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記敘文作文加評語

  高中生寫作記敘文的數量在減少,水平在降低,高中記敘文寫作教學前景堪憂。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關於的內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一

  一個人永遠在另一個人的身後,他們卻看不到彼此的面孔。誰在你身後追逐你的身影,你又在誰的步履後走進夜的深處?

  在昏沉壓抑的夜晚,朋友,你又怎樣用一種寂靜的方式沿著末班車所需經過的道路,去走過那些紅燈綠酒。眩如白晝的世界,僅僅在一個熟悉的陌生人身後緩然前行,一點一點漫步在你生命的,末班車的道路上。

  黑夜中,四處散亂的水滴循著你的腳步聚集而來,彙集成高空中靜靜飄下的一絲若有若無的氤氳,在淡如水滴的深夜,昏黃的路燈把你的影子一直拉到你身後所未知的另一個身影。

  在永無止境的遙遠的道路上,無所謂目的,無所謂夢想。

  在沉寂的夜晚裡以你砰然躍動的心跳指引你的身體沿著末班車的軌跡一點點前進,是你在以一種迷失者的姿態徒步在黑夜下行走。

  宛如風雨中這眩如白晝的世界裡一個角落飄搖的昏黃的燈。

  朋友,道路的遠方可是黎明?

  你在黑夜的點點星辰裡靜靜地孤獨著聆聽這個世界寂然的哭泣,直接而慘白地深入你的內心。

  有人說,明天是你的生日。

  在生命的空曠的道路上行走,當我們彼此成為風景,只是在你回首顧盼末班車的一剎那,在那顧盼的一剎那,會有一班末班車載你駛向未來的黎明。

  是你的生日,懸若千樓的星辰般閃耀

  可是,在你我的青春,恍若迷失的黑夜,可知道,哪裡是末班車出發的地方。

  朋友,我提前祝你生日快樂。今晚是你以這些年歲而過的最後的時日,你會乘零時的末班車到往又一個寂寥而孤獨的又一些時日。

  你會在黑暗裡看到升起的曙光。

  而我,在等待某一個同此夜的黑暗。以及一輛同如你的末班車。

  我們會在某一個岔口分離。

  隨後在天涯海角相遇。

  你會乘青春的一段時日的末班車,在沉湎的月色中追逐又一段旅程。

  於是,你又是我生命的另一種風景,在未可知的黎明。

  末班車快樂。

  簡評:末班車快樂,作者用深情的語言講述著寂寥而孤獨的過往。本文夾敘夾議,感情真實,發自肺腑。結尾處迴應題目和觀點,感情得到昇華,深化主題,抒情性很強。

  二

  窗外大雪紛飛,白茫茫的一片。我獨自待在家中。面對生活的挫折,人生的坎坷,我似乎有些抬不起頭,生活中似乎沒有了光明。我感到很累,哦,休息一下該有多好啊。

  不知不覺,一股淡淡的清香從我鼻尖飄過,我順著香味而去。啊,那牆邊開著一枝梅。記得今年秋季時,我從朋友家帶回一枝梅。本想好好栽種它,沒想到後來事忙,忘在了牆角邊,今天,它居然開花了。那小小的梅花雖不是那麼的好看,但在冬季卻顯得那麼稀有,雪白的花瓣中似乎正緩緩流著血液,充滿著活力。這不禁使我想起了一首詩: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唯有暗香來。此時此刻,我彷彿身臨其境,梅花那純潔的美深深吸引著我。

  但在如此寒冷的冬天,又是颳風又是下雪,它為何還要開放?為何不在春天展示它的美麗?媽媽說,梅花,之所以能在如此惡劣的情況下開花,就是因為,經受風雪是它人生中必不可少的磨難,它必須面對它,繼而打敗它,但這需要頑強的毅力和堅持不懈的決心,而梅花就有這樣的毅力和決心。所以,即使在寒冷的冬天,它還是會獨自開放。

  在寒冷的冬天,不論颳風還是下雨,梅花仍會堅強地從泥土中鑽出來,向大地,向世界展示它那純潔的美麗。哇!這需要多大的勇氣和毅力啊!而我,面對人生的挫折,是否也應該和梅花一樣,用頑強的毅力去面對,去打敗它呢?是否也應該靠自己的努力,為自己鋪墊一條平坦的路呢?馬雲說得對:昨天是殘酷的,今天更殘酷,但明天是美好的。學習上的小小挫折,離殘酷二字還遠得很呢,我又怎能祈求生活永遠一帆風順呢?

  大雪仍繼續下著,但它遮蓋不了梅花的美麗,也壓垮不了我這顆熾熱的心。我抬起頭,似乎看到了未來的光明,頓時,我又對生活充滿了信心……

  這個冬天,感謝那支梅!

  簡評:文章運用了託物言志的表現手法:文中描寫了牆角一枝梅,凌寒獨自開的情景,以及梅花綻放的原因,從而表達了自己也要像梅花一樣,不畏挫折,迎難而上;卒章顯志,深化了主題。

  三

  那時,我好想流淚。董存瑞托起炸藥包,猛然拉動了導火線索;黃繼光挺起胸膛,毅然撲向敵人槍口;徐洪剛面對窮凶極惡的歹徒,發出正義的怒喝;鄧世昌怒視敵艦,下令“撞沉它”邱少雲咬緊牙關,在烈火中絲毫不動;蘇寧一把推開戰友,撲向冒著白煙的手留彈,我的淚水在我的眼眶遊蕩著,它告訴我:英雄的生命,也許是短暫的,但是它留給我們的,卻是炫目的輝煌!

  那時,我好想流淚。在2004年,徐本禹從繁華的城市,他走進了大山深處,用一個剛剛畢業的大學生稚嫩的肩膀,扛住了傾頹的教室,扛住了貧窮與孤獨,扛起了本來不屬於他的責任。他的家鄉在山東農村,家庭貧困,弟弟初中還沒畢業就輟學了,他是全家唯一的希望。他剛剛考取研究生卻棄學不上,但他不能不去那裡。他與貴州省大方線貓場鎮狗吊村有一段不解之緣。2002年暑假,他曾經去那裡支教,返校前,孩子們擦拭著眼睛,不停的問:“徐老師,你還會回來嗎?”孩子上學的確太難了,他心頭一熱對他們做出了承諾:“我還會回來的。”我知道也許一個人的力量還不夠讓孩子們眼睛鋪滿陽光,愛,被期待著,徐本禹點亮了這把火,刺痛了我們的眼睛,我為他的行為而感動得流淚,我多希望世上有多些這樣的好人啊!願他好人有好報。

  那時,我好想流淚。2005的春節晚會當中,由中國殘疾人藝術團表演的《千手觀音》成為無可爭議的亮點。21名聾啞舞蹈演員身著金閃閃的服飾,在優美的音樂聲中,動作完美統一,神態優雅,雖然這個節目長達6分鐘之久,但幾乎秒秒精彩的瞬間博得了全國觀眾的讚美。近乎完美的演出不能忽視幕後的英雄——4個身穿白衣的手語老師。而最讓我感動得想流淚的是:舞蹈結束後,手語老師們的那句手語——愛是我們的共同語言!是一個多麼神聖的語言啊!

  面對英雄,面對徐本禹,面對神聖的語言,那時,我真的好想流淚。

  簡評:本文通過記敘“我”在面對英雄事蹟時不禁流淚的事情,充分表現出我的愛國情懷。本文的語言流暢、凝重,與文中記敘的“我”面對英雄,面對徐本禹,面對神聖的語言時悲傷的心情較為合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