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記敘文語文作文例文

  就寫記敘文來說,寫好一個人或物很重要。這固然是由記敘文的題材決定,也因為寫好一個人或物是寫複雜記敘文的基礎。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關於的內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一

  世界如一面鏡子,皺眉視之,它也愁眉,微笑視之,它亦微笑視之。

  我一直都知道自己的脾氣不太好,可是一直都不怎麼控制得了。相信絕大多數的人也同我一樣,無法很好的控制脾氣。似乎人總有一個天性,對待不熟悉的人,總是彬彬有禮,可一遇到熟悉的人,所有的理智都沒有了。會因為一點點的小事就對對方擺臉色,甚至大聲的罵對方。我們都把這種當成一種理所當然,卻忘了,對方是有血有肉的,會感到難過。

  今天晚上大聲了一件小事,說起來微不足道,卻讓人印象深刻。原因是自修二時,數學老師出了幾道題目給我們做。為了讓我們更有自覺的去做練習,數學老師規定考得最差的那幾個要上去表演節目。大家自然都不想上去的,一時間,教室充斥著沙沙作響的聲音。本人數學是差得一塌糊塗的,所以,指望著能抄抄同桌的。於是我希冀的看著同桌,可她瞬間就判處了我死刑。她說我不會幫你,你自己做。我想,你不給我抄,自有人給我抄。後來,我叫我前面的那個女生給抄一下,可是她說自己寫!我覺得那一刻心情真的無法用言語去表達了。同桌和我前面的女生我自認和她們關係都不錯的,可她們居然不幫我,她們真是不夠“義氣”。那時的我如此理所當然的想,因此而為之憤怒。我心想,我回去一定要跟別人訴苦。那會,我的心情是真的憤怒委屈傷心的。

  我做著做著作業,再回頭想想這件事的時候,情緒已經沒有剛剛那麼強烈了。再後來,就感覺沒必要和好友訴苦了,這件小事簡直不值得一提。我們都犯了一個所有人都犯的通病,那就是對待熟人間的那種理所當然,覺得和對方熟,就覺得對方一定要按照自己的意願來做,不然就是不夠朋友,可是,我們有什麼立場來對朋友頤指氣使呢?孔子有云: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我們何必把自己所不願意的強加給別人?正如我抄作業這個來說,朋友不給我抄,那是她的自由,我有何好抱怨不滿的。

  正處青春期的我們,閱歷還很短,自然就會被一些小的事情而左右了情緒。但情緒來的快,去得也快,可往往也在那一衝動間傷害了朋友、家人。所以當你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氣時,不妨做做其他的事情,轉移自己的注意力,告誡自己再等兩分鐘,或許兩分鐘過後,你的衝動不在,事情也化解了,不也是一樁美事?

  二

  我的家是千千萬萬個家庭中普普通通的一個,由奶奶、爸爸媽媽、我和妹妹三代人構成,簡簡單單但卻不乏幸福與溫情。

  如果說家是一棵大樹,那麼奶奶就是飽經風霜的樹幹,爸爸媽媽是遒勁有力的樹枝,我和妹妹自然是蓬勃向上的嫩葉。

  奶奶在我小時候生了一場很嚴重很嚴重的病,聽大人們說,醫生連病危通知都下了。大家都覺得沒有了希望,可奶奶硬是憑著頑強的毅力從死神手中掙脫了出來。一天天的,奶奶回覆了,重新回到了以前那精神矍鑠的樣子。她的樂觀與堅強令我感動又敬佩。

  有一天吃午飯時,奶奶發現我臉上長了幾個小痘痘,便關切的問我:“疼不疼啊?癢不癢啊?”我滿不在意地回答道:“沒關係的,過幾天就好了。”

  吃過午飯,我在房間裡看書,突然奶奶推門進來了,手上還拿著兩管藥膏,囑咐我要好好抹藥,否則留下痘印就不好了……那一瞬間,我的心像是被重重觸了一下。連我自己都不在意的事,奶奶卻總是為我記著,給我帶來出其不意的溫暖。或許,這就是家人的意義吧。

  爸爸媽媽也是一樣。儘管他們會為了一些小事爭吵,但最後還是為因為我們重歸於好。他們從嫩芽成長為樹枝,摸摸地為這個家付出,希望我們能夠有更好的未來。時間的列車卻不等人,晝夜不停地駛向遠方。看著父母的黑髮中已經生出了銀絲,我多麼希望自己能夠早日接過他們的擔子,讓他們停下來歇一歇。

  有了樹幹與樹枝的庇護,嫩芽們自然可以無憂無慮的向上生長。我和妹妹雖然相差了八歲,但血濃於水的關係讓我們就如好朋友一般。互相分享著彼此在學校裡發生的去世,幾乎是無話不談,偶爾會吵吵嘴,但也很快就會和好,畢竟,親情是無法割捨的。

  家,或大或小,或富有或貧窮,或溫馨或有趣,無論家如何,它都是每個人生命中最重要的避風港。我們成功時,首先想到的是家;失意時,最先想到的也是回到家的懷抱中。家的地位,無可取代。

  願所有人都擁有屬於自己的家,願所有有家的人都珍惜家的美好!

  三

  時間像流淌的江河,川流不息。流走了一場場考試,流走了一曲曲歌聲,流走了一段段故事,流走了許多許多……然而,任它這如何流淌,也流不走那個定格在我記憶中的畫面——父親背上的那座山。

  那時,我跟父親吵架已經兩個星期了。暑假來了,學校要求我們將宿舍清空並搞好內務,父親過來幫忙。我獨自一人低著頭沉默地向前走,父親槓著我的被褥跟在後面。走著走著,我不知不覺停下了,感覺失去了父親的氣息。這是一種很奇妙的感覺,兩個血脈相連的人之間繫著一根無形的線,距離遠了,一下子就能感覺到。

  我回過頭來看見父親揹著包裹在人群中。火辣辣的太陽炙烤著大地,沙地的沙子變得滾燙起來,周圍瀰漫的都是一股股熱氣。陽光透過綠葉照射在我的衣服上,呈現出斑斑點點的影子。父親肩上的包裹緩緩地滑下來,他用力地把頭偏向一邊,額頭上暴出了幾根明顯的青筋。陽光下,父親的臉上泛起一層油光,汗水順著面板的溝壑流下。那不聽話的頭髮翹了起來,我這才發現,父親的髮尾還是黑的,而髮根卻是白花花的。這一根根青筋、一根根白髮,如同一根根針,扎痛了我的心。我痛恨自己為什麼帶了副眼鏡,讓我看到了父親這張被歲月摧殘的面孔。原來父親如此蒼老!再一次凝視父親,那一根根青絲在陽光的照耀下顯得越發蒼白,我心一顫。

  父親扛著沉重的被褥。那蹣跚的腳步,彷彿每一步那麼的沉重。

  啊,父親背上的一座山。

  此時此刻我看到父親肩上不只是我的包裹。還有這個家,我和弟弟妹妹的無憂生活,爺爺奶奶的幸福晚年。小時候總是淘氣地騎在父親肩上,但還是壓不平父親肩上“凸”起的一座山。想到這兒,在這熱氣逼人的夏天,我心裡卻泛起一絲絲的涼意,連鼻子也酸酸的。

  而我,現在還要跟養大自己的父親慪氣。想到這裡,內疚、自責不禁從我心底裡油然而生。我手腳不受大腦控制,自覺地向父親走去,輕輕卸下他肩上的包裹。我們倆一人拎一邊,共同分擔這份沉重。父親撇了一下嘴角,流露出一絲安慰,想要笑,看了我一下,又緊緊地抿著嘴。我在心裡也暗暗地偷笑。

  父母不可能陪伴著我們一輩子,我們應該尊重父母,並且要懂得報恩,父母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我們好……這些道理我都懂的,但是要真真正正做起來,卻比說要困難許多。人是永遠追不上時間這趟列車的,“光景不待人,須叟發成絲”、“不惜黃金散盡,只畏百日蹉跎”。自古以來有多少詩人發出無限感概:李白、王褒、魯迅、巴爾扎克、富蘭克林……時間不等人,切忌踏上史鐵生“子欲養而親不待”的歸塵。

  時間可以沖淡許多記憶,但父親扛著被褥這一個畫面深深地定格在我記憶中,揮之不去,時時提醒我要及時盡孝。逝去的是挽回不了的,只有用行動去彌補以往的不足。

  啊,父親,你背上的這座山,等著女兒來為你分擔,為你卸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