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念母親讀後感範文高中

  《懷念母親》是一篇由季羨林老爺爺寫的文章,回顧他老人家,幾十年前的時光,在國外讀書的時候,想念母親的事。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希望大家喜歡!

  ***一***

  今天和孩子們一起學習《懷念母親》,這是季羨林老先生在留學歐洲期間的一篇文章。字裡行間充溢著季老對親生母親永久的悔恨,對祖國母親不變的愛意。

  其實,像這樣的文章,不需要老師繁瑣的講解,只需帶領學生在讀中感悟即可。在學生熟讀課文後,為了讓他們能更深刻的理解作者的情感,我還為他們補充了資料《賦得永久的悔》。我讓學生找出能體現作者懷念母親的句子。這個環節比較順利,可等到讓學生用自己的朗讀表達出來時,學生的都很不盡如人意。當時我很不理解,甚至有些生氣。認為這些孩子不理解作者對祖國的情感也就罷了,可對母親的懷念也不太令學生動情。當時很不理解這些孩子,我都不敢多給學生讀,我害怕眼淚會流出來。因為每當讀到類似思念的文章時,我就會想起父親,想起和父親在一起的點點滴滴。心就忍不住會很痛,那是一種肝膽俱裂的痛,那種痛難以言表。

  不止一次的讀這篇文章,每一次都要流淚。可我的學生們卻總是那麼木然,他們的讀中沒有強烈的情感。只是為讀課文而讀課文。回來後認真反思,換角度思考一下。我就沒那麼生氣了,因為現在的孩子生活在蜜糖中,他們生活在爸爸媽媽的身邊,享受著親人的疼愛和呵護。他們沒有痛苦的經歷,不知道痛失親人是什麼滋味。難怪他們在讀到作者失去母親時,依然語氣那麼平淡。

  課文學完了,可我依然不能忘記季老的這句話:“世界上無論什麼名譽,什麼地位,什麼幸福,什麼尊榮,都比不上呆在母親身邊,即使她一字也不識,即使整天吃‘紅的’”。

  是呀,在如今生存壓力增大、工作節奏加快、物慾橫流的社會中,很多人都以工作忙等藉口,很少回家看望老人。有的人認為給老人很多的錢,給她買很多的東西,老人就會幸福,就會快樂。其實不然,老人沒有太多的奢望,他們只是希望你常回家看看。古人曾說過:記得我的中學老師也曾多次給我說過,有時間一定要多回家看看老人,等他們百年之後,你也就沒有什麼遺憾。不要讓“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的悲劇在自己的生活裡上演。平日裡不再找藉口,工作忙沒空回家,而是儘量抽時間回家看望母親,陪伴母親。

  ***二***

  昨晚我在預習新課文時,無意中讓我發現了一篇文章《懷念母親》,於是我把這篇文章讀完了,這篇文章令我思緒萬千!

  這篇文章中主要寫了:季羨林六歲離開母親,在他讀大學二年級的時候,他母親棄養,只活了四十多歲。母親去世,他食不下咽,寢不安席,痛哭了好幾天。從此,他失去了母親,一想到母親,他就會淚流不止,感到十分悽楚。他到德國之後,經常夢到自己的母親和祖國母親。在1935年11月寫的四篇感人的日記中,我讀出他不但愛自己的母親,還愛著祖國和遠在祖國的朋友。在那之後,他寫了一篇名叫《尋夢》的文章,表達了他熱愛兩個母親的情感。

  讀完了這篇文章,我覺得我要向季羨林伯伯學習。我經常因為一些小事情就和媽媽吵架,吵完了架,就不用心去學習,來氣媽媽。而季羨林伯伯從小就離開了媽媽,沒有媽媽的呵護,但是這並影響不到他的學習,反而還讓他更加熱愛學習更加思念母親,更加刻苦學習,就是因為他的熱愛學習,刻苦學習,讓他考上了博士學位,還去了德國留學。儘管他取得了如此大的成就,他仍然沒有忘記過他的兩位母親,仍然後悔沒有去孝敬母親!

  現在我已經是一位準備讀六年級的學生了,再也不可以像以前那樣,那麼孩子氣了,要力所能及的為媽媽做些家務,如:為媽媽洗洗碗,為媽媽打掃衛生,在媽媽下班時給媽媽倒杯茶。我已經長大了,不再是以前那個只會給媽媽新增麻煩,而不會孝順媽媽孩子了,我一定要從現在開始,做一個懂事的孩子,做一個會孝順媽媽的好孩子!

  讀完了這篇文章,我思緒萬千,我也覺得非常慚愧,慚愧到我的臉都紅了!看季羨林伯伯,再看我自己,我簡直就連季羨林伯伯的一根頭髮都不如。回想於以前的我:星期一在國旗底下唱國歌,我不是在改歌詞,就是在亂唱;有時又故意把紅領巾脫下來亂扔亂放,有時還用紅領巾來擦桌子。想起這些行為真的真的覺得很慚愧!

  既然我以前那麼不尊重我們的祖國媽媽,現在一定要改正這個缺點,就應該無時無刻的提醒我自己,應該尊重祖國媽媽,尊重祖國媽媽就要從身邊的小事做去,那怕是:把紅領巾戴好,把國歌唱好啊!那怕是從我身邊的小事做好啊!

  《懷念母親》這篇課文中,作者對母親的愛令我久久不能忘懷!

  ***三***

  這是一篇由季羨林老爺爺寫的文章,回顧他老人家,幾十年前的時光,在國外讀書的時候,想念母親的事。

  季羨林老爺爺在六歲時就離開生母,去城裡住。中間只回過故鄉兩次,都是奔喪,只在他母親身邊呆了幾天,仍然回到城裡。在他大學二年級的時候,他的母親棄養,只活了40多歲。季羨林老爺爺當時很痛苦。一個缺少母愛的孩子,是靈魂不全的人。他懷著不全的靈魂,抱終天之恨。一想到母親,就淚流不止,數十年如一日。

  後來他到德國留學,住在一座叫哥廷根的孤寂的小鎮上不知道是為什麼,母親頻來入夢。我的祖國母親,我這是第一次離開她。離開的時間只有短短几個月,不知道是為什麼,我這個母親也頻來入夢。

  季羨林老爺爺在他的日記上寫到:1935年11月16日。不久外面就黑起來了。我覺得這黃昏的時候最有意思。我不開燈,只沉默地站在窗前,看暗夜漸漸織上天空,織上對面的屋頂。一切都沉在朦朧的薄暗中。我的心往往在沉靜到不能再沉靜的氛圍裡,活動起來。這活動是輕微的,我簡直不知道有這樣的活動。我想到故鄉,故鄉里的老朋友,心裡有點酸酸的,有點淒涼。然而這淒涼卻並不同普通的淒涼一樣,是甜蜜的,濃濃的,有說不出的味道,濃濃地糊在心頭。

  11月18日。從好幾天以前,房東太太就向我說,她的兒子今天家來,從學校回家來,她高興得不得了。……但兒子只是不來,她的神色有點沮喪。她又說,晚上還有一趟車,說不定他會來的。我看了她的神氣,想到自己的在故鄉地下臥著的母親,我真想哭!我現在才知道,古今中外的母親都是一樣的!

  11月20日。我現在還真是想家,想故國,想故國裡的朋友。我有時簡直想得不能忍耐。

  11月28日。我仰在沙發上,聽風聲在窗外過路。風裡夾著雨。天色陰得如黑夜。心裡思潮起伏,又想起故國了。

  季羨林老爺爺還寫了一篇散文,名字叫《尋夢》。開頭是:

  夜裡夢到母親,我哭著醒來。醒來再想捉住這夢的時候,夢卻早不知道飛到什麼地方去了。

  最後一段是:

  天哪!連一個清清楚楚的夢都不給我嗎?我悵望灰天,在淚光裡,幻出母親的面影。

  季羨林老爺爺在國外不僅不忘記自己的母親,連自己的祖國母親,也從未忘記。特別是那句:一想到生我的母親和祖國母親,我就心潮騰湧,留在國外的念頭連個影都沒有。這句話實在是太經典了,極其形象的表現出季羨林老爺爺想母親的那種心情。

  對,我們的一生就是要兩個母親,生母和祖國母親,相比較一定不相上下。

  ***四***

  看完《懷念母親》這篇課文後,作者對兩位母親的思念深深地觸動了我的心。

  這篇課文是以回憶的形式向我們介紹了作者對兩位母親的敬意和愛慕,從而表達了作者對生母永久的愧疚和對祖國母親永恆的依戀、思念。令人最為費解也最為對兩位母親的懷念的是這一句:“我想到故鄉,故鄉的老朋友,心裡有點酸酸的,有點淒涼。然而這淒涼並不同普通的淒涼一樣,是甜蜜的,濃濃的,有說不出的味道,濃濃地糊在心頭。”在這一句中,作者的想要表達的情感是,作者在他國的時間很長,與親人的接觸少了,心中不僅有憂愁,還有無限的思念,這是作者變得十分淒涼,但是當作者想起在故國時的生活情景、好朋友時,心中又多了一份安慰,一絲甜蜜。在這一段中,作者通過比較的方式,將自己對祖國母親的懷念表達的淋漓盡致,從而體現出作者的思念。再看看這兩句:“看到她的神情,我想到自己長眠於故鄉地下的母親,真想哭,”和這一句:“天色陰的如黑夜。心裡思潮起伏,又想到故國了。”看看,看看,僅僅一個神情便能想到母親,僅僅一個陰如黑夜的暗天便可想到故國,從中可見作者對生母和祖國母親之間多麼深的思念和眷戀呀!還有最令人深刻的兩句話呢!:“我的祖國母親,我是第一次離開她。不知道為什麼我這個母親也頻來入夢,”和:“天哪!連一個清清楚楚的夢都不給我嗎?我悵望灰天,在淚光裡,幻出母親的面影。”從第一句的頻來入夢就讓我明白他對祖國母親多麼深的愛與思念,只有不停的思念一個人,才會做這樣一個夢,而且不是一次兩次,而是經常。則第二句的“天哪”一詞可以讓我感覺到作者的內心是多麼的絕望、痛苦和對他生母的愧疚。

  同學們,讀完這篇課文後,我們可以看到季羨林老先生的悔恨,也請讓我們把握親人在的每一分每一秒吧!

  ***五***

  我終生一生沒世有兩個母親,一個是生我養我的生身母親,而另一個卻是我巨集大的15億人都領有的故國母親。我從未失去過這任何一名母親,而季羨林爺爺卻得到了他的生身母親,還寫了一篇感想的作文:《懷念母親》。

  《懷念母親》主要講的是:作者季羨林讀大二時,年僅四十多歲的母親就過世了,這對作者來說是個不小的進攻。他很思念生身母親。過後去外國留學,他進一步覺得到了本身的孤寂與傷感,又一遍遍留念著本身的祖國母親,從未斷過。這類留念之情,始終隨同著作者在國外留學的十一年。

  過後,季爺爺到外國留學,第一次離開了祖國母親的懷抱,是以極為思念,是所謂日有所思夜有所夢,祖國母親與生身母親頻來入夢。季爺爺寫了一篇叫《尋夢》的散文以來告白他對兩位的懷念與酷好。我是家中的小珍寶,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日子,家人每天圍著咱們轉圈,享盡了全家人的寵愛,而我呢,不單不知恩圖報,還滿口訴苦這個不好,那個厭惡。我真應該好好反思一下,我應當珍愛此刻家人帶給咱們的愛,並要試著去回報,可能是為阿媽洗碗,為老爸捶背,考個好成績……不要等到老了的時候,像季爺爺那樣構成為了“子欲養而親不待”的可惜,所以,請朋友們,和我一塊兒好好珍惜陪伴在家人身邊的每一分,每一秒,幫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讓他們為咱們而自豪,因我們而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