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七年級上冊地理教案

  教案是教師進行教學的藍圖,指導著外語教學。這是小編整理的,希望你能從中得到感悟!

  範文

  第二章 地球的面貌

  1 認識地球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知道地球的真實形狀是一個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規則的球體,瞭解地球的大小。

  2、能在地球儀上找出地軸、南北兩極、經線、緯線、赤道和南北迴歸線,南北極圈等,並掌握南北半球,高中低緯度和半球的劃分標準。

  二、能力目標

  1、通過閱讀地球儀培養學生觀察、演示能力。

  2、通過用乒乓球製作簡單的地球儀,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三、情感目標

  通過學習在遠古年代與現代時期對地球開頭的不同認識,激發學生追求真理的精神,促使其科學態度的形成。

  教學重點

  掌握地軸兩極、經線、緯線、赤道等概念。

  教學難點

  理解經度、緯度以及南北半球、東西半球的劃分。

  教學方法

  讀圖、討論、列表比較

  教學準備

  地球儀、經緯網儀等

  教學過程

  一、匯入

  人類生活在巨大的地球上,我們自身無法看到地球的全貌,你知道地球的真實形狀嗎?

  學生根據自己的認識回答。***出示課題***

  二、課前熱身

  教師出示地球儀,學生出示自己準備的小地球儀,提名學生描述地球,教師引導學生回答地球是個球體。 提問:你能舉出哪些例子來說明地球是個球體?

  生答:如登高望遠,在海邊看遠方的航船,首先看到船的桅杆,然後才能看到船體;大草原上遠處奔跑而來的馬群,首先看到的是前面的馬匹,然後逐漸看到整個馬群。

  三、合作探究

  1、整體感知

  師:地球的真實形狀如何準確地描述?地球窨有多大?請同學們圍繞這引起問題自學課本P14-18。

  2、四邊互動

  互動1:在遠古時期由於受到人類活動範圍和科技水平的限制,人們對地球的形狀有哪些片面的認識呢? 明確:麥哲倫在1522年9月完成了環球航行,證明了地球是一個球體。多媒體顯示麥哲倫船隊航行路線圖及相關的文字配音,讓學生觀察。

  提問:如何用準確的語言描述地球的真實形狀?

  明確:地球是一個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規則的球體,教師指導學生閱讀“地球的真實形狀是不規則的球體”這部分內容。

  互動2:地球到底有多大?你能用具體資料描述地球的大小嗎?

  明確:地球表面積約5.1億平方千米;地球平均半徑約6371千米;地球赤道周長約4萬千米;地球極半徑6357千米;赤道半徑6378千米。

  提問:我們為什麼說地球赤道略鼓呢?

  明確:因為地球的赤道半徑比地球的極半徑長21千米。

  同學們計算一下:1***中國的面積960萬平方千米,地球表面積相當於幾個中國大?2***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的海拔高度為8848米,地球的平均半徑是珠穆朗瑪峰的多少倍?

  互動3:要掌握巨大地球的詳細情況將會很難,於是人們就根據地球的開頭並按照一定的比例縮小,再製成地球的模型——地球儀。教師組織學生以四個人為一小組合作找出以下內容:

  北極、南極、赤道、北迴歸線、南迴歸線、北極圈、南極圈,然後教師指一名學生上前淙指出這幾部分內容。

  師:地球旋轉 時,繞著一根固定的軸轉動,這根從地球內部穿過地心的假想的軸,叫做什麼?***地軸。地軸是假想的軸***

  互動4:教師用手指撥動地球儀自西向東運轉,請同學們觀察地球按什麼方向轉動的呢?

  明確:地球按自西向東運轉方向運動。

  提問:分別從北極上空和南極上空看,地球是順時針還是逆時針方向轉動呢?***請一名學生在下圖示上箭頭***

  明確:

  並要求學生說明左圖是從北極上空看按逆時針方向轉動,右圖是從南極上空看按喱針方向轉動。 讓學生理解地球的自轉方向,並能從南北極上空去辨認地球的自轉運動。

  互動5:學生利用地球儀並閱讀教材P16-18,分小組全作探討以下內容

  緯線 經線

  概念

  形狀

  指示方向

  教師合作參與學生的討論,學生討論完後彙報,教師指正答案,並結合經緯網儀一一強調。

  教師出示表格二,組織學生繼續討論:

  緯度 經度

  度數範圍

  0°緯線的名稱

  經緯度的劃分

  平分半球的度數

  教師參與學生討論,討論時教師出示專門標有經線經度的圖片和專門標有緯線緯度的圖片。

  學生討論完後彙報,教師適當引導指正。

  明確:東西半球的分界線用西經20°和東經160°這兩條經線組成的經線圈,這條經線圈基本上從海洋上通過,避免以0°和180°經線劃界,將歐洲和非洲的一些國家分隔在兩個半球上,用多媒體顯示0°經線即本初子午線的圖片和資料讓學生觀察。

  四、練習

  五、學習小結

  七年級地理目錄

  第一章 地球和地圖

  1 基本概念

  2 常用資料

  3 地球的形狀與大小

  4 經線與緯線

  5 經度與緯度

  6 經緯網

  7 地球的運動

  8 地球上的五帶

  9 地圖上的比例尺

  10 地圖上的方向

  11 圖例和註記

  12 等高線圖的判讀及其利用

  13 地球表面五大地形單元比較

  14 據等高線圖繪製地形剖面圖

  15 山地不同部位形態及其特徵

  第二章 陸地和海洋

  1 基本概念

  2 海陸面積比較及其分佈

  3 七大洲和四大洋

  4 各大洲重要分界線

  5 六塊大陸

  6 滄海桑田

  7 大陸漂移學說

  8 板塊的運動

  第三章 天氣與氣候

  1 基本概念

  2 天氣與氣候

  3 明天的天氣怎麼樣

  4 我們需要潔淨的空氣

  5 氣溫與生活

  6 氣溫的變化

  7 氣溫的分佈

  8 降水與生活

  9 降水的季節變化

  10 降水的分佈

  11 氣候的地區差異

  12 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

  13 人類活動對氣候的影響

  14 氣候對人類生活和生產的影響

  第四章 居民與聚落

  1 世界人口的增長

  2 世界人口的分佈

  3 世界的人口問題

  4 不同的人種

  5 世界的語言

  6 世界三大宗教

  7 鄉村聚落和城市聚落

  8 聚落與環境

  9 聚落的發展與保護

  第五章 發展與合作

  1 國家和地區

  ……

  第六章 我們生活的大洲——亞洲

  第七章 我們鄰近的國家和地區

  第八章 東半球其他的國家和地區

  第九章 西半球的國家

  第十章 極地地區

  第十一章 從世界看中國

  第十二章 中國的自然環境

  第十三章 中國的自然資源

  第十四章 中國的經濟發展

  第十五章 中國的地理差異

  第十六章 認識省級區域

  第十七章 認識省內區域

  第十八章 認識跨省區域

  第十九章 走向世界的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