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理論學習方式

  當前,大力加強黨的理論武裝工作,全面提升幹部隊伍的素質,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項緊迫而重要的任務。江西省萬載縣開辦領導幹部星期天學院***以下簡稱“星期天學院”***,以獨特的辦學模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領導幹部的學習熱情空前高漲,學習成果有效轉化,提升了綜合素質,增強了科學發展能力。那麼,有什麼呢?下面是小編為你搜集到的相關內容,希望可以幫助到你。

  

  結合縣情與實際需要,積極探索理論學習新模式

  黨的十七大提出“建設學習型政黨”、“建設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努力使“黨的理論創新引領各方面創新”。萬載縣委充分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和緊迫性。2006年5月,決定成立領導幹部星期天學院,每月機動安排一個星期天休息日,組織全縣在職正科級以上幹部集中學習。辦學三年以來,星期天學院共授課30多期,累計培訓11000餘人次。

  聯絡實際辦學,明確學院定位。星期天干部學院在開創之初就明確定位:結合該縣實際,把加強和改進領導幹部學習作為加快發展步伐的發動機,把提升領導幹部的素質與能力作為實施全縣發展戰略的龍頭工程。按照“缺什麼,補什麼”、“什麼弱,學什麼”的原則,結合縣情選擇學習內容,大大增強了學習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設立專門機構,規範管理模式。為使學院持續不斷地堅持下去,不走過場,不流於形式,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萬載縣採用大學辦校的模式,專門成立了“領導幹部星期天學院”院務委員會,院長由縣委書記擔任,專職副書記為常務副院長,通過建章立制,嚴格規範管理,星期天學院把萬載縣幹部的學習帶入了經常化、制度化、規範化的軌道。

  創新學習模式,注重學習效果。星期天學院有以下特點:一是緊密結合萬載縣經濟社會發展現狀開展專題講座;二是讓幹部登臺講課,既鍛鍊了自己,又交流了學習體會,有助於養成良好的學習風氣;三是結合工作實際學習。學院要求學員每年運用所學知識,圍繞縣委、縣政府的重大部署撰寫一篇可供決策參考的報告,並組織專家評獎,以此培養幹部學以致用的能力。

  幹部素質全面提升,有力地促進了經濟社會發展

  星期天學院創辦三年來,促進了幹部思想觀念的轉化,進一步解放了思想,開闊了眼界,提升了素質,增強了能力,發展速度明顯加快,縣域經濟顯著增強。

  改變精神面貌,激發幹部幹事創業的熱情與潛力。過去,有的幹部觀念陳舊、思路不寬,有的幹部精神萎靡,工作無熱情,心中無目標,閒暇時間多耗在了吃喝玩樂上。星期天學院創辦以來,廣大幹部的精神面貌逐漸發生了變化。他們把更多的精力用在學習上,有了自己的“精、氣、神”。幹部隊伍重現了重思考、重調研、重探索、重創新的良好風氣,在推動萬載縣經濟社會發展中起到了帶頭作用。

  提高理論水平,增強了幹部的大局意識與世界眼光。星期天學院的學習內容不僅涉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還涵蓋國際經濟規則運用、有機農業發展、全區產業叢集培育等經濟知識,甚至包括公務員心理調適、社交禮儀等提高個人素質方面的內容。前來授課的不僅有省直單位和院校的領導專家,而且有復旦大學、國防大學等國內知名院校的教授。這不僅給廣大幹部帶來了新知識、新思想、新理念,還大大增強了幹部的大局意識,使他們擁有了一定的世界眼光。

  提升執政能力,增強了幹部的操作能力與工作效率。通過星期天學院的學習,廣大幹部工作更加積極主動,更加務實,更加註重效率,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更加靈活多樣,縣委的發展戰略、工作部署得到了有力的貫徹。近年來,萬載的經濟社會建設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績,2007年被省政府授予財政收入三年翻番獎,全省工業崛起年度貢獻獎,全省工業三年翻番特別獎;獲得了全市政務環境先進縣***市、區***第一名、全市信訪工作第一名、全市紀檢監察系統綜合考評第一名和財政收入增長速度第一名等榮譽。

  領導幹部星期天學院給理論教育帶來的啟示

  第一,完善制度,切實創造良好的學習條件。

  要提高廣大黨員幹部素質,不僅要靠幹部的自身覺悟,自覺學習,自我提高,而且要為他們提供良好的學習條件,培育良好的學習環境,制定切實可行的督促措施。萬載星期天學院的經驗就充分說明了這一點。一是捨得投入,為廣大幹部提供優質的教育資源和學習環境。為了讓幹部把有限的學習時間和精力花在刀刃上,達到最佳學習效果,萬載縣財政預算每年安排專款,聘請專家學者和企業高層管理人士親臨授課,打造了一個良好的學習平臺。二是完善制度,加強監督,督促幹部學習。星期天學院採用大學辦校模式,建立了一整套嚴格的管理制度,包括考勤制度、課堂紀律制度、請假制度、考試製度、調研製度、評優制度、考核制度、學籍管理制度等,並把學員的考勤、考試成績作為組織考察任用幹部的依據。三是培育良好的學習氛圍,幫助幹部養成自覺學習的良好習慣。首先是領導重視,把學習放在突出的位置,率先垂範,以身作則,帶動其他幹部學習。其次是營造一個積極向上的濃厚氛圍,讓幹部把學習當做一種精神享受,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二,學以致用,切實做到學習與實踐相統一。

  理論的意義在於指導實踐,學習的目的在於運用。在這方面,星期天學院有三點經驗:一是聯絡縣情選課題,增強學習的針對性。星期天學院大部分專題都緊緊圍繞萬載縣委、縣政府的發展戰略,緊密結合萬載經濟社會發展現狀。對於聘請來的專家學者,要求他們提前幾天到萬載,圍繞專題進行考察調研後再授課,既保證了授課質量,又與萬載的實際緊密結合。二是聯絡實際付諸實踐,提高學習的實效性。學習效果的好壞,最終還是要通過實踐來檢驗。星期天學院不僅為廣大幹部精心選擇專題,而且讓他們帶著問題來學,在學習中深入思考,並結合學習內容和工作實際撰寫調研報告,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找到破解發展難題的思路。三是從實踐中再學習,在實踐中不斷探索總結提高。星期天學院幫助幹部養成勤奮好學的良好習慣,使他們把學習融入到工作之中,做到學習工作化,工作學習化,做一個“會工作、會學習”的好乾部。做到先學後做,圍繞工作任務,針對問題,幹什麼學什麼,缺什麼補什麼;做到邊做邊學,在工作中學習,使工作達到最佳效果;做到做後再學,不斷總結,繼續學習,使工作能力與業務水平得到持續提升。

  第三,不斷探索,切實做到學習與創新相統一。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在學習中思考,在思考中創新,是學習的真諦所在。沒有學習就不會有創新,不想創新學習就沒有方向。星期天學院不僅在學習模式上不斷創新,而且注重鞏固和轉化學習成果,提升幹部的創新能力。廣大幹部通過星期天學院的學習,更加勤于思考,善於創新。各部門、各鄉鎮都根據實際情況與需要形成了一整套自己的工作方式,執政能力和水平有了提高,達到了幹部受教育、工作上水平、群眾得實惠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