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字的讀音和意思

  藏,讀音:[cáng] [zàng]

  部首: 艹

  部外筆畫: 14

  總筆畫: 17

  五筆86: adnt

  五筆98: aauh

  倉頡: tims

  筆順編號: 12213513125125534

  四角號碼: 44253

  鄭碼: ehzh

  Unicode: CJK 統一漢字 U+85CF

  基本解釋:

  藏 [cáng]

  隱避起來:埋~。包~。~奸。~匿。隱~。蘊~。~汙納垢。

  收存起來:收~。~品。~書。儲~。

  藏 [zàng]

  儲放東西的地方:~府。寶~。

  道教、佛教經典的總稱:道~。大~經。三~***佛教經典“經”、“律”、“論”三部分***。

  中國少數民族,主要分佈於西藏自治區和青海、四川等省:~族。

  中國西藏自治區的簡稱。

  古同“臟”。

  詳細解釋:

  藏 [cáng]

  〈動〉

  ***形聲,臧聲。本義:把穀物保藏起來***

  儲積,收藏 [store]

  農夫春耕夏耘,秋斂冬藏。——《墨子·三辯》

  子不聞藏書者乎?——清· 袁枚《黃生借書說》

  又如:礦藏;收藏***收集保藏***

  隱匿 [hide]

  藏,匿也。——《說文新附》

  慢藏海盜。——《易·繫辭上》

  即藏其屍,持童抵主人所。——唐· 柳宗元《童區寄傳》

  見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魚鱉之藏也。——《呂氏春秋·察今》

  又如:藏掩***遮蓋,隱瞞***;藏拙***因怕丟醜而不顯露自己的技能和意見***;藏嬌***把嬌娃藏起來。指娶妾別居***;藏名***隱匿名聲***

  懷有 [nurse]。如:包藏;藏怒***懷藏怒火;懷恨於心***

  藏 [zàng]

  〈名〉

  收藏財物的府庫 [storing place;depository]

  五曰府,掌官契以治藏。——《周禮·天官·宰夫》。治藏,藏文書器物。

  晉侯之豎頭須,守藏者也。——《左傳·僖公二十四年》

  寶藏興焉。——《禮記·中庸》

  俄而範氏之藏大火。——《列子·黃帝》

  太宗嘗發寶藏,令諸女擇取之。——《宋史·太宗七女傳》

  又如:藏吏***負責宮內府庫的官吏***;庫藏***倉庫***;藏戶***倉庫的出******;藏府***公家的府庫***

  內臟。後作“髒” [internal organs]

  酒練五藏。——漢· 枚乘《七發》

  五味者何?曰:五藏。——《管子·水地》

  百骸九竅六藏。——《莊子·齊物論》

  吸新吐故以練藏。——《漢書·王吉傳》

  臟是後起的分別字,以別於“寶藏”的“藏”。

  又如:藏府***人體內臟器官的總稱。同臟腑***

  佛教或道教的經典的總稱 [Buddhist or Taoist scriptures]

  為景靈使,閱道藏。——《宋史·王欽若傳》

  又如:藏主***主持佛事的當家和尚***;三藏***佛經經典分為經、律、論三個部分,總稱“三藏”***;道藏***道教書籍的總彙***;釋藏***佛教經典的總彙***

  寶藏 [precious***mineral***deposits]

  只道他掘了藏,原來卻做了這樣生意,故此有錢。——《醒世恆言》

  藏族 [Tibetan]。中國少數民族之一。分佈於西藏和四川、青海、甘肅等省的部分地區

  西藏的簡稱。西藏地區 [Xizang]。如:藏羊***西藏高原所產的羊***;藏文***西藏的文字***;藏香***西藏一帶所產的一種線香***

  另見 cá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