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早的地圖

  地圖的起源,有人推測比文字的起源還要早。因為原始地圖跟圖畫一樣,把山川、道路、樹木如實地畫進地圖裡,是外出狩獵和出門勞作或旅行的指南。千百年來,在我國民間就廣泛流傳著《河伯獻圖》的神話故事。傳說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的精神感動了河伯。河伯是黃河的水神,禹為治水踏遍山川、沼澤,忽一天看見河伯從黃河中走來,獻出一塊大青石,禹仔細一看,可惜,原物流傳至二千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因戰亂被毀而失傳。據宋代思想家朱熹推斷,後來的《山海經圖》是從夏代九鼎影象演變而來的,也是一種原始地圖。在《山海經圖》的“五藏三經圖”上,畫著山、水、動物、植物、礦物等,而且註記著道里的方位,是較規範的地圖形式。由此可以說,中國在夏代已經有了原始的地圖。

  那麼是在什麼時候出現的呢?下面跟著小編去看下!!!

  我國的地圖學有悠久的歷史,見之於記載的古地圖很多,可惜大部分已經散佚。現存最早的地圖,是1973年底在湖南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中發現的三幅繪在帛上的地圖:一幅地形圖、一幅駐軍圖和一幅城邑圖。它們距今已有二千一百多年,不但是我國、也是世界上現存最早的以實測為基礎繪製的地圖。

  這三幅圖所示的方位都是上南下北、左東右西,與現在通用的地圖正好相反。其中的地形圖長寬各九十六釐米,繪有山脈、河流、居民點、道路等,已具備了現代地形圖的基本內容。此圖的地理範圍相當於今廣西全州灌陽以東,湖南新田、廣東連縣以西。經過量算,其主要部分的比例為一比十八萬。圖中主區包括當時的長沙國***諸侯國***南部,即今湘江上游、瀟水流域、南嶺、九崇山一帶,圖的精確度相當高。圖中用閉合曲線。比較準確地表示了山脈的山體及延伸走向。對九嶷山的表示方法更有獨創之處,除了用較粗的閉合曲線勾出山體外,又用細線畫成魚鱗狀,層層重疊地表示峰巒起伏的特徵,與現在的等高線畫法相似。圖上還比較準確地繪出大小河流三十多條,詳細而明確地繪出了居民點八十多個。圖上的河流、道路、居民點和山脈一樣,均用統一符號表示。此外,此圖已具有現代地圖“主區詳而鄰區略”的特點。圖的準確程度表明,它是以相當科學的測量方法為基礎繪成的,其熟練的清繪筆法,說明製圖水平也很高。

  駐軍圖長九十八釐米、寬七十六釐米,以黑、紅、藍三色繪成,它所包括的範圍是地形圖的東南部分,比例較地形圖約大一倍。它是一幅軍事守備圖,圖中除繪有山脈、河流、道路、居民點外,還標註了九支駐軍的佈防、防區界線和指揮城堡等。駐軍圖反映了漢初長沙國駐防備戰的軍事情況,對研究西漢時代的作戰思想有重要的參考價值。此圖是我國、也是世界上目前發現的最早的軍事地圖。

  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的地圖,反映了我國古代相當高的地圖測繪水平,是研究我國古代歷史地理,尤其是研究西漢歷史地理的珍貴資料。它們的發現,不但是我國地圖學史上的一件大事,也為世界地圖學史增添了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