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風子的藥用價值

  大風子,為大風子科常綠喬木植物大風子的成熟種子。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供大家參考!

  

  1、治大風瘡裂:大風子燒存性,和麻油、輕粉研塗,仍以殼煎湯洗之。又治楊梅惡瘡。***《嶺南衛生方》***

  2、治大瘋眉目遍身穢爛者:大楓子肉1500克,防風、川芎各500克,蟬殼、羌活、細辛、首烏、獨活、苦蔘、當歸、牛膝、全蠍、黃芪、薄荷各100克,白芷、狗脊、牛黃、血竭各25克。為末,米糊丸,桐子大,每服十五丸,茶下,空心服,日進三次。***《解圍元藪》大風丸***

  3、治一切瘡疥膿腫等瘡:大楓子肉;白礬***枯***各100克,真輕粉50克,為末。將柏油六兩和勻塗之。***《癘瘍機要》大楓子膏***

  4、治風刺亦鼻:大風子仁、木鱉子仁、輕粉、硫黃為末,夜夜水調塗之。***《綱目》***

  5、治癬癢各瘡:大楓子肉15克,土硫黃10克,枯礬5克,明雄黃10克。共為末,燈油調搽,***《血證論》大楓丹***

  6、治手背皴裂:大風子搗泥塗之。***《壽域神方》***

  大風子臨床應用

  ①治療麻風

  大楓子仁歷來是治療瘤型麻風的有效藥物,但由於辛、熱、有毒,故臨床上單獨用大楓子仁以治療麻風者殊鮮。通常製成複方丸劑,如江蘇地區所用的麻風丸,浙江地區的掃風丸,廣東地區的脾經丸、癘風丸、防風通經丸等,均有一定療效。

  ②治療蕁麻疹

  大楓子1兩,大蒜5錢,搗爛,加水100毫升,煮沸約5分鐘,塗搽患部。治療50例,多數外搽1次即見效。

  ③治療酒渣鼻

  大楓子肉、胡桃肉、水銀、茶葉各等分。先將茶葉與水銀研合,大楓子肉與胡桃肉研碎,然後將4藥混合研細,用麻油拌成糊狀外用。每晨擦1次,治療6例皆愈。但對汞劑有過敏史者忌用。用藥量宜少,多則引起皮炎,如已形成皮炎則應停藥,用2%硼酸水冷溼敷,內服維生素B、C,注射鈣劑,皮炎愈後仍可繼續治療,但藥量應再減少。

  大風子真假鑑別

  大風子又稱大楓子,為大風子科植物大風子的成熟種子,主產于越南、柬埔寨、泰國、馬來西亞、印尼、印度及東南亞其他地區,我國雲南、廣西、臺灣等地亦有產。海南、緬甸的大風子也做為正品習慣入藥。每年4~6月份採摘成熟的果實,除去果皮,取出種子,晒乾即可入藥。其性熱,味辛,有毒,具有祛風燥溼、攻毒殺蟲的功效,常用於治療麻風、疥癬、楊梅瘡等症。市場上有以豆科植物厚果崖豆藤的種子***習稱苦檀子***冒充大風子,使用時要注意鑑別。

  真品大風子 外觀呈不規則的卵圓形或多面形,稍有鈍稜,長約1~2.5釐米,直徑1~2釐米,表面灰棕色或灰褐色,有細紋,較小的一端有明顯的溝紋;大風子剖開後,內表面光滑呈淺黃色或黃棕色,種仁與種皮分離,種仁兩瓣,灰白色,有油性,略呈蠟質,外被一層紅棕色或暗紫色薄膜;氣微,聞之無臭,口嘗味淡。

  偽品苦檀子 外觀呈扁圓而略呈腎形,著生在莢果兩端的種子,一面圓形,另一面平截,長約4釐米,厚約3釐米,表面為紅棕色至黑褐色,有光澤,或帶有灰白色的薄膜;苦檀子剖開後,子葉有2片,肥厚呈角質樣,易縱裂。臍點位於凹陷處,周圍有不規則的突起,使子葉縱裂而不平;聞之亦氣微,但口嘗之味淡而後帶竄透性的麻舌感。

  現代藥理研究證實,大風子油及所含脂肪酸鈉鹽有很強的抗菌作用,而偽品苦檀子既不與大風子為同科植物,又不具有上述功效,故不可代替大風子使用,應用時要明辨真偽,以免貽誤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