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難忘的植樹節作文

  我回家,在網上經過調查,我發現植樹可以吸進二氧化碳,放出氧氣,於是,我決心要改變家裡的環境。小編在此整理了,供大家參閱,希望大家在閱讀過程中有所收穫!

  篇1

  3月12日是植樹節,老師帶我們來到義務植樹公園植樹,這可是我第一次植樹。

  到達了目的地之後,發現同學們都帶上了鐵鍬、鏟子、水壺早早得來到了公園,等待著植樹的開始。老師給每兩個同學發了一棵樹苗後,大家便都熱火朝天地幹起來。

  我也不甘示弱,專心致志地挖起來了坑,可是我們這些二十一世紀的“小皇帝”“小公主”們哪會植樹呢?這不我挖著居然挖到了兩條蚯吲,嚇得我差點沒叫出來,後來還是同學幫我用土把它們埋起來,終於,我挖好了一個圓柱形的坑,剛要將小樹苗放進去,老師走過來告訴我,在放小樹苗之前,一定要把樹苗的塑料袋和繩子解開,不然小樹苗會因為有塑料袋包著,繩子捆著而吸收不到營養而枯死的。我這才恍然大悟,解開了塑料袋和繩子,將小樹苗輕輕地放到了坑裡,又小心翼翼地用土將坑填平,剛準備從河裡打水來澆小樹苗。老師走了過來告訴我,將樹放入土中填平後,不可以馬上就澆水,先要用土在小樹苗周圍建起一個“城堡”這樣水份地不白流失。還有第一次給樹澆水要澆兩桶,這樣才不會枯死。我按照照老師說的先用石頭泥土在小樹周圍建起一個“城堡”,接著又從河裡打了兩桶水均勻地倒在了城堡的“圍牆”裡。

  最後,我在小樹上掛上了自己的小木牌,希望小樹可以陪伴我一起成長。樹種好了,我在遠處看著自己親手種下的小樹露出滿足的笑容。我種下的不只是小樹,還是綠色、是希望。我希望大家每一個人都可以種上一棵小樹,這樣我們的地球便成了綠色的世界。

  篇2

  陽春三月,麗日晴空,暖風拂面,春姑娘迎著輕盈的腳步悄悄地來到了人間。大地上萬物復甦,小草鑽出了可愛的小腦袋,為人間增添了勃勃生機。在班主任吳老師的帶領下我們班的同學來到飛鳳山的一個小山坡上植樹。

  我們抬著樹苗,扛著鐵鍬,拎著水桶,興高采烈的來到了目的地――飛鳳山的小山坡。老師教我們怎樣植樹,把我們分成十幾個小組,我和趙均鍵一組。一會兒,大家就分別找了個位置開始植樹了。有的挖坑,有的澆水,有的培土,還有的栽苗……我們有說有笑,雖然汗流浹背,但這卻是給祖國增添美好景象呀!

  趙均鍵自告奮勇:“我是男子漢,重活我來”說話間他已經操起鐵鏟。左手握著前端,又手握緊後端,後腳蹬地,身體前傾,把鐵鍬插進土裡,使出吃奶的力氣使勁一撬,終於挖出了一塊土。我看著他在挖土,也不甘落後。拎起水桶來到了清澈見底的小溪邊,蹲下身子,打了一桶水向他走去,因為我平時缺少勞動,一桶水都提不動。桶裡的水濺到了我的褲角上,但我沒有洩氣,沒有在意,繼續向他走去,走到他身邊時,他已挖好坑,我便放下水桶,把小樹苗抬起插進土裡,扶直,他用鐵鏟培好土,踩實。最後我提起水桶,向樹苗的縫隙裡澆灌,一邊澆一邊想:小樹苗呀小樹苗,你要快快長大,為大地增添生機,為祖國增色彩吧!

  春風輕輕吹拂著,好像是把小樹吹開了口:“謝謝,你為社會添了一份美,你為大地添了一份綠!”我倆聽著,站了許久許久……

  篇3

  在3月12日,是中國的植樹節。

  3月12日是我國自己的植樹節日,同時這一天也是孫中山逝世紀念日。孫中山先生生前十分重視林業建設,在他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時,就設立了農林部,下設山林司,主管全國林業行政事務。1914年11月頒佈了我國近代史上第一部《森林法》,1915年7月,政府又規定將每年的"清明節"定為植樹節。

  那天我們拿好種樹的工具,幾個人一起,找到一個地方,挖了一個洞,然後把樹苗放進去,澆了一點水。然後,做了一個小牌子,上面先寫了我和幾個小夥伴的名字,還寫了:森林最值得讚頌就是它的自我表達,不論是工具的把手,還是枯木椿,或是每一根活生生的枝杆,都紀錄風的吹襲,它總是敘述自己的故事,這就是為何木材對人有一種吸引力,不僅是質料本身,而是一種同源共存與瞭解的精神。這條寄語。

  在這個植樹節裡我很開心,並且我還種下了屬於我們幾個夥伴的小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