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上路的雨天駕駛技巧

  雨天駕駛的危險主要有三點,一是雨水和泥濘使車輪打滑,二是排氣管進水熄火,三是雨水使制動系統失靈。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歡!

  

  ① 雨中制動要提前

  泥水路面的制動距離最大的能達到正常路面的3倍!雨天剎車不靈了,慢點悠,提早剎車。

  ② 不要降低胎壓

  有人每逢雨季,就將胎壓降低一些,希望增加輪胎和地面的接觸面積防滑。這樣做恰恰適得其反! 增加接觸面積就降低輪胎單位面積對地面的壓力,使排開輪胎與地面之間水膜的力量減弱,使輪胎更容易打滑。因此,降低胎壓不能防滑,增加胎壓反而防滑。

  ③ 地面未溼透時更容易打滑

  胎紋可以有效排開水膜,但是不能有效排開泥膜。剛下雨時,路面的塵土還沒有被雨水沖走,這些塵土吸收了雨水後,變成膠體狀的泥膜,使輪胎更容易打滑。所以在剛下雨、路面未溼透時也要當心。

  ④ 視線不清要停車

  在大雨中開車視線不清是最大的隱患!在暴雨中即使雨刷高速擺動,也無法撥開玻璃上的雨水,使你無法看清前方。這時,你最好趕緊靠路邊停車等待,同時開啟雙閃燈。

  ⑤ 打雷不下車

  即使閃電擊中汽車,電流會經車身表面傳到地面,車內反而安全。不過車窗一定要全部關緊,收音機的天線一定要收起來。

  ⑥ 過積水路段

  路過積水路段時,觀察其他車輛行駛的情況,確保避開深坑、闇阱等障礙物。當積水淹沒排氣管時,還要防排氣管進水。為此,必須在入水前掛上低速擋,穩住大油門勻速直線開過去。為防止排氣管進水,入水後不能收油;為防止驅動輪失去牽引力,中途不得換檔;為減少行進中的阻力,要保持勻速直線行駛。如果因收油排氣管進水憋滅火,甚至氣缸進水,決不可再打火了,只能靠救援。汽車經過積水路段或在暴雨中行駛後,制動摩擦片進水能使制動失效。可採用低速行駛中同時踩油門和腳剎的辦法,讓剎車片發熱排掉水分。

  ⑦ 自動檔汽車涉水技巧

  自動檔汽車在水深超過排氣管時涉水的要點和手動擋車相同。具體操作是:掛2擋,右腳踩油門,固定較大的油量,直至出水前保持不變。一旦需要減速,用左腳踩腳剎減速。這樣操作,尾氣足不進水,可順利駛過積水路段。

  ⑧ 過泥濘地段

  路過泥濘地段一是防滑,二是防陷,所以必須按前車的車轍走。進入泥濘地段之前先換低速檔,中途不可換擋,要一口氣勻速直線開出去。中途換檔車就會瞬間失去動力而停車,想再起步就難啦。

  萬一陷入泥濘,千萬不要冒然踩油門,否則驅動車輪只會使車愈陷愈深。如果沒有其他墊車輪的東西,可將打滑輪胎的氣放到快要扁了,使輪胎髮軟變形,增加抓地的摩擦力。發動機啟動後掛2檔,半離合,加油,慢慢起步,大都能順利通過。

  僅有一側輪胎打滑,則輕拉手剎加大油門。因手剎的作用,空轉的車輪會停止轉動,而另一邊的車輪增加驅動力,這就有可能輕鬆地駛出泥濘地了。

  新手上路有哪些問題

  問題一:學車時太過依賴畫線和點圈

  自己開車上路後才會知道,在駕校學的都是很基礎的,只能拿到應付考試。在學車的過程中,很多學員都是按照教練找好的點和線,按部就班地練習。比如看到哪個點,怎麼打方向盤,打多少程度,每個教練都有自己的“獨門訣竅”,而這些竅門只是為了應對科目二和科目三的考試,並沒有讓學員達到慢慢提升和真正熟練掌握駕駛技能的要求。

  不少在學車的學員表示,教練很少會提到關於上路駕駛時突發狀況應急處理之類的知識。

  問題二:考證簡單

  目前的駕照考試內容已經多年沒有發生大的變化,尤其是科目二和科目三的考試。一名剛拿到駕照的學員表示反正就是那些專案,這麼多年了,只要按照教練說的做,基本上都能過。

  而有關部門也表示,駕校是按照上級交通部門的規定,只負責培訓,幫助學員考試過關,至於拿到駕駛證的學員具備什麼程度的駕駛技能,並不能給予完全的保證。

  問題三:考證後幾年不開車

  考證後沒開過車的陳女士表示,在駕校學車本來就是掌握基本的操作,實際駕駛還是要看自己的應變能力和實際路況。

  問題四:新手上路,主要靠摸索

  由於在駕校真正學到的不多,這也就意味著新手們只能通過平時的不斷練習來提高駕駛技術了。而在這個過程中就免不了要出現一些磕磕碰碰的事兒。

  問題五:開車不遵守交規

  很多新手在開車時會出現速度太慢、亂變道等情況,造成堵車,嚴重的甚至還能釀成事故。在學車時所教的那些交規知識,形同虛設。

  雖然新手開車不熟練是情有可原的,但出現違章違規的行為就不可取的。這不僅危害自己更是給他人帶來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