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下冊第三單元作文寫身邊的科學

  真正的科學首先教人們懷疑,教人們摸不著頭腦。下面小編整理推薦了,希望大家從中能夠有所收穫!

  篇1

  科學,別以為只有大科學家才有,只要你細心觀察,其實科學就在我們身邊。

  一、螞蟻補洞要下雨

  上次,我們去鄉下,剛要出發時,我往地上一看,呀,哪兒來這麼多螞蟻?我蹲下身子,只見這些螞蟻身上個個搬著一塊小石頭,好象要去跟別的螞蟻打架呢!我為了這個有趣的現象,去請教了我們家的大學士――爸爸。爸爸說:“這是因為天快要下雨了,螞蟻正要補洞,防止滲水。”當時,我還不相信,直到後來天真地下雨了,我才相信。原來小小的螞蟻還真是個準確的天氣預報專家啊!

  二、怪坡現象真奇妙

  那次去大連遊玩時,我們遇上一個怪坡,而這時,駕駛員叔叔卻把車停了下來。我想:咦,怎麼回事,駕駛員叔叔把車停了下來,而且沒有拉手剎,這樣車不是會倒滑下去嗎?帶著這個好奇心,我請教了駕駛員叔叔。他說:“你問這個呀。你別看這個坡是個上坡,其實它的地理位置卻是下坡,有好多車開到這裡就是為了體驗一下這奇特的感覺,我們當然也要啦!”聽到這裡,我才恍然大悟。

  我們身邊的科學還有很多。比如蜻蜓為什麼會低飛?仙人掌為什麼能救沙漠中的旅行者等等,都要我們自己去發現。

  科學真是無處不在呀!

  篇2

  前幾天,我在家裡洗澡,浴缸裡放滿了水,我在裡面舒舒服服地泡著,嘴裡哼著小曲。正高興的時候,突然一滴冰涼的水珠掉在我的鼻子上,嚇了我一跳,是怎麼一回事呢?我抬頭望了望天花板,發現上面有好多小水珠密密麻麻的排列著,有幾滴正在往下掉。我不明白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就把我爸爸請了進來,因為我爸爸他什麼都懂,問他一定知道,爸爸說:“這天花板上的水珠是浴缸裡散發出來的水蒸氣遇到天花板受涼就會結露,而且天花板表面又是很光滑,所以就會越聚越多,到了一定的時候就會掉下來。”

  “哦,原來是這樣的道理,我明白了。”我一邊洗一邊就想:天花板上掉水珠會讓洗澡的人感覺到不舒服,怎樣才能讓天花板不掉水珠呢?我腦袋裡閃過一個念頭——要是把衛生間的天花板做成拱形,這樣一來,在天花板上形成的水珠就會乖乖地順著拱形流到底下,然後再在拱形的底部做一個小水槽接上水管連到下水道,這樣就完全能消除洗澡時天花板掉水珠的現象。對,就這麼辦。

  晚上,我把這個想法告訴了爸爸,爸爸聽後,說:“今天我帶你洗桑拿好不好?”“可我已經洗過了呀,明天吧?”“不行,就今天一定要去,去了你就會明白的。”我不知道爸爸葫蘆裡到底裝著什麼,只能跟著他去了,可到了桑拿中心以後我明白了,因為他們那裡的天花板就是拱形的,上面的水珠順著那美麗的圓頂往下流淌,我撓著頭笑著說:“原來是這樣啊,我明白了。”爸爸一拍我的肩膀說:“聰明!這就是我們身邊的科學,科學道理在我們生活中無處不在,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所以你更加要好好學習,掌握更多知識,來迎接新的挑戰。”

  真沒想到,我們身邊還有這麼多科學啊。

  篇3

  科學在哪裡?以前我總覺得離我們很遠很遠。今天我知道了,其實科學離我們很近很近,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到處都是科學的光芒!

  讓我們坐下來,靜靜的觀察一下我們的周圍吧!科學就在我們的身邊。

  每天我們放學後寫家庭作業時,總要用護眼燈。它的燈光柔和而明亮,在護眼燈下寫作業,眼睛一點也不累。可是大家知道護眼燈為什麼能保護眼睛呢?因為普通熒光燈管有閃爍現象,雖然用肉眼看不出來,但對人的眼睛是有害的。而護眼燈的燈管加入了一種惰性氣體,消除了閃爍現象,對眼睛當然沒有危害了。

  在家中,媽媽每天做飯用的電壓力鍋為什麼能很快做好飯呢?聽我慢慢給你講,因為電壓力鍋的鍋體是用堅固的材料做的,而且密閉性很好,不透氣,能產生壓力。如果燒水用普通的鍋,水沸騰後水溫最高只能達100攝氏度。而電壓力鍋內的水由於鍋內有很強的壓力,水沸騰的溫度往往超過100攝氏度。所以燉排骨、煮飯才會熟得快,既省電,又省時間。

  我家燒水用的電熱水壺,沒人設定也沒人控制,水燒開後開關怎麼會自動關閉呢?問了爸爸才知道,原來在電熱水壺裡,人們安裝了一種溫控器,溫度設定在100攝氏度。只要水到達這個溫度沸騰起來,開關就會自動關掉電源。

  冬天天氣變得寒冷了,每天我都要帶一個保溫杯去上學。每當我喝水時,杯裡的水總是熱呼呼的,為什麼這麼長時間水還是熱的呢?因為杯子中有個內膽,它是真空的,水向外散熱時沒有空氣就不能散熱了,所以才保溫。

  在家中,我們總會用一些植物來裝扮自己的家。我家有許多盆吊蘭,這種植物既淨化空氣又美觀。原來吊蘭的葉片上有許許多多的小孔,你可別小看這些小孔,他們專門吸收甲醛、苯等有毒氣體,而且還能放出氧氣呢!我家的沙發上有一個竹炭抱枕也能吸走有害空氣分子,而且人們根據這個原理還製造出了活性炭防毒面具,在搶險救災中大顯身手。

  生活中的科學還有很多很多,只要你留心觀察,總會有不小的收穫。

  
看了的人還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