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朱元思書比較閱讀題

  對比閱讀是高考語文必考的題型之一。下面是小編帶來的關於的內容,歡迎閱讀!

  原文

  【甲】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高峰入雲,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實是欲界之仙都,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

  《答謝中書書》

  【乙】風煙俱淨,天山共色。從流飄蕩,任意東西。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裡,奇山異水,天下獨絕。

  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

  《與朱元思書》

  譯文

  【甲】山川景色的美麗,自古以來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讚歎的啊。巍峨的山峰聳入雲端,明淨的溪流清澈見底。兩岸的石壁色彩斑斕,交相輝映。青蔥的林木,翠綠的竹叢,四季長存。清晨的薄霧將要消散的時候,傳來猿、鳥此起彼伏的鳴叫聲;夕陽快要落山的時候,潛游在水中的魚兒爭相跳出水面。這裡實在是人間的仙境啊。自從南朝的謝靈運以來,就再也沒有人能夠欣賞這種奇麗景色了。

  【乙】

  風停了,煙霧都消散盡淨,天空和遠山呈現出相同的顏色。***我乘著船***隨水流漂浮移動,隨心所欲,任船所致觀賞景物。從富陽到桐廬大約***相距***一百里左右,奇異的山水,是天下絕無僅有的。

  江水都呈青綠色,深深的水流清澈的千丈也能見底。游魚和細石可以看得清清楚楚,一直看下去,毫無障礙。湍急的水流比箭還快,洶湧的波浪猛似奔馬。

  兩岸的高山,都長著耐寒常綠的樹,***高山***憑依山勢,爭著向上,彷彿競相向高處和遠處伸展;***它們***爭相比高遠,筆直地向上指向***天空***,形成了成千成百的山峰。泉水衝激著石頭,發出泠泠的響聲;美麗的鳥兒相向鳴叫,鳴聲諧而動聽。***樹上的***蟬兒長久不斷地鳴唱,***山中的***猿猴也時刻不住地啼叫。像老鷹飛到天上那樣追逐名利的人,看到***這些雄奇的***山峰,追逐名利的心就平靜下來;那些辦理政務的人,看到***這些幽美的***山谷,***就會***流連忘返。橫斜的樹枝在上面遮蔽著,即使在白天,也像黃昏時那樣昏暗,稀疏的枝條交相掩映,有時可以見到陽光。

  題目

  10、下面句子的朗讀停頓劃分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

  A. 實是/欲界之仙都 B. 蟬/則千轉不窮

  C. 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裡 D. 水/皆縹碧

  1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理解錯誤的一項是***2分***

  A. 曉霧將歇,猿鳥亂鳴***消散***

  B.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奔跑***

  C. 未復有能與其奇者***參與,這裡指欣賞***

  D. 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通“返”***

  12、甲文中統領全文的句子是“”;乙文中總領下文寫景的句子是“”。***2分***

  13、用現代漢語寫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1***夕日欲頹,沉鱗競躍

  ***2***從流飄蕩,任意東西

  14、甲乙兩文都是寫自然景物,表達了作者對的熱愛之情。但兩文的思想格調不盡一樣,甲文全篇充滿樂觀情趣,而乙文則暗含作者對塵世生活的厭棄之情,從文中“”即可看出。***3分***

  答案

  10、***2分***C

  11、***2分***B

  12、***2分***山川之美,古來共談 奇山異水,天下獨絕

  13、***4分******1***太陽快要落山了,潛游在水中的魚爭相跳出水面。***準確譯出“頹”、“沉鱗”,語句通順***

  ***2******我乘船***隨著江流飄蕩,任意往東或往西。***準確譯出“從”、“東西”,語句通順***

  14、***3分***山水自然;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