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早的考古發現

  山西陶寺遺址發現中國現存最早宮城!關於你又知道多少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之中國最早的宮城的挖掘

  記者9日從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獲悉,經過5年發掘、論證,考古專家在襄汾陶寺遺址發現中國最早的宮城,為研究中國古代重要都城制度提供了重要的實物參考。

  2013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與山西省考古所聯合對“陶寺遺址疑似宮城城牆”進行持續發掘。2016年6月,考古專家發現並鎖定了東南門址和東南拐角處的側門。2017年,陶寺遺址考古專案繼續擴大發掘,考古專家陸續摸清了陶寺宮城城牆堆積、結構、年代、發展演變等問題。

  考古工作者在對宮城城牆基槽夯土進行環刀取樣測密度

  之建築結構

  陶寺宮城位於陶寺遺址東北部,呈長方形,東西長約470米,南北寬約270米,面積近13萬平方米,由北牆、東牆、南牆、西牆組成,城垣地上部分已不存在,僅剩餘地下基礎部分。南牆西段及西南拐角已被破壞。

  據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隊領隊高江濤介紹,2017年,考古工作者開始發掘宮城東南拐角,研究發現,陶寺宮城遺址基本完整,自成體系,結構嚴謹,具有突出的防禦性質,是中國目前發現的最早的宮城。

  宮城東南門址示意圖

  高江濤介紹稱,宮城實際上就是古代階級劃分的重要標誌,起著皇室與普通百姓生活區域分隔的作用。陶寺宮城的發現,使得陶寺“城郭之制”完備,陶寺很可能是中國古代重要都城制度的最初形態。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早在2015年就對外宣佈稱,陶寺遺址是最早的“中國”,通過近40年的考古發掘,初步揭示出陶寺遺址是中國史前功能區劃最完備的都城,由王宮,外郭城、下層貴族居住區,倉儲區,王族墓地***王陵***,觀象祭祀臺、工官管理的手工業作坊區、庶民居住區構成,興建與使用時代距今4300-4000年。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所長王巍曾表示,一系列的考古證據連結串列明,陶寺遺址在年代、地理位置、陶寺遺址的內涵、規模和等級以及它所反映的文明程度等方面,都與堯都相當契合。在學術界,越來越多的學者認為,陶寺遺址很有可能就是堯的都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