進行了語法的補充,如句子成分、造字法等內容,效果非常好。
  每年還有兩個月的讀書文化節,併為每一位語文老師免費提供兩本書籍——教育理論或者文學著作,但要完成學習筆記。
  單週的時候給語文半天的閱讀時間,學校要檢查。假期學生要進行名著的閱讀,並形成讀書筆記。高三讀文章,但要對讀過的內容進行整合,形成讀書筆記。
  作文批改也進行了改革,以學生自評自改為主(有嚴格的批改要求),並進行二次作文。四十歲以下的語文老師必須寫下水文,並在班裡展示給學生。高一高二每位老師最少四篇,高三最少兩篇。
  學生心目中的好課堂好老師的評比活動,每學期評比一次,學校給予重獎。
  每年組織課堂教學大賽,領導第一個講,但不參加評比,只起示範作用。
  二、高三複習策略
  高三複習要在基礎上下功夫,在規範上下功夫,在考試能力上下功夫。其實高三語文就是考試訓練。
  選擇題部分一天一套,已經做了四十套了,又準備了三十套。做完之後要查你是不是真的查明白了。選擇題的最低目標30分。學生的習慣是由老師的習慣決定的。其中制約社科類說明文的瓶頸是不能準確迅速地捕捉資訊,無謂地浪費時間。這就要求學生讀的同時要用筆圈畫關鍵句,做題時能起到參照作用,從而減少回讀的時間。文言文18個虛詞分解,每種用法必須列舉出學過的例句。訓練好文言文的斷句能力(這是一個綜合能力,最少15篇)。傳記類15篇散文類12篇的閱讀訓練。
  詩歌鑑賞題的訓練。整體把握,重在規範。
  現代文大閱讀的訓練。重點仍然在能不能在有限的時間內抓住關鍵資訊。其實,抒情、議論的句子就是關鍵資訊,每一段的首句、段與段之間的過渡句、反覆出現的句子、偏正關係的正句一般也都是關鍵資訊句,閱讀時一定要標畫出來。答題時一定要分條作答,條目清晰。答題時用原文的詞句進行整合,並扣住中心主旨去作答,一般情況下會得出最接近參考答案的結果。
  關於寫作
  高一學生入學後寫日記,每週寫七篇,最終定格在3篇上。
  高二寫隨筆,高二下學期寫命題隨筆,如我愛我家、繽紛校園、社會永珍……
  高三要向大家名家學寫作,學習大家的寫作思路,模仿大家的文章框架,培養大家的語言風範……
  學生每天的新聞時事述評,對於寫作是很有幫助的。要想做好就必須進行深入的指導。讓學生多接受一些正向的指導和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