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閱讀為話題作文

  讀書是超越時空間的邂逅。本文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歡迎閱讀。

  1:

  時光蹉跎,像一隻飛鳥輕輕掠過。轉眼間,我已不再是哪個牙牙學語的小女孩了,十幾年光陰閃閃而過。愛,最愛是個什麼名詞?如果愛是滋潤心田的甘露,那麼最愛就是精神支柱。

  “蘿蔔青菜各有所愛”,我最愛的是什麼呢?不用猜了,看我這樣“誇誇其談”就知道我非“凡人”。我最愛閱讀、

  我已忘記我是什麼時候認識閱讀這個詞的含義!但我只知道我已經臣服於它,我的生命離不開它,它是我的最愛。

  閱讀,讓我暢遊於文字的海洋。在閱讀中,我認識到了站在時代高峰高呼“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屈原;從詩句“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認識到了愛國詩人白居易;從“舉頭望明月,低頭思念故鄉”傳出的陣陣鄉愁讓我感動。

  閱讀,讓我回味於我們住過悠久的傳統美德,“桃園三結義”讓我看到了兄友弟恭,兄弟情;“孟母三遷”讓我看到了母愛的偉大。

  閱讀,讓我置身於東漢末年三國初期的“赤壁之戰”“空城計”;當我看到1840年的鴉片戰爭,我不禁感動心寒:當我瞭解到中國近代史上曾有一段羞辱,八國聯軍,每每看到這些,我就想自己穿越到那個時代,當一名紅軍戰士,一起抵抗這些外來侵略,在戰場上“拋頭顱灑熱血”,為我們的民族贏得一份驕傲,為新中華的建設做出一份建設。這段羞辱讓我明白,落後就要捱打,我們應該努力學習,建設好新中國!

  我想永遠穿梭在浩瀚的書海中,領略文字所傳動出來的神韻。

  閱讀,我的最愛!

  2:

  人們常把學習當作學生的主要內容,事實確實如此,不過學習是廣泛的,我們不僅要學習課本上的知識,還要學習課外書上的知識。只有廣泛閱讀課外書,才會使我們擁有的知識更上一層樓。兩者的關係也要融通,相輔相成。

  現在的家長、老師過於把學習看重了,使孩子們厭倦課本上的知識。有時讓孩子看些課外書也是必要的。人們通常認為學習的成功之路是狹窄的,上面都是荊棘,要付出很大努力才會到達終點。我們也可以這樣想,學習之路是廣闊的,閱讀課外書能使你輕鬆上路,就如同一隻大鵬乘著你飛向更為廣闊的天空,任你翱翔。在課餘時間,取出一本課外書,翻開它,使你的求知慾望愈來愈高。

  學習固然重要,可也需要放鬆,課本與課外書最大區別在於,前者乏味無趣,後者新奇有趣。有許多成功人士上學時都喜歡閱讀課外書。可見多閱讀課外書能使你進步、成功。還有些學習成績好的學生,只鑽研課本上的知識,不讀課外書,後來一事無成。可見學習和課外閱讀只有配合協調才會有所成就。

  課外閱讀也要有所選擇,好書伴你一生。如果你去圖書館,就會看到五花八門的書,也會不知所措。選書要有分類,定期看一些書,如果毫無價值的書,就不用看,因為既費時又費力。

  學習廣泛,勤於讀書,課外閱讀是關鍵的,適時適量閱讀有助於我們的學習。

  3:

  我認為每個人都是一本書,在美麗的書海我自由地暢遊著,細細地瀏覽著。

  ——題記

  媽媽是一本寫滿嚴厲的書。小時候,媽媽說,一個軍隊裡的每一位武將嚴於律己,方可打敗敵人;自己嚴於律己,努力學習,方可闖過人生道路上的種種困難,功成身就。記得有一次,我不認真寫作業,出了不少小差錯。媽媽便罰我重寫一行,寫不好再寫。我暗暗地說:“只是一點小差錯而已嘛。”媽媽似乎開出了我的心思,語重心長地說;“勿以惡小而為之。”媽媽的一言一行影響著我。

  爸爸一定是一本百科全書啦!在家裡,爸爸堪稱“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小博士”我在學校裡,生活裡遇到不懂的問題可以問他,他很快就想出了答案了。一次,我把自己關在房間裡解一道題,百思不得其解。正當我想放棄時,不知何時站著我身後的爸爸突然說了一句話,使我本來處於“山窮水盡疑無路”的處境中一下子飛躍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裡,煩惱煙消霧散了。

  外婆是一本故事書。小時候,外婆用她溫柔的聲音講著故事,輕聲哼唱著哄我入睡。外婆的故事裡有《賣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兒》等,我都很喜歡聽。夏天,外婆抱著我坐在大樹下乘涼,唱著兒歌。蚊子很多,外婆為我驅趕蚊子時被蚊子咬了,我看到了外婆被蚊子咬得傷痕累累,淚水不由自主地流下來。可外婆卻說:“外婆不怕蚊子咬,就怕你被蚊子咬不好看。”

  身邊的每個人都是一本書,教我許許多多的知識,把我載向知識的學海。

  4: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

  ——題記

  劉向說:“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庸。”這句話說的一點都不假。書籍是人類的好朋友,伴隨著你我經歷風風雨雨;見證著你我的喜悅,你我的痛苦。

  小時候,我們都是站在同一起跑線上的人,沒有誰強誰弱。然而,我們上了小學,因學習的努力程度不同,漸漸地,孰強孰弱就顯現出來了。那時,我們當中就肯定會有“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的懊悔。

  漸漸地,隨著我們年齡的增長,有些人的父母會出外打工,好久都見不上一面,心裡的思念只能寄託給天空中的那一輪明月。想託明月告訴遠方的爸爸媽媽,自己會好好學習,不讓他們擔心,讓他們在遠方要照顧好自己。這時,我們就肯定會有“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的思念。

  隨著知識的加深,學習的內容就更寬泛了。那時,常在一起玩耍的朋友也都開始忙碌起來了,都忙著多看一些書,能讓自己的成績提高些。人人都在爭分奪秒地學習,誰也不讓誰。這時,就會有“共看明月應垂淚,一夜鄉心五處同。”的願望。

  書籍是人類最好的朋友,書籍永遠都不會背叛你,多讀書,可以讓我們學習很多做人的道理,瞭解許多人生的真諦。增強自己的文化底蘊,完善自己的品格。

  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學使人周密,科學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之學使人善辯,凡有所學,皆成性格。閱讀伴著你我一步步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