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蝌蚪二年級作文

  相信大部分人都聽說過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那你們瞭解小蝌蚪這種動物嗎?下面是小編為你精心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篇1

  今年春天,我在水池裡逮到了一些小蝌蚪。

  它們的身子呈黑色,像穿了一層黑綢衣一樣;尾巴又細又長;頭上的眼睛小得看不見;嘴巴也很小,用顯微鏡看是紅紅的,用眼看只是一個小小的紅點點;尾巴上面還有一點像柳葉一樣的東西。

  它們遊動時尾巴一擺一擺地,盪漾起了一圈圈的波紋。全身遊動時真像一個黑色的逗號。嘴裡吐出一個個水泡,發出了一點“啪!啪!”的聲音,好像在說:“好舒服啊!”

  我正準備喂小蝌蚪時才想起:我還不知道蝌蚪吃什麼。於是,我跑到爸爸那裡,對爸爸說:“爸,您知道蝌蚪吃什麼嗎?”

  “嗯”爸爸說,“蝌蚪吃沙蟲子。”

  聽爸爸說了後,我又想起汙水溝裡有沙蟲子。找了十多分鐘,終於找到了七八條。我把這幾條沙蟲裝進了一個紙盒,跑到養蝌蚪的水池那兒,把沙蟲全倒進去了。蝌蚪看見了,馬上爭先恐後地游到小蟲那裡,大口大口地吃了起來。過了一會兒,沙蟲子就被蝌蚪們“一掃光”了。

  過了幾天,它們長出了兩條後腿,尾巴變短了點;又過了幾天,長出了兩條前腿,尾巴變得很小很小了;又有幾天過去了,它們的身子變成了淡綠色,尾巴不見了;再過了一兩天,全身是綠中帶黑,已經可以在陸地上跳了。因為這個水池太小,所以我用了個臉盤將它們送進了池塘裡。

  養蝌蚪讓我知道了一些有關蝌蚪的知識:它們喜歡吃什麼;它們的生存習慣和生長過程;以及一些生理特點。因此,我為養蝌蚪而感到高興!

  現在,我一想起那個《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我就想起那些小蝌蚪,它們是不是也找到了媽媽呢!

  篇2

  今天早晨,黃老師說要給我們一份特別的禮物。我們聽了這個訊息教室裡像水開了一樣,一下沸騰了起來。有的歡呼,有的哈哈大笑,有的竊竊私語…老師叫我們閉上眼睛,大家都迫不急待地想知道是什麼禮物。有的同學從手指縫裡偷看,有的同學在深思,還有的同學探頭探腦。

  一會兒黃老師笑容滿面地來了,她輕輕的把禮物放在講臺上,就把報紙開啟。哦,原來是一群活潑可愛的小蝌蚪。它們穿著一身烏黑髮亮的衣服,長著一個圓圓大大的腦袋,拖著一條又長又扁的尾巴。象一棵棵豆芽,又象一個個氣球,還象一個個逗號。它的全身光滑無比,捧在手裡癢癢的,滑滑的。

  小蝌蚪們在魚缸裡自由自在的游來游去,象一個個游泳健將。有的在捉迷藏,有的在賽跑,它們你追我趕,互不相讓…有兩隻小蝌蚪尾巴碰尾巴象兩棵櫻桃,有兩隻小蝌蚪頭挨著頭象兩個難捨難分的好兄弟,還有兩個頑皮的小蝌蚪在搶奪食物互不示弱。

  我真喜歡黃老師送給我們的禮物。我真想把它們帶回家呀!

   篇3

  我家有一個小菜園,周圍是一些月季花和許多不知名的小草、野花,經常引來無數蜜蜂、蝴蝶在此忙碌。菜園旁邊有一條小溪,裡面生活著蝸牛、小魚等,小溪音樂般“叮咚叮咚”響著。這就是我和姐姐童年的樂園!

  秋天到了,菜園的玉米豐收了。一天下午,帶好工具,我們全家一起去扳玉米,那時我的個子很低,不時就給高處的玉米棒子砸到,這才體會到扳玉米也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不一會就累了,我悄悄溜到小溪邊去玩耍。抓到了一隻蝴蝶,煞是好看,它的翅膀在我的手上奮力抖動,忽的飛了,我在後面可勁追,一個小水潭擋住了我的去路,小水潭風吹日晒幾近乾涸,忽然,我低頭看到有水的地方,許多黑乎乎“黑豆”般的小東西聚集在一起像開家庭會議,旁邊泥漿中的小東西正在拼命蹦躂掙扎,我連忙大叫喊來了姐姐,“哪是蝌蚪,青蛙媽媽的孩子,必須生活在水中,長大後就是青背白肚皮的青蛙啦!”姐姐不屑一顧的說道,我看著那烏漆麻黑的蝌蚪,頂著日晒,池塘水越來越少,可憐的小蝌蚪豈不危在旦夕,望著小蝌蚪,我自言自語道:“小東西,你想去大的池塘嗎?”,小蝌蚪拼命搖著尾巴,好像告訴我:“快帶我到安全的地方去吧,我們快要渴死了!”,我急忙和姐姐商量營救對策,我想把小蝌蚪直接抓到大池塘裡面去,還是姐姐建議好:小蝌蚪那麼多,水潭和大池塘距離很近,修一條小水渠,讓小蝌蚪游到大池塘去。於是我們開始用手刨開一條小水渠,水潭比較高,用手把水潭邊的泥漿輕輕一劃,水就順著我們修好的水渠流向池塘,蝌蚪們也紛紛順著水流拼命向前奔,忽然發現泥漿中的蝌蚪還在蹦躂,我連忙用手抓住放進小水渠,一陣手忙腳亂,突然腳下一滑,一頭栽倒在泥漿中,姐姐責怪,我全然不顧,終於把一個個小蝌蚪全部放到水渠裡,小蝌蚪終於全部得救了!

  回家的路上,池塘裡傳來青蛙媽媽“呱!呱!”的道謝聲,院子裡鄰居們嘲笑我滿身泥巴,我倒渾然不覺,更感覺像是凱旋歸來的將軍!

   篇4

  “知了——知了——”,絡繹不絕的蟬聲總是提醒我:該捉蝌蚪了!每當這時,我就會不顧一切地跑到河邊,選好心儀以久的沼澤地,小心翼翼地下河捉蝌蚪。蟬聲催動我,也引來一群群小蝌蚪。一個個黑乎乎、滑溜溜的小腦袋瓜兒緊緊地摻在一起,組成一塊巨大的磁石,將四面八方的小孩子們紛紛吸引過來,當然也有我。

  別人捉蝌蚪都用網撈,可我偏不,總覺得那樣太麻煩。悄悄地騙過爸媽,來到小公園。先繞著湖旁走一圈,待挑選到合適的廢可樂瓶後,順著石破爬下來,到了與河面平行的地方,便縱身跳上一塊大鵝卵石。當然,這一切必須輕手輕腳,否則,機靈的小傢伙們很快會溜走的。嘿!一群挨挨擠擠的墨球移了過來。我卻按兵不動,眼看著它們游到了河邊上的一個死角,我伸出左手,飛速地切斷了它們的退路。它們驚慌失措,紛紛向唯一的出口游去。可我的右手早已在那兒卡了。一隻,又一隻……,很快,一群小蝌蚪都乖乖地被請進了小瓶。當然,也有狡猾一點的,游到湖底逃脫了,即使這樣,半群沒裝完,我的瓶子就滿了兩個。

  捉到那麼多的蝌蚪,我也要想一想“銷路”。於是,我便我一位同學合夥賣起了蝌蚪。一角錢兩隻,這樣的低價自然吸引了大家的目光,其中也不乏倒賣者。那一陣兒,我倆的帳上多了九元多。可惜好景不長,老師來了。一句“蝌蚪是益蟲,不能捉”,不僅讓我們退還了全部得款,還讓我不得不將小蝌蚪放回去,讓我心疼好一陣。

  “不過,老師啊,你怎麼可能知道,頭腦光學們發現你不在時,都尾隨我去了湖邊,不僅又收穫了一些,還幹起了校外販運的買賣”。嘻嘻,管天管地,問誰能對付我們這些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