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宅文化陳列館簡介

  上宅文化陳列館。這是我國第一座以考古學文化命名的專題陳列館。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上宅文化陳列館場館簡介

  上宅文化陳列館的主體建築的造型依照平谷先民居住的半地穴式馬架子窩棚設計,展廳為兩層,按四方八卦置形,樓梯設在中央,旋轉而上,整個佈局構成太極圖式。廳內陳列著上宅文化和周圍環境考古成果。

  北京地區史前考古自從發現"山頂洞人","東胡林人"之後,很長時間內沒有重大發現。從山頂洞到最初的城市聚落,在這一漫長的歷史過程中,北京人到哪裡去了,他們過的是一種什麼樣的生活,與北方其它地區***如紅山文化***有沒有相似之處,這一直是個謎,困擾著人們。

  上宅文化陳列館建築風格

  陳列館造型別致,主體建築仿新石器時代人類居住的關池穴式馬架子窩棚狀,建築面積1284平方米,分 上下兩層。一層展廳主要陳列"上宅文化"及周圍環境的考古科研成果,通過斧、磨盤、深腹罐、碗、杯等器物生動地反映了"上宅文化"的獨特內涵,再現了北京燦爛的遠古文化。二層是綜合廳,主要陳列平谷縣近10年來出土、徵集的文物精品200餘件,反映了從商周到明清時期平谷人民生產、生活的情況,與一層陳列的新石器時代上宅文化交相輝映。在風景如畫的金海湖畔,有一座造型奇特的建築--上宅文化陳列館。這是我國第一座以考古學文化命名的專題陳列館。

  上宅文化陳列館的主體建築的造型依照平谷先民居住的半地穴式馬架子窩棚設計,展廳為兩層,按四方八卦置形,樓梯設在中央,旋轉而上,整個佈局構成太極圖式。廳內陳列著上宅文化和周圍環境考古成果。

  北京地區史前考古自從發現"山頂洞人","東胡林人"之後,很長時間內沒有重大發現。從山頂洞到最初的城市聚落,在這一漫長的歷史過程中,北京人到哪裡去了,他們過的是一種什麼樣的生活,與北方其它地區***如紅山文化***有沒有相似之處,這一直是個謎,困擾著人們。

  上宅文化陳列館發現歷程

  20世紀80年代,北京地區新石器中期考古之謎,終於在全市文物普查中被揭開了!

  1984年3月19日,平谷縣文物工作者在大興莊鄉北埝頭村西500米處發現。

  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該址東南距縣城7.5公里,北面可望起伏的燕山山脈,南面距平順公路2公里,洳河流經村北,後轉向南流入?河。遺址坐落在洳河南岸一片高出河床7米、面積約6000多平方米的臺地上。遺址西部由於村民取土被破壞了一部分。市文物研究所首先對被破壞的遺址部分進行了清理髮掘,1988年又對遺址東部進行了第二次發掘。經過發掘,發現該遺址的新石器時代文化層距地表深度一般在0.8至1米,文化層厚度在0.5至1米之間。第一次清理髮掘60平方米,出土各類陶器93件,其中完整的13件,各類石器73件,清理出居住遺址10座,第二次發掘又發現3座居住遺址。兩次發掘出的13座居住遺址的分佈較集中。這些居住遺址直接挖在生土之上,屬於半地穴式建築。從房址殘存的形狀看,平面多呈不規則的橢圓形,有三座是抹角方形,直徑一般在2.5米至4米之間。在房址靠內壁的底部,發現柱穴的遺蹟。居住地面經過火的烘烤,表面是一層5、6釐米厚的紅燒土。最重要的是,在每個房址的地面中部附近,都發現了一個或兩個埋在地下的深腹陶罐,罐口稍露出地面,罐記憶體較多的木炭渣和燼土。在陶罐周圍的地上發現 較多的紅燒土碎塊和頗具特色的一種灶膛。這些足可以證明,當時人們就住

  在這種籬笆牆式半地穴房屋中,過著一種氏族部落式的生活。

  經過對北埝頭遺址出土器物的分析和炭十四測定得出結論:北埝頭遺

  址的相對年代屬於新石器時代中期的早期階段,距今在6000~7000年之間,與東北地區早期文化的特徵十分相似,但要早於紅山文化。這是北京地區史前考古繼山頂洞人、東胡林人之後的一次重大發現。

  繼北埝頭遺址之後,1984年10月,縣文物普查工作隊在韓莊鄉上宅村又發現了一處與北埝頭遺址同期而埋藏更豐富的新石器時代遺址。10月20日,對遺址進行了詳細的地表考察,並採集了部分標本。遺址位於上宅村西北的一塊臺地上,因以前建有大廟,當地稱"大廟臺"。臺地西端為村磚廠,由於取土燒磚加上民房建築,已蠶食了臺地的大部分,現存南北約50米,東西80米,臺地高4、5米,從斷壁上明顯可見文化層堆積,最厚處可達3米多,包含豐富。臺地南部邊沿下是村莊,村南為公路,路南為逐漸低平的田地,直伸向遍地卵石的?河故道;東南為金海湖***海子水庫***,截住了古老的?河;臺地東南三四十米處,一條小河穿過村莊西南而去;臺地向北山巒疊起,直至燕山餘脈腳下;西側為田野丘陵,滑子村坐落於山坳之中,再向西則是鳳凰山和老虎山,從滑子村北又湧出一條小河,經兩山東側南流,與臺地西側穿村而來的小河匯於老虎山下,向西注入?河。

  10月23日至11月2 日,由市文研所主持,對上宅遺址進行試掘。在近40平方米的兩個探溝中,出土各類石器、陶器500餘件。經科學測定,該遺址與北埝頭遺址時代 相同。

  上宅遺址的發現,引起考古界專家學者的極大關注和充分肯定。國家文物局撥專款,由市文研所和縣文管所組成發掘隊,從1985年5月開始對遺址進行正式的考古發掘。發掘工作依正南北方向,以座標法統一布方,先後共發掘探方140個。至1987年底,總髮掘面積為3500平方米,其中新石器

  時代文化堆積較好的約700平方米。均分佈在臺地的一道天然溝內。發掘 結果表明,這道灰溝內的器物埋藏非常豐富,可是由於數千年的風雨侵蝕與人為破壞,現存遺址只是這道自然溝的尾端,如同一隻大象只剩下了一條小尾巴,最豐富的文化堆積已不存在。據當地居民反映,在灰溝的南部,60年代平整土地時,曾發現一片片的紅燒土和殘陶片,推測應為當時的居住遺址區。

  展廳分佈

  上宅遺址的地層堆積可分為8層:第1層,耕土層,灰黃色,厚0.25米;第2層,灰黃色土,質地鬆散,厚0.31~1米,出土唐遼磚瓦,陶瓷碎片,此層下有夏家店下層文化墓葬;第3層,淺灰色細粉砂土,厚0.2~0.3米,出土細泥紅陶殘片;第4層,灰黃色粉細砂土,土質較堅硬,厚0.3~0.5米,出土泥質紅褐陶,夾砂紅褐陶和少量泥質灰陶及石器;第5層,暗褐色細粉砂土,厚1米,含大量炭屑、炭塊及炭化果核,出土大量細石器、石器和陶器,以及陶塑和石刻藝術品;第6層,青灰色土,乾燥後近灰黃色,土質較硬,厚0.5米,含鈣柱及鈣板,出土夾砂陶器和石器,陶器種類少於第5層;第7層,黑灰色粉砂粘土,土質硬,厚0.3米,出土的陶器、石器種類與第6層相近,唯數量較少;第8層,灰黃色粉砂粘土,堅硬,厚1米,出土較少網格紋厚胎夾砂紅褐陶片。除上述之外,在第8文化層中發現較多的樺,說明當時氣候偏涼;第7文化層中發現櫟等闊葉樹花粉與環紋藻共存,說明上宅文化主要在溫暖溼潤的氣候下形成;第5文化層中含有禾穀農作物花物,反映出當時已有農耕活動。 

  上宅遺址出土陶器共有1000餘件,根據地層堆積和地層內出土遺物,初步分為三期:一期陶器出於第8層,為含滑石厚胎大口深腹桶形罐,器表呈紅褐色或黑褐色,口外數圈凹弦紋,一匝麻點狀附加堆紋,下為網格狀紋;二期陶器出自第4~7層,第6、7層為早段,陶質以夾砂和滑石 陶佔絕大多數,器表呈紅褐、灰褐色,紋飾以抹壓、刮條為主,其次為壓印"之"字紋和篦點紋,器形以平底器較多,如大口深腹罐,脣沿較厚,口微奓 ,腹壁微弧且較深,平底缽腹壁微弧,最大腹徑較低。第4、5層為晚段,劃紋大量出現,有方格、"回"字、波折等形狀,抹壓、刮條紋減少。深腹罐脣多尖圓,直口,腹壁較直。平底缽腹部較直,最大腹徑靠近口部。圈足缽在早段圈足較高,晚段圈足較低;三期陶器出自第3層,以細泥紅陶為主,其次是夾砂褐 陶和灰褐陶。典型器物有紅陶缽、"紅頂碗"等。出土石器約有2000千餘件,主要以打製、琢制或磨製的大型石器為主,兼有少量細石器。大型石器有用於砍砸、研磨的盤狀器,還有磨製精緻、形狀規則的石斧、石鏟、鋤形器和用於加工糧食的石磨盤、石磨棒等。細石器有石鏃、尖狀器、刮削器、石刀***複合工具***等,用間接打製法制成。

  出土文物

  北埝頭、上宅兩處遺址出土的石器和陶器都具有鮮明的特徵,典型器物群早晚發展序列明顯,其文化遺存代表了一種新的新石器時代文化。這些石器和陶器可分為三類:

  第一類:生產工具。屬於生產工具類的器物絕大多數為石質,主要是打製、琢制、磨製的大型石器和一些細石器,共2000餘件,有石斧、石鑿、石錛、盤狀磨石、石磨盤、石磨棒以及單面起脊斧狀器、砧石和石球。石斧是原始農業的重要工具,砍伐樹木、刀耕火種都要用斧,石磨盤和石磨棒可以用來加工糧食,研磨製作陶器用的泥料,而雙刃石斧則是當時比較先進的生產工具。這些跡象表明,在當時那些已經 具有固定居所的原始氏族部落,是以原始農業為經濟基礎的,同時,還存在著狩獵、採集等多種生產形式。

  細石器中以柳葉形石器最為典型。它們多為直接從石核上一次打擊而成,但刃很鋒利。在上宅遺址中發現的複合刃器,一半是用堅硬的燧石磨製而成,一側有刃,另一半用較軟的青灰色泥質岩磨製而成,帶溝槽,兩相吻合,刃嵌槽內,既可保護刃口的鋒利,又可避免傷人。除了用料不同外,與現在小學生用的摺合式鉛筆刀多麼相似!從這一器物便足可以看出上宅先民的聰明才智和精湛的製造石器的技藝。

  第二類:生活用具。這類器物皆為陶器,主要有深腹罐、缽、碗、杯、勺、器蓋等,大多數陶器都有紋飾,器形有明顯的地方特點。其中圈足器和深腹罐是上宅遺址陶器的代表器形,口沿特徵明顯,都是厚圓脣。從這些出土的陶器可以瞭解到,當時製陶技術已有一定水平,已經懂得一些陶器綴合修補技術。這些陶製器具在當時是生活用具,在今天則是遠古文化 的標誌,使我們從中可以領悟到遠古先民艱辛的勞動和創造的才能,考察當時人們的生活狀況。

  第三類:裝飾藝術品。這類物品有空心陶球、陶海馬形飾、陶羊頭、陶熊頭形飾、陶塑豬頭等。石器中有耳 形器、小石環、石羊、小石龜和石猴飾件。這些陶或石質的工藝品表明當時社會分工日趨精密,某些行業已出現了專門人才;同時,反映出數千年前的先民們,就已經具有了敏銳的觀察力與驚人的藝術造型能力。如:空心陶球,為泥質紅陶,壁只有1毫米厚,素面無紋,核桃般大小,內裝一實心陶 丸,為夾細砂黃褐陶質,搖晃時陶丸滾動作響;陶塑豬頭形瘦長,雙耳後背,嘴前伸,兩側刻劃獠牙一

  對,栩栩如生;小石猴頭部雕刻出眼睛、眉毛、耳朵、鼻子、嘴巴,具體形象,而猴身卻一反頭部處理方式,抽象處理,大膽概括,雕成蟬形。難怪很多專家參觀完這些造型準確、神態生動、手法純樸的藝術作品後,都連連點頭,讚不絕口。美術史家指出:上宅陶塑豬頭是目前我國出土的年代較早而造型最精的一件工藝品,國內其它地區也出土過年代相似的陶豬頭,但是在製做精巧程度上,遠不能與上宅這件相媲美;而石雕小猴,則是我國迄今發現的最古老、最成功的石雕藝術品之一。它們把我國的雕塑史往前推溯了1000年。

  此外,在兩個遺址中都出土了一種罕見的鳥形陶器,有鳥首支架形陶器、鳥首形陶柱和鳥首鏤空器。如:北埝頭遺址中的鳥首支架形陶器,從其形制觀察,圓筒形的壁比較薄,而且還有鏤孔,如果做為支 座使用,支撐力是有限的,推測是一種祭祀用器物,而非生活實用器;在上宅遺址出土的鳥首形陶柱,圓形圓頂,前出一鳥喙,鳥喙兩側有雙眼,下部逐漸變粗圓筒形,器身飾羽狀交叉劃線紋,而陶鏤孔形器為圓形平頂、下部逐漸變粗的圓筒狀器,器身有四道豎長鏤孔,似也應為用於祭祀的器物。這些器物表明,數千年前,平谷先民就有了"圖騰崇拜"祭祀活動。同時,這裡還包含著一個有趣的問題,那就是燕山、燕地之稱謂,也可能與燕山南麓泃河河流域出土的這種鳥形圖騰標誌有著某種聯絡。

  北埝 頭、上宅遺址發掘的這些典型器物已構成了這一地區獨特的文化內涵,具有類似特徵的還有河北省三河市孟各莊遺址,亦位於?河流域。這些新石器時代遺址和遺存,顯示了?河流域的一種獨具特色的考古學文化,而上宅遺址的特徵鮮明的器物群則是這個文化 的代表,因此,這種早期文化被命名為"上宅文化"。

 

 看了的人還看了:

1.建築設計的實習總結

2.南京免費開放旅遊景點推薦

3.蘇州園林博物館

4.2017年五一上海免費景點

5.西塘一日遊路線攻略

6.惠州博物館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