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初中學生的一封信作文範文3篇

  給初中學生的一封信作文範文一

  親愛的孩子們:

  請允許我這樣稱呼你們。我說過我們的班級就像一個大家庭,我就是這個“家”的家長,你們都是我的孩子。試問有哪個家長沒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之心。老師也是如此,我希望我所教過的學生都能夠成才。下面,我給同學們介紹我教過的兩個學生的事蹟:

  我要介紹的第一個學生,他是我教過的學生中最優秀的一個,現在正就讀於上海一所名牌大學。他在我心中是一個近似完美的學生,所有的優點都集中於一身:聰明、勤奮、善談、穩重、樂於助人。他不但學習成績優異,而且在音樂、體育方面也非常優秀。他在初中期間,獲得過很多獎項,如:奧林匹克競賽獎***化學國家級一等獎、生物二等獎、英語三等獎等***、全市十佳小孝星、優秀學生幹部等。他是校樂隊的骨幹,代表學校參加過很多比賽。初四中考的體育達標,他三項滿分,成績突出。

          他成績的取得源於他有良好的學習習慣。課堂上我非常喜歡看他思考問題的樣子,每次他都會給我一個驚喜。思路清晰,概括全面,就連我這個做老師的都自嘆不如。有人認為學習這樣優秀的學生一般都是書呆子,但他不是。他有時也會瘋狂地玩上一把,與同學嬉鬧,有時也和我這個班主任開開玩笑。如果他決定要學習的時候,任何人都不可以打擾他,否則他會不高興。但他可不是個自私的人,只要有同學向他求教,他會有求必應。快畢業時,他覺得自己的作文水平不及班上的有些同學,於是每天到語文老師那裡“討要”一個作文題目,晚上回家寫一篇作文,第二天再交給語文老師批閱。這一舉動,著實令我佩服!作為學生最頭疼的事可能莫過於寫作文了,可他卻能堅持每天晚上寫一篇,這樣有毅力的孩子,將來必定能成大事!今年過年的時候,他給我打了個電話,告訴我他正在爭取被保送到清華大學讀研究生。這個學生不是我教過的學生中最聰明的一個,但他卻是最優秀的一個。同學們,請牢記:你可以不是最聰明的那一個,但一定要做最努力的一個。

  我給大家介紹的第二個學生:他在老師心目中是一個非常聰明的孩子,但他從不寫作業。於是,我跟他打了一個賭,賭注是:如果他在期中、期末考試能考班級前兩名,我就免除他的一切作業,結果他做到了。升入初一的第一次期中考試,他就考了班級第二名,我輸得心服口服,我開始有點欽佩他了。在以後的幾次考試中,他都穩穩地保住了第二名,我後悔當時的賭注不是第一名。從此他就順理成章成為班上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不用寫作業的學生。開始,我還很欣慰,他一直都能保住這個第二名。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到了初三、初四,他不再那麼優秀,成績逐漸下滑,這個時候再讓他寫作業,已經不可能了,因為他的這個習慣已經養成了,很難改變。後來聽說他沒能考上大學,現在正在外打工。我分析了一下:他失敗的原因主要是因為他沒有良好的習慣。一個好的習慣可以影響人的一生。

  通過上面兩個同學的事例,我們不難看出良好的習慣對於同學們來說是多麼重要。不要嫌老師囉嗦,也不要嫌老師嚴厲,這都是愛你的表現。希望在不久的將來,我們這批同學中能湧現出更優秀的人才。相信自己,你可以的!

  XXX

  20XX年XX月XX日

  給初中學生的一封信作文範文二

  親愛的七年級同學們:

  你們好!

  首先我真誠的祝賀你們光榮的成為 中學七年級 班的一員!你們即將邁出自己迅速成長的一大步。但要成為一名合格的初中生,不會像改變稱謂一樣簡單,初中不是小學的簡單繼續,而是一種轉折和跨越。生活常識告訴我們:當迅速行駛的汽車在轉彎或上坡時,缺少心理準備的人很容易站立不穩摔倒,同樣在初中新生活開始的時候,如果我們缺乏心理準備不能及時調整的話就會出現不適應。為了讓同學們邁好初中第一步,今天我給同學們提出四點希望和建議,請同學們認真閱讀,並作好筆記。

  一、重新定位打造自己

  在初中這個新起點,首先要重新定位自己,調整好心態。也許你是躊躇滿志的來到新學校,希望能展現自我的風采,但中學的新班集體里人才濟濟,以前出色的你或許不再拔尖,還可能評不上班幹部,成績不盡如人意等,當你遇到或這或那的挫折時,請你千萬記住:不要悲傷,不要心急,有困難的日子裡需要鎮靜,相信吧,只要努力,一切皆有可能;也許你在小學時表現一般,入學成績比別人低,但那隻代表過去,證明不了現在和將來,新的競爭剛剛開始,誰勝誰負還看今後。

  我們是共同跨進中學大門的,我們是站在同一起跑線上的,不管以前成績是否優秀,我們都不能困住自己前行的腳步,新的生活面前需要我們重新定位打造自己。

  二、課程增加改變學法

  小學主要的語數兩門課,而中學,初一就增加了英語、歷史、地理、生物等學科,初二將增加物理,初三將增加化學,隨著學習內容的增多,難度的加大,這些猛增的學習量可能會讓我們應接不暇,頗有點狗咬刺蝟,無從下口之感,如果再沿用以前的學習方法肯定是會不適應的。那麼,到了中學要注意哪些學習方法呢?

  第一要主動適應老師的授課方式。包括老師的講話、板書、思路、要求以及某些教學習慣。想做到這點有兩個訣竅:一是預習,拿著書隨便看看不是預習,預習是把第二次課要上的儘可能的看懂,並找出不懂的地方,在課堂上作為重點聽,這樣就可以提高我們的聽課效率。二是多請教,主動的把自己的學習情況向教師介紹,有問題就大膽問。我們要從一開始就不欠學習帳,否則學習中的漏洞就會越來越多。

  第二要制訂科學的學習計劃,摸索良好的學習方法。這計劃包括長期的和短期的。遠的是我這學期要達到什麼樣的目標。短期的就是周計劃,日計劃。計劃內容可以是:何時預習,何時複習,何時作業,何時休息。時間為每天晚上就寢時。除了計劃得當,還要善於總結,實行每天一小結的習慣,找出自己學習生活中的不足,並馬上調整學習方向。再就是要有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磨刀不誤砍柴工”,好的方法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這方法可以是自己摸索出來的,也可以是在聽取老師的建議得出來的,也可以是從同學那兒巧借過來的,總之要利用好各科不同的特點,不斷反思調整,及早總結出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三、學會適應,學會交往

  往往有初一的新生,整天哭哭啼啼,沒有朋友。這實際上是典型的學校環境適應障礙。剛到一個新的學校,這時候環境變化太大,同學彼此陌生,這時會有一種孤獨感,想念過去的同學,這是很自然的現象。但你得及早的擺脫這種不良狀態,這時你可以主動和同學搭話,問問同學叫什麼,然後把你介紹給他***她***,同學需要幫助,你可以主動去幫他。。。。。。總之,你要張開雙臂,歡迎每個同學成為你的朋友。

  四、以《中學生行為規範》嚴格要求自己 ,學會自律

  “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每一名合格的中學生除了要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外,還應該遵守《中學生日常行為規範》。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我們應該從身邊的每一件小事做起,尊師守紀,尊老愛幼,儘自身的最大努力做到《規範》中要求的所有要求。

  總之,希望同學們從現在開始做好各方面的準備,邁好初中第一步!

  XX班XX班主任:XXX

  XX年XX月XX日

  給初中學生的一封信作文範文三

  親愛的孩子們:

  我們走過了小學的生活,老師和同學之間的情誼深深的留在了我們的記憶裡,現在我們又開始了中學生活,又認識了很多的新老師和新同學,我相信大家開始感受到了初中生活的豐富多彩,領略到了我們十一學校美麗校園的多姿多彩,我們已經踏上了花季少年追求人生志趣的路途。但是,我不知道大家想過沒有,我們到學校來跟誰學習呢?

  這幾天我在幾個班聽課,對這個問題的思索越來越強烈,於是就想跟同學們談談自己的想法。

  或許同學們覺得這個問題太簡單了,我們到學校來不就是跟老師學習嗎?

  當然,跟老師學固然重要,但對於中學生來講,我們的認識不能停步於此。

  從我們課堂上的一些現象說起吧!

  有的同學在課堂上回答問題時,有的聲音很洪亮有的聲音很小。其實老師為什麼總提醒聲音小的同學聲音大一點呢?聲音大一點不僅是讓老師聽得清楚,更重要的是讓其他同學也聽清楚,讓同學們從你的回答中分享你的智慧、分享你的思考,就是說我們到學校來還要跟同學學習,同學也是我們的老師。我們的回答正確與否都是次要的,關鍵是我們回答問題的這份勇氣,給同學們帶來了新的思考。你的一個智慧通過你的回答或者質疑變成了全班幾十人的智慧,這就是學校生活,這就是學校和班集體的真正涵義之一。如此,當同學們在回答的時候,我們就不會另外的竊竊私語,或者認為他的回答與我無關,而是安靜的傾聽同學的見解 。傾聽既是對回答者的尊重,又是促進自己進一步思考學習的重要途徑,更是一種良好品質的體現!

  今天我在初一11班聽生物課時,剛好坐在何天一同學的身邊。他在回答問題時表現出了對生物學科的濃厚興趣,讓我感覺到他課下肯定讀了很多的書。果然,我在驗證我的判斷時,他告訴我,他們班每天中午,都有十幾個同學到學校的圖書館看書閱覽。我很高興。我們到學校來跟“圖書館”學習,圖書館也是我們的老師啊!我們擁有北京市中學中設施最全、存書最多的圖書館,她讓我們渴求知識的慾望在這裡得到滿足。同學們,花季少年,正是讀書的大好季節,到圖書館去吧!

  同樣在這個班,吳泠老師讓同學們自己寫出“劃分生物和非生物的標準”。我當時想,我們的博士老師就是厲害,這麼深的問題誰敢回答呢?出乎我的意料,同學們紛紛舉手,敢於質疑敢於猜想的精神感染了我。其中,常歡同學的表現為女同學掙了光。她提出五條標準“1.有生命;2.變化、移動;3.不段迴圈的水;4.繁殖、新陳代謝;5.汁液。”我正驚訝於我們同學的概括能力時,她又站起來對她提出的幾個觀點進行了糾正,比如把“變化”改為“成長”…..。什麼叫學習,這就叫學習。在不斷地否定自我、修正自我的過程中,對知識的理解愈加深刻,能力不斷提升。這叫什麼?這叫跟自己學,自己是自己的老師。

  ………

  也許開學短短几天,我還沒有到更多的班聽課,但我想這些現象足以讓我們對“到學校跟誰學習的問題”有了更加清晰地認識。

  跟誰學習?學習是誰的事情?

  祝同學們不斷進步!

  XXX

  20XX年9月8日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