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先進科技工作者事蹟材料

  作為一名大學先進科技工作者,要豐富自己的閱歷,開闊自己的視野,掌握足夠的基礎知識,並且將理論知識聯絡於實際,才能更好的創新。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範文,歡迎閱讀!

  篇一

  ***同志,2003年畢業於****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系。畢業後進入***公司工作,現任***專案部總工程師。自參加工作以來,***一直潛心於施工技術、安全、質量方面的管理工作,其工作認真、誠實肯幹、勤於動腦、善於總結、愛好學習的工作作風,深得身邊同事們的好評和認可。在技術方面,***既注重理論學習,又勇於實踐應用,始終本著技術為生產服務的理念。堅持通過技術改進,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成本和勞動強度,保證施工安全和工程質量,為企業創造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一、認真鑽研技術,積極進行技術改進

  1.1****線路工程位於戈壁荒漠,臨時用電負荷不足、焊工短缺,導致鋼筋加工無法滿足現場需求,***同志果斷提出採用剝肋滾壓直螺紋機械連線技術代替電弧焊。該技術線上路工程尚未大量應用,***從滾絲機裝置選型採購、連線套筒採購、裝置除錯、人員培訓、工藝試驗、半成品及成品檢驗,***同志全程指導,首次應用工人的操作經驗缺乏,對質量控制關鍵點不熟悉,***同志親自上陣進行示範,並編寫了相關的質量控制手冊,對工人進行了相關培訓,使產品質量得到了保證。與電弧焊相比,機械連線具有連線強度高、裝置簡單、操作簡易、效率高、綜合成本低等特點,該技術的成功應用,有效的解決了鋼筋加工難題,並且保證了施工效率,降低了施工成本,為專案部創造了經濟效益。

  1.2組塔階段,業主要求調整工期,加上甲供材滯後,有效工期短。根據現場地形,在對本標段166基鐵塔塔高、段重、平口高度等進行數理統計的基礎上,設計了採用25t吊車負責底段至平口吊裝、70t吊車負責曲臂以上部分吊裝、130t吊車進行較高塔頂部吊裝的機械流水式施工方案。通過合理安排吊車進場順序,控制吊車數量,充分發揮吊車效率,既保證了施工進度,又降低了施工成本。

  1.3本工程土質大多數為岩石或堅土,地錨坑開挖需要爆破或採用挖掘機完成,施工成本高、耗時長,***採用鋼筋餘料,加工了框式摩擦地錨,經過兩次試驗一次改進,終於獲得了成功,解決了地錨開挖難題。摩擦式地錨可重複利用,運輸方便,受到了施工操作人員的歡迎,同時,為戈壁荒漠地區摩擦式地錨的應用積累了一定的經驗。

  1.4本工程導線部分採用新型擴徑導線,為保證施工質量,***廣泛查閱相關資料,汲取經驗,向設計單位、擴徑導線生產廠家、金具供貨廠家虛心請教,全面掌握相關技術資料,對擴徑導線滑車包絡角要求、卡線器卡口長度要求、耐張線夾及接續線夾壓接、展放張力等,均編制了保證措施,為擴徑導線施工做好了充分的技術準備。同時,按照工期計劃,擴徑導線將在冬季進行施工,為保證施工安全,加快施工效率,***同志提前進行架線線長計算,通過確定線長,及時與導線廠家溝通改變導線盤長,減少了導線接續壓接次數。既減少了接續管採購量,又減少了壓接環節,創造了一定的經濟效益。

  二、勇於創新,探索技術、資料管理新思路

  2.1數碼照片管理一直是線路工程施工檔案管理的一大難題,數碼照片的數量和質量,往往達不到相關規定的要求。***憑藉多年施工經驗,以及在國網交流公司掛職多次作為專家參加流動紅旗、工程創優檢查的經驗,廣泛收集具有代表性的合格數碼照片,製作了數碼照片採集樣板口袋書,通過圖片示範和文字說明,生動直觀的闡述數碼照片採集的要點。在施工前,組織施工隊長進行了數碼照片採集要點培訓、發放口袋書、進行數碼相機使用及引數設臵教學。施工過程中安排專人定期進行收集整理,發現問題及時糾偏。通過提前策劃、過程控制和不斷總結提高,使得本工程數碼照片採集水平得到了質的提高,採集數量和質量均滿足要求,得到了業主的好評。

  2.2基礎隱蔽工程簽證記錄表格及填寫的改進。

  基礎隱蔽工程簽證記錄,數量多,填寫內容複雜,返工率高。***通過與業主、監理溝通,改進表格形式,提出所有設計值均用電腦列印的做法,既不違反相關規定,符合現場實際,又減輕了記錄填寫人員的工作量,確保記錄版面美觀,符合歸檔要求,獲得了質監站及新疆電力公司檔案館人員的認可。

  三、熱心友善,對於自己掌握的技術,從不吝嗇傳授

  3.1***同志熱心友善、樂於助人,對新入廠技術人員,十分熱心輔導,定期找技術人員談話,指點學習內容和方向。自己收集的教材、學習資料,也毫不吝嗇分享。定期組織技術人員進行技術研討、規範規程學習,使技術人員加快成長。

  3.2線路工程工序多,導致施工記錄種類繁雜。即便是利用電腦輔助,手動錄入,也是一件相當耗時費力的事。***同志採用Word與Excel電子表格通過郵件合併功能,使兩者有機結合,資料與表格分開存放,既提高效率,又便於糾錯。***每到新工程,都會耐心的將此方法傳授給技術員。目前,在年輕的技術員當中已得到一定範圍的推廣。同時,***同志對自己工作之餘編制的自動計算、自動繪製軟體也毫無保留,如抱杆受力自動計算表格、地錨抗拔力驗算公式表格、導線弧垂曲線繪製程式、連續上下山檔爬山值計算表格、數碼照片自動統計等。

  四、求知若渴,孜孜不倦

  線路工程工作任務繁重,但是***同志卻每日堅持學習。他始終認為,創新的靈感不是偶然,而是平日量的積累到質的變化。只有豐富自己的閱歷,開闊自己的視野,掌握足夠的基礎知識,並且將理論知識聯絡於實際,才能更好的創新。***同志充分利用網際網路資源進行學習。網路對於他來說,主要是獲取知識的工具。通過網路下載技術書籍、論文,博覽群書,汲取別人經驗的有益成分,為我所用。

  篇二

  畢業於安徽師範大學物理系電子技術專業,擁有物理教育和應用物理的專業知識特長為我從事青少年科技輔導工作奠定了一定的知識、能力基礎,但在科技輔導工作實踐中深深認識到自己的動手能力不足,1995-1996年我毅然停薪留職應聘到浙江001電子集團技術研究所,從事電子產品的開發和生產技術革新工作。兩年的產品研發工作培養了我較為敏銳的科技創新意識和較為成熟的創新專案市場價值觀。

  1997年回到學校教育工作崗位後,不畏農村中學裝置、器材條件差、交通不便、資訊閉塞等不利因素,結合物理教學,採用“瓶瓶罐罐皆器材,拼拼湊湊做實驗”的方式,努力培養學生的科技創新意識和動手實踐能力。 2001年在小路口中學任教,輔導學生xx的《潛水泵無水斷電自鎖裝置》作品參加安徽省第一屆青少年發明創新大賽。大賽中我悉心指導學生克服心理障礙,大膽展現,主動交流,一路高歌,進入20強、10強,最後殺入總決賽。在總決賽中以總分第一的成績一舉奪得青年組一等獎。***該次大賽只設兩個一等獎,青年組、少兒組各一個,總分不分組***,作品的創新性、實用性及選手的現場表現贏得了專家評委和觀眾的一致好評。***決賽實況在安徽電視臺的金點子欄目現場錄製並播出***本人同時被評為安徽省首屆青少年發明創新大賽優秀輔導員。

  2002年輔導學生參加“海爾杯”全國少年兒童創新大賽,歷經兩個多月的“海選”,獲“海爾”科技希望獎***三等獎***並獲獎金1000元。***央視一臺報道本次大賽參賽作品八萬餘件,三等獎共200人***

  2003—2008年本人先後數次被評為祁門縣優秀科技輔導員。

  2008年本人調到祁門二中任教,在做好教學工作的同時,積極開展科技創新教育,組織學生參加科技創新活動並取得了少許成績:

  2008年在校領導的大力支援下,投入3000多元資金,由我牽頭建立了學校首個科技活動室,開展科技創新教育實踐活動,並探索、總結有效的方式、方法。經過兩年的努力,我校的科技創新教育活動得以常態化、規範化開展,我校的科技創新教育日漸成為學校的特色教育之一。

  2010年帶隊參加黃山市第一屆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本人所輔導的四個學生作品均獲獎。xx的作品《太陽能防雨淋自動晾衣架》、xx的作品《水塔抽水自控裝置》獲一等獎;xx的作品《方便、實用的改進型教學圓規》、xx的作品《多功能水平儀》獲二等獎。

  2011年帶隊參加黃山市第二屆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本人所輔導的學生作品中,xx同學的作品《無能耗過載自動報警插座》、xxx同學的作品《簡易鐳射水平儀》獲一等獎xx同學的作品《碰不倒的吸盤式茶杯》、x同學的作品《音樂報警節能冰箱》、xx同學的作品《磁吸式電學教具》,xx同學的作品《方便實用的鞋套式垃圾袋》獲三等獎。

  2011年輔導學生參加安徽省第26屆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作品《太陽能防雨淋自動晾衣架》獲三等獎。

  2012年輔導學生參加安徽省第27屆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作品《簡易鐳射水平儀》獲三等獎。

  2011年12月,我參加了《安徽省青少年科技輔導員培訓》,通過培訓本人的科技輔導水平得到了進一步的提高。

  2012年我被評為黃山市優秀科技輔導員。„„

  10來年的科技輔導工作中,取得的一點點成績已然過去,上級部門和領導給予的肯定和榮譽卻太多太多,細細想來,心有不安,唯有“邁步從頭越”,不斷努力、進取,讓自己的科技輔導工作更上一個新臺階。

  篇三

  張苑,女,1970年6月出生,漢族,貴州興義人,中共黨員,本科學歷,中學一級教師。2010年11月份張苑參加國家社會勞動保障部組織的資格認證考試獲得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資格證,現任貴州省心理工作者協會理事,黔西南州辦事處主任,興義市教育系統心理諮詢中心心理諮詢師,她是負責全市心理健康教育和諮詢、疏導的專職工作者。

  多年來,張苑熱愛心理健康教育事業,恪盡職守,努力工作,無私奉獻,敢於創新,用汗航燈。用愛心呵護學生的心靈成長,用知識和智慧點亮學生的心路。該同志思想政治素質高,有良好職業道德,忠誠黨的教育事業,潛心從教,精心育人,勤奮敬業,科技教育碩果累累:由她承擔的全國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國家重點課題“和諧德育研究與實驗”的子課題《高中學段,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內容、途徑、方法》的研究,由於研究工作成績突出,她榮獲全國和諧德育子課題“先進實驗教師”稱號,由她執筆編寫的性教育讀本《花季少男少女》、心理健康教育校本教材《與成功有約》分別榮獲全國和諧德育研究會優秀研究成果一、二等獎,她撰寫的《如何做好學校危機干預工作》論文和教學設計方案《興義三中學生抗挫力訓練營設計方案》分別榮獲省和諧德育子課題成果一等獎。她承擔的北京師範大學《生命教育》課題榮獲課題組二等獎,她執筆撰寫的《為學困生點亮心燈》論文榮獲北京師範大學《生命教育》課題優秀成果二等獎。

  千辛萬苦 開創局面

  幾年前,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基礎非常薄弱,擁有近1600名學生120名教師的興義市第三中學,學生中來自單親家庭的佔30%,來自農村貧困家庭的60%,“學困生”佔70% ,學校每年學生輟學流失率比較高。當時身為心理輔導老師的張苑看在眼裡、急在心上。她想學生“流失輟學”、“學習困難”,不外乎都跟學生的心理問題有關,一旦學生的心理疏通了,學生流失的問題就可以得到解決。她嘗試通過心理健康課幫助學生重樹信心,培育他們良好的性格品質,開發智力潛能,增強心理適應能力,激發內在動力,維護心理健康,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這樣不僅對學生的健康成長有好處,同時對學校的發展也有好處。而當時學校只有一個心理諮詢室,人員缺乏,設施簡陋,遠遠不能滿足學生成長的需要,不能眼看著學生這樣自暴自棄,放任自流。她立即行動起來,精心籌謀,制定規劃,認真整理資料和講稿,不辭辛苦、上下奔走,抓住一切機會宣講心理健康教育知識、現狀、意義及重要性。她找到學校領導,爭取學校領導的大力支援;她每個辦公室、每個教研組去奔波,獲得了重要支援,沒有課上,她給老師們要課來上,在一年的時間裡,她便摸索出一套學校心理健康課的教學方法,學校沒有心理健康課的教材,於是她自己利用給學生上課後的感受來編寫教材,2012年9月她執筆編寫的心理健康教育校本教材《與成功有約》開始在學校使用。

  課餘時間她利用心理諮詢室給學生提供了宣洩情感的渠道──“心靈熱線”。這個熱線不是靠電波連結,而是靠文字,在每節課下學生可以把自己心裡的困惑、苦惱用筆寫下來,並以匿名的方式傳上來。學生的心理困惑是很多的,這使她發現了許多學生心靈中隱性的障礙,及時加以疏導,避免了很多消極事件的發生。正是因為她致力於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學生心態調整,受到了學生的普遍尊重與愛戴,非常願意聽她的課,課堂教學輕鬆愉快。

  勇於創新 活躍校園

  如何把學校心理健康工作開展好,探索出一套較為成熟的工作思路,這始終是張苑不斷思考、探究和不斷實踐的工作重點。

  她緊緊抓住每年學校“5〃25校園心理健康節”和重大節假日、紀念日的契機,相繼開展“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月”等多種活動。這些活動主題鮮明、內容豐富,涵蓋心理科普知識、生活適應、自我分析、人際交往、家庭關係、情感、情商等多個方面, 活動形式靈活多樣、富有特色,經常採用心理測試、心理諮詢、心理講座、心理影片、團體心理輔導、手抄報大賽、心理教育專題板報展、書畫大賽、心理情景劇演出、心理普查調研各種形式。這些主題教育活動規模大,內容多,範圍廣,貼近學生生活,吸引學生關注,激發學生興趣。

  張苑一直倡導新生教育從“心”開始。她認為保證新生心理健康是培養合格人才的重要基礎。新生入學前她就下手查資料、定方案、寫講稿;新生入學伊始,她就組織開展以“適應新環境,展現新活力”為主題的一系列活動,掀起了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高潮。

  為了豐富校園文化生活,提高學生適應社會和人際交往的能力,增強學生抵抗挫折的能力,她還設計了《興義三中學生抗挫力訓練營設計方案》,利用下午的課餘時間給學生開展訓練營活動,通過體驗式、情感訓練等模式,多方位地讓學生體驗及啟迪,讓學生在遊戲中由內及外,在特定的情景下重新認識自我,重樹學習興趣和動力,重塑全新的自我。訓練營的開辦得到學生的積極參與,收穫了良好的效果。

  走出校園 推廣心理健康工作

  由於她在學校開展心理健康工作有聲有色,興義市教育局為在全市各中小學校推廣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於2013年3月11日至17日,由她帶領其他三位同事與省心理工作者協會聯合舉辦了為期一週的全市58名教師參加的心理輔導教師培訓,培訓工作結束後,全市各中小學條件成熟的紛紛建起了心理諮詢室,興義市各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逐步得到推開。為進一步推進全市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2014年2月市教育局把她調到局裡,成立了“興義市教育系統心理諮詢中心,由她負責組織開展全市各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到市教育局後,她首先組織開展了為期一個月的“心理健康進校園活動”,在全市26個街道辦、鄉鎮普及和推廣心理健康教育,為進一步推進興義市各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奠定了紮實的基礎。

  市場競爭、人才競爭的加劇,生活節奏的加快,導致人們心理健康問題越來越突出,心理疾病已嚴重威脅人們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質量。張苑在做好學校心理健康工作的同時,利用給企業員工、公務員培訓的機會,大力的普及和推廣心理健康常識。 樹高百尺,離不開大地的滋養孕育;江流千里,離不開源頭的涓涓細流。張苑,一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在各級領導、同行的關懷和幫助下,在平凡的教育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績,但她的工作離黨和人民的要求、事業的要求還有很大差距。她決心一輩子立足教育,在平凡的崗位上,奉獻關愛,潤物無聲,永遠做一支閃光的紅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