彬彬有禮的典故

  彬彬有禮,原意為文質兼備的樣子,後形容文雅。形容文雅有禮貌的樣子。下面由小編給大家整理了相關知識,希望可以幫到大家!

  

  出處《史記·太史公自序》:“叔孫通定禮儀,則文學彬彬稍進。”

  《孟母三遷》中有題為:本文指孟子成了一個有禮貌的學生。

  彬彬有禮解析

  成語發音:bīn bīn yǒu lǐ

  成語解釋:彬彬:原為文采與質樸兼備貌。形容文雅而有禮貌。

  成語出處:清 李汝珍《鏡花緣》第83回:“喚出他兩個兒子,兄先弟後,彬彬有禮。”

  成語繁體:彬彬有禮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感情色彩:褒義成語

  成語用法:偏正式;作謂語、狀語、補語;形容人有禮貌

  成語結構:偏正式成語

  產生年代:近代成語

  成語正音:彬,不能讀作“shān”。

  近義詞:溫文爾雅 落落大方

  反義詞:醜態百出 出言不遜

  彬彬有禮造句

  1、他是一個彬彬有禮的人,大家都很喜歡他。

  2、我們待人接物要彬彬有禮,看你這人,好似彬彬有禮,實則魯莽至極!

  3、喚出他兩個兒子,兄先弟後,彬彬有禮。

  4、禮貌是相互的,對他人彬彬有禮,他人也會對自己彬彬有禮。

  5、當彬彬有禮的“紳士淑女”,不但是社交的需要,也是生存的需要。

  6、導遊小姐彬彬有禮的服務態度,受到中外遊客的一致好評。

  7、下課後,我彬彬有禮的向老師鞠了躬。

  8、你對別人彬彬有禮,別人也會對你有禮貌。

  9、小明的爸爸對待別人總是彬彬有禮,很有紳士風度。

  10、人人見面都客氣、彬彬有禮地打招呼。

  11、我印象中的香港人一直都是彬彬有禮的。

  12、真的有男生彬彬有禮僅僅是因為從小就有素質有家教。

  13、一般說來,一個民族愈文明,愈彬彬有禮,它的風俗習慣也就愈沒有詩意。

  14、彬彬有禮和談吐得體是文雅的標誌。

  15、他那彬彬有禮的舉止顯出他是個紳士。

  16、我們的兒子在來訪的長輩面前彬彬有禮。

  17、他是一個彬彬有禮的人,大家都很喜歡他。

  18、他看起來溫文爾雅,行為舉止彬彬有禮,很是討人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