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藥去皮後變黑能不能吃

  秋季進補最佳。但在給山藥去皮時,不少人發現山藥由白色變成黑色,這是什麼回事?山藥去皮後變黑能吃嗎呢?下面小編帶你一一瞭解!

  

  因黴變而變色的山藥不能食用,但如果是因氧化而變色的山藥是可以食用的。新鮮的山藥很容易跟空氣中的氧發生氧化作用,跟鐵刀等金屬接觸的時候也容易產生褐化現象,看起來就是白色的山藥變黑了。所以山藥變黑沒什麼問題,放心吃就行。

  切好的山藥變黑是由於發生酶的褐變導致顏色變深。褐變的發生主要有三個條件:多酚勒物質,多酚氧化酶和氧。山藥削皮後暴露在空氣中,其中的多酚類物質和氧發生反應產生鄰醌,再進一步氧化聚合而成褐色素和黑色素。

  現實生活中這種情況不少見,像蘋果、茄子、蓮藕等等去皮以後都會發生酶的褐變導致顏色變深,把削皮後的山藥浸在冷水裡,使其與空氣中的氧隔絕就不會變色了。如果吃的話是沒有問題的,不過做好菜以後色澤不好看。

  山藥怎麼去皮不黑

  山藥裡面的酚類物質接觸空氣中的氧氣被氧化生成了帶有顏色的醌類物質,與空氣不直接接觸即可,比如泡在水裡。可以用鹽水。也可以在一碗清水裡放些白醋,切好的山藥放在醋水裡就不會變黑了。

  如果不想山藥被氧化,建議去皮後放到水裡泡著,如果在熱水裡泡著,不僅可防止被氧化發黑,還能中和山藥中使人手發癢的生物鹼,減少用手抓時的過敏反應。

  在烹飪山藥時,還應注意一些技巧,因為新的山藥,很容易與空氣中的氧產生氧化作用,而與鐵和其他金屬接觸後,也會出現變色現象。因此,切山藥最好能經過一些處理,可以用竹刀或塑料刀片先在皮上畫線,再用手剝開成段,也可以用米酒將切好的山藥先泡一泡,然後用吹風機吹於,促使切口癒合,再用餐巾紙包好,外圍包幾層報紙,放在陰涼牆角處備用。

  山藥最養生的4種吃法

  1、清蒸山藥

  如果是大病初癒,沒什麼胃口,可以選擇最簡單的清蒸做法。將山藥去皮,切段,放入鍋中蒸熟,然後蘸白糖食用,清鮮綿軟,香甜可口。這種吃法口感軟爛,也適合慢性病,如高血壓、胃病等患者食用。喜歡甜品和體質虛弱的女性也可以把山藥在水中焯一下,澆上熬好的蜜汁,吃了可以滋陰養血。

  2、炒山藥

  在所有山藥的做法中,炒山藥是最營養美味的。山藥切成片或絲下鍋爆炒,因加熱時間短,所含營養成分,尤其是維生素C丟失得較少。比如素的有山藥炒木耳、西紅柿炒山藥,葷的有山藥炒肉片、山藥炒腰花、山藥炒蝦仁、山藥炒雞丁等。

  3、燉山藥

  山藥燉土雞,健脾和胃,適於秋冬滋補,將山藥切成段,用高壓鍋將雞塊稍壓三成熟後,倒入山藥段並加入枸杞等輔料,再用微火燒20分鐘即可。山藥燉排骨,滋腎益精,將排骨用熱水汆燙之後洗淨,再放入鍋中加水煮20分鐘,放入切好的山藥,加上其他材料並調味,再以中火繼續熬煮15分鐘。

  4、煲山藥粥

  煮粥時放入山藥塊,再加上幾顆撕開的紅棗,孩子和老人最適合吃。因為這兩類人群的牙口都不太好,而且消化系統比較弱,而山藥粥十分易於消化。此外,脾胃虛弱或消化不良的人也適合喝山藥粥。此外還可以做花生山藥粥、枸杞山藥粥、桂圓山藥粥、南瓜山藥粥等。

  溫馨提醒:如果要用山藥來炒菜,可以先把山藥放在沸水中焯一下,立刻撈出,這樣能保持脆爽的口感。如果蒸著吃,可把山藥先蒸熟再去皮,這樣不僅省事,而且帶皮蒸可以更好地保護山藥中的蛋白質、澱粉酶等多種營養物質。如果要用山藥燉菜,最好在湯汁沸騰後再加入,並用大火快速煮開,因為山藥含有多酚氧化酶,烹調中可能發生褐變,煮沸時加入可破壞此酶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