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掃墓活動領導致辭

  清明節的掃墓活動是為了緬懷革命烈士,那麼在活動上該如何致辭呢?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僅供參考。

  【篇一】

  各位老師、同學們:

  嚴冬在春風中消退,歲月在奮鬥中遠去,不知不覺中又是一年清明時。當我們懷著崇敬而凝重的心情齊聚烈士紀念碑前,陽光下***細雨中、微風中***那高高矗立的紀念碑彷彿正引領著我們向遠方眺望,它是要提醒我們不要忘了中華民族過去不屈不撓的奮鬥史?還是要攜我們展望中華民族的美好未來?我想兩者皆有。

  在這裡,我們會想起一串串英雄的名字:捨身炸暗堡的董存瑞,抗日小英雄王二小,寧死不屈的狼牙山五壯士,皖南事變中英勇犧牲的新四軍……在這裡,我們的心靈將受到洗滌與昇華,我們相信先輩們的血沒有白流,他們的含笑九泉換來了今天祖國的蒸蒸日上! 在這裡,我們學會了坦然,即使是一株無名的小花,它也會默默的為春天增添一抹色彩;即使是一脈涓涓的細流,它也能默默地滋潤著一方土地,我們是21世紀的少年,我們有責任、有義務為祖國貢獻自己的力量。

  “青山綠水長留生前浩氣 蒼松翠柏堪慰逝後英靈”。面對天空,面對白雲,我們不會落淚,因為我們知道在那白雲後面是先輩們一張張慈祥而關愛的臉,他們正注視著我們,那麼我們最好的報答便是努力、奮鬥! 我們將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天,永遠積極樂觀、鬥志昂揚的活著。

  革命先烈們,你們為國家為人民而死,你們的死重於泰山!你們與青山同在,你們與大地永存!你們永遠是我們心中的一塊豐碑!

  革命先烈們,你們安息吧,明年我們還會再來,為你們掃墓,向你們致敬!

  【篇二】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早上好!

  有一首詩想必大家都很熟悉,那就是杜牧寫的——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這首詩提到了我國一個很重要的傳統節日——清明節。清明,既是我國的二十四節氣之一,又是我國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清明節至今已有兩千五百多年的歷史了。每年的清明,人們都會從五湖四海紛紛趕到自己先人的陵墓前,獻上一束鮮花,灑下一壺熱酒,表達對先人的感激之情。

  我們要在清明節這一天祭祀先祖、學習感恩。不過,每年清明節前後,人們總是扶老攜幼集中出行,大量人流、車流致使交通擁堵現象嚴重。在市區,一些群眾在馬路邊、廣場、花園、小區隨意燒紙放炮,不僅汙染環境衛生,而且給市民的生活帶來影響;在農村,田間地頭、山岡山坡上燒紙放鞭炮,煙霧繚繞,引發森林火災的事件時有發生。

  哲學家馮友蘭說過,“行祭禮並不是因為鬼神真正存在,只是祭祖先的人出於孝敬祖先的感情。”我們的祭掃,應更多地體現在精神層面,而不是以物質來衡量。當前,植樹祭掃、鮮花祭掃、網上祭掃等現代文明祭掃方式正在得到越來越廣泛的認同,應該大力予以倡導。獻上一束鮮花,寄託一份哀思,於逝者而言是紀念和慰藉,於社會來說,也有利於節約資源,保護生態。

  當然,清明節不應簡單等同於“掃墓節”。作為源遠流長的傳統節日,清明節除了祭祖掃墓外,還形成了踏青、郊遊、插柳、拔河等戶外活動,從而巧妙地融入了追思感傷和歡樂賞春的不同文化元素。我們在祭奠先人的同時,還要全面繼承清明節的文化內涵,並不斷創新加以豐富,使清明節更好地承載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我的講話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篇三】

  各位領導、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

  伴隨著濃濃的春意, 沐浴著和煦的春風,我們即將一起迎來我國一個很重要的傳統節日——清明節。清明,既是我國的二十四節氣之一,又是我國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每年一到清明節,人們都會祭祀先祖,緬懷先輩。

  此時此刻,當我們聚集在鮮豔的國旗下,是否想到:這面代表著共和國的五星紅旗,是千千萬萬革命先烈灑盡熱血、獻出生命染紅的呢?我相信大家的心中一定感慨萬千!烈士們為了祖國、為了人民挺身而出,甘灑一腔熱血。從秋瑾,到鄒容;從江姐到劉胡蘭;從黃繼光到董存瑞……無數英烈用他們的生命,譜寫了一曲曲壯烈的愛國樂章。我們緬懷先烈,並不僅僅是為烈士生命的消失而悲嘆,更是被他們那偉大的生命價值所震撼。那些英勇的烈士們不愧為炎黃子孫的後代,不愧為新中國永遠矗立的豐碑!

  今天,我們擁有舒適的生活條件與優越的學習環境這一切都是來之不易的!我們新世紀的少年兒童,該用怎樣的行動來緬懷先烈呢?其實新的世紀早已給清明節注入了新的內涵,清明節不單單是掃掃墓,更重要的是通過這種活動來傳承感恩的精神,學會在生的世界感謝我們的父母以及所有愛我們的人。

  同學們,就讓我們行動起來,在家庭做孝敬父母、關懷他人的美德少年,在學校做團結友愛、創新進取的好同學;在社群做講究文明、保護環境的好公民,以實際行動把這種文化傳統、感恩精神發揚光大,不僅是在清明節日,更能運用在日常生活中,讓感恩精神永伴你我!


  看過的人還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