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蚯蚓的日記

  一提到蚯蚓,大家一定會想起那軟軟的“地龍”。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歡迎參考!

  篇一

  201X年X月X日 星期X 晴

  今天我看見一個人在挖蚯蚓,說是要釣魚用。他還說:“如果一條蚯蚓斷為兩截,沒有頭的那截可以再生出頭來,沒有尾巴的那截可以再生出尾巴來。”我聽了半信半疑。

  蚯蚓的再生能力真的那麼強嗎?我決定驗證這句話的真假。我挖來一條蚯蚓,它有毛線那麼粗。我把它放在盤裡,只見它不停地蠕動著,一會兒向前拱,一會兒往後縮。

  我先準備好兩個塑料瓶子,並在上面紮了好多透氣孔,然後在裡面放了一些溼土。最後我用小刀把蚯蚓一刀兩斷,它的兩截身軀都在拼命地掙扎著。我把兩截蚯蚓分別放入了兩個塑料瓶裡,又放了一些溼土。我等待著奇蹟的發生。

  篇二

  201X年X月X日 星期X 晴

  上次,我到家門口的土裡挖了一個小動物。我問:“你叫什麼名字啊?”小蟲子說:“呵呵,我是可愛的蚯蚓。”我說:“蚯蚓你的身上為什麼會有圈圈。”蚯蚓說:“我也不知道,因為我生出來就有這個。”

  中午我悄悄在那邊看見蚯蚓在吃螞蟻。我覺得很奇怪,蚯蚓為什麼喜歡吃螞蟻呢?然後我到網上搜索才知道螞蟻其實他以為別人要搶奪食物或者地盤也引出了衝突,所以蚯蚓不能容忍才這樣做。”

  下午我看見蚯蚓也會伸出洞外,拖一些地上的植物殘葉為食。我用一根棍子輕輕地從蚯蚓中間切成兩半,蚯蚓立刻在地上跳起來,痛苦的掙扎著,我以為它要死了呢?然後我把它放在土上面,蚯蚓不但沒有死,而且還在土裡歡快德爬呢。

  這個動物我以經觀察了很久才寫,這樣可愛的動物會有誰不疼它、不愛它,如果它是我的寵物我一定會好好珍惜它、愛護它。

  它真是個可愛的小動物啊!

  篇三

  201X年X月X日 星期X 晴

  雨過天晴,我和爸爸興高采烈的來到公園捉蚯蚓。

  到了公園,我和爸爸在草地上睜大眼睛仔細找,找呀找,突然,我眼睛一亮,發現了一隻蚯蚓,對爸爸說:“我捉到一隻蚯蚓啦!”蚯蚓肥嘟嘟的,像一根又短又粗的木棍。我聽爸爸說:蚯蚓有再生功能,我想試一試。就把它的頭“砍”下來,然後把它帶回家觀察。在回家的路上,我好奇地問爸爸:“蚯蚓白白的一圈圈是什麼?”爸爸回答說:“是環帶。”我又問:“環帶是幹什麼用的?”爸爸一時也說不清楚,我們回家查了工具書,環帶在書中是這樣定義的:無脊椎動物、環節動物門的環毛蚓,性成熟時,在第14—16節處的表皮增厚,多腺體,與其他體節極易區分,稱為環帶,又稱生殖帶;在生殖季節可以分泌蛋白質和粘液形成蚓繭,以保證胎盤在陸地上的正常發育。回到家中,我把蚯蚓放在透明的小盒子裡,放些土,等待著新的發現。

  過了幾天,蚯蚓的頭果真長出來了,看來蚯蚓的再生功能果然名不虛傳,又聽爸爸介紹到:蚯蚓吃我們人類扔的垃圾,是位環保小衛士,能幫農民伯伯鬆土,還是鴨子和小雞的美食。

  大自然真是太奇妙了,讓我們都一起仔細觀察吧!

  篇四

  201X年X月X日 星期X 晴

  一提到蚯蚓,大家一定會想起那軟軟的“地龍”,別看它面目可憎,它可是農民伯伯的好助手,也是莊稼的好朋友。

  在我很小的時候,每當蚯蚓繁忙的季節裡,我與小夥伴就會把它們從土裡挖出來,讓它在陽光下休息一會兒。那個時候,我總在問自己,蚯蚓為什麼喜歡待在土壤裡呢?直到現在我才明白,蚯蚓俗稱地龍,喜歡生活在潮溼、疏鬆和肥沃的土壤中,身體呈圓筒形,約由100多個體節組成。前段稍尖,後端稍圓,在前端有一個分解不明顯的環帶。腹面顏色較淺,大多數體節中間有剛毛,在蚯蚓爬行時起固定支撐作用。在11節體節後,各節背部背線處有背孔,有利於呼吸,保持身體溼潤。蚯蚓是通過肌肉收縮向前移動的,具有避強光,趨弱光的特點。別看它身體小,卻是農民伯伯的好助手,在土壤中經常不辭辛苦地幫農民伯伯們偷偷地鬆土呢,它可是做好事不留名的英雄

  你可別小看它,小小的身軀,還是我的好朋友呢。當我和小夥伴們不開心時,一看見它,觀看它爬行時的動作,觀看它的頭在搖來擺去,好像在視察周圍環境是否有“敵情”,一定要保護好自己的家園時,我們的煩惱立刻會拋到九霄雲外。

  蚯蚓的生命力特別頑強,當你把它“碎屍萬段”時,它還會奇蹟般地像“孫悟空七十二變”似的,將自己“再生”,這樣蚯蚓就成了不死之身的“魔幻大師”了。

  蚯蚓是我們每一個人的好朋友!我們要愛惜、保護它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