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滿節氣習俗是吃苦菜嗎

  我國傳統上很注重節氣,二十四節氣每個都有不少的習俗。小滿節氣也有搶水、祭三車、蠶神誕辰、食苦菜和臺灣地區的收香蕉等習俗。?本文是小編整理的資料,僅供參考。

  

  小滿節氣中氣溫明顯增高,雨量增多,下雨後,氣溫會急劇下降,所以要注意新增衣服,不要著涼受風而患感冒。小滿是溼性面板病的易發期,所以飲食調養宜以清爽清淡的素食為主,常吃具有清利溼熱作用的食物,如赤小豆、綠豆、冬瓜、黃瓜、黃花菜、水芹、黑木耳、胡蘿蔔、西紅柿等。另外,在小滿節氣,必吃的一道菜就是苦菜了,俗稱苦苦菜,不知道大家吃過沒有呢?

  春風吹,苦菜長,荒灘野地是糧倉。苦菜是中國人最早食用的野菜之一。《周書》:小滿之日苦菜秀。《詩經》:採苦採苦,首陽之下。據說當年王寶釧為了活命曾在寒窯吃了18年苦苦菜。舊社會農民每年春天青黃不接之時,要靠苦苦菜充飢。苦苦菜,帶苦嘗,雖逆口,勝空腸。當年紅軍長征途中,曾以苦苦菜充飢,渡過了一個個難關,江西蘇區有歌謠唱:苦苦菜,花兒黃,又當野菜又當糧,紅軍吃了上戰場,英勇殺敵打勝仗。苦苦菜被譽為“紅軍菜”、“長征菜”。

  苦苦菜遍佈全國,醫學上叫它敗醬草,寧夏人叫它“苦苦菜”,陝西人叫它“苦麻菜”,李時珍稱它為“天香草”。中國著名美食家聶鳳喬先生1958年在寧夏發現了開黃花的苦苦菜,名曰“甜苦菜”,其葉片大,莖稈脆,苦中帶甜。與常見的開藍色花朵的苦苦菜相比,有很多優點。

  《本草綱目》:***苦苦菜***久服,安心益氣,輕身、耐老。醫學上多用苦苦菜來治療熱症,古人還用它醒酒。寧夏人喜歡把苦菜燙熟,冷淘涼拌,調以鹽、醋、辣油或蒜泥,清涼辣香,吃饅頭、米飯,使人食慾大增。也有用黃米湯將苦苦菜醃成黃色,吃起來酸中帶甜,脆嫩爽口。有的人還將苦苦菜用開水燙熟,擠出苦汁,用以做湯、做餡、熱炒、煮麵,各具風味。

  苦苦菜,苦中帶澀,澀中帶甜,新鮮爽口,清涼嫩香,營養豐富,含有人體所需要的多種維生素、礦物質、膽鹼、糖類、核黃素和甘露醇等,具有清熱、涼血和解毒的功能。《本草綱目》:***苦苦菜***久服,安心益氣,輕身、耐老。醫學上多用苦苦菜來治療熱症,古人還用它醒酒。寧夏人喜歡把苦菜燙熟,冷淘涼拌,調以鹽、醋、辣油或蒜泥,清涼辣香,吃饅頭、米飯,使人食慾大增。也有用黃米湯將苦苦菜醃成黃色,吃起來酸中帶甜,脆嫩爽口。有的人還將苦苦菜用開水燙熟,擠出苦汁,用以做湯、做餡、熱炒、煮麵,各具風味。

  苦菜主要成分

  每100克苦菜嫩幼苗含蛋白質2.8克,脂肪0.6克,粗纖維5.4克,糖類4.6克,胡蘿蔔素540微克,維生素B10.09毫克,維生素B20.11毫克,維生素PP0.6毫克,維生素C19毫克,維生素E2.93毫克,鉀180毫克,鈣66毫克,鐵9.4毫克,鋅0.86毫克,磷41毫克,還含有17種氨基酸,其中精氨酸、組氨酸、穀氨酸含量最高,佔氨基酸總量的43%。此外,另含有蒲公英自醇、甘露醇、蠟醇、膽鹼、酒石酸等多種成分。苦菜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痢等功效,主治痢疾,黃疽,血淋,痔瘻等病症。

  苦菜的作用

  ***1***防治貧血,消暑保健

  苦菜中含有豐富的胡蘿蔔素、維生素C以及鉀鹽、鈣鹽等,對預防和治療貧血病,維持人體正常的生理活動,促進生長髮育和消暑保健有較好的作用。

  ***2***清熱解毒,殺菌消炎

  苦菜中含有蒲公英甾醇、膽鹼等成分,對金黃色葡萄球菌耐藥菌株、溶血性鏈球菌有較強的殺菌作用,對肺炎雙球菌、腦膜炎球菌、白喉桿菌、綠膿桿菌、痢疾桿菌等也有一定的殺傷作用,故對黃疸性肝炎、咽喉炎、細菌性痢疾、感冒發熱及慢性氣管炎、扁桃體炎等均有一定的療效。

  推薦吃法:開水燙後,涼拌、做湯、炒食或者拌麵蒸食均可,如涼拌苦菜、苦菜豬肝湯、清炒苦菜、蒸苦菜等。

  宜忌人群:一般人,肥胖、糖尿病、黃疸性肝炎、流感、大便乾結等症患者都可食用,脾胃虛寒者禁食。

  特別提醒:吃前一定要先用開水焯燙,這樣可以除去草酸,有利於鈣的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