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端午節的國旗下講話

  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關於端午節起源的傳說有很多,其中,紀念屈原的說法流傳得最廣。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僅供參考。

  【篇一】

  尊敬的各位老師,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今天由我來進行國旗下的講話

  端午節是古老的傳統節日,始於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有很多年曆史。

  據《史記》記載,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遭到貴族強烈反對,屈原去職,被趕出成都,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寫下了憂國憂民的《離騷》.《天問》.《九歌》等不朽詩篇等,獨具風貌,影響深遠。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捨棄自己的祖國,於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

  傳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湧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些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丟進江裡,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後紛紛效仿。後來因為怕飯糰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業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粽子。以後每年5月5日定位端午節。

  端午節,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酒.龍舟下水喜洋洋,這些,都是曾經在端午節上最熱鬧的活動。

  端午節是一種傳統,也是一種文化,也是我們的魂。屈原並沒有因為別國的強大而拋棄自己的故土,也未因自己人生的失意而投奔別國。他的忠是一種廣義的愛,一種大愛,一種永恆,不計報酬與代價。同學們祖國需要我們的愛,美麗的校園需要我們的愛,同學們需要我們的愛……

  端午節,我們要緬懷屈原,更要學習屈原的愛國精神,學習他的大愛,這些必須付諸行動。

  【篇二】

  老師們,同學們:

  早上好!今天我講話的題目是感懷屈原,過好端午。

  兩千多年前的今天,世界一片戰亂,人民流離失所,我們現在生活的地方,當時叫做楚國。有一個人,為了楚國的富強仗義直言,但是楚王寵信奸臣,不聽他的建議,將他革職流放。於是,秦國趁此機會進攻楚國,楚國千里疆域毀於一旦。看到國破家亡,百姓流離失所,這個人悲憤之下,抱著一塊巨石投汩羅江而去。當地百姓聽說他投江了,紛紛前來救助,他們順流而下,一直追到洞庭湖,也沒有找到他的屍體,湖面上大小船隻往來穿梭,百舸爭遊,蔚為壯觀。這一天就是農曆五月初五。後來,每到這一天,人們就吃粽子,在江河上賽龍舟,懷念這個人。這一天,我們現在叫做端午節。這個人的名字,不用我說,大家都知道,那就是屈原。

  兩千多年後的今天,我們該怎樣過好這個端午節呢?

  這一天,我們可以讓身體和心靈好好放鬆,畢竟這一天,也是我們今天的法定節日。

  這一天,我們應該讀一點關於屈原的故事,讀一讀他曾經寫的詩歌,用心感受一下幾千年前發生在我們腳下這片土地上的故事。這一天,我們要好好陪陪爸爸媽媽,努力為他們做點什麼。像屈原一樣。中國歷史上那些有一番成就的人,他們首先是好兒子、好女兒。我們得永遠對父母懷有一顆感恩之心。感謝他們將我們帶到這個美好的世界,感謝他們愛我們勝過愛他們自己,感謝他們把我們撫養長大,感謝他們為我們所做的一切。

  這一天,或者從這一天起,我們要學會關心身邊的每一個人。當自己有需要的時候,想想別人是不是也需要;當自己被欺負時,想想你是否也這樣欺負過別人??總之,不要總是以自我為中心,要多為別人著想,理解別人,寬容別人,讚美別人,幫助別人。因為,如果屈原只想著自己,他可以舒舒服服地過他的貴族生活,不用去管其他老百姓的生活。當然,他也不會這樣被千古傳頌。

  這一天,或者從這一天起,我們要學會熱愛我們的祖國。沒有一個強大的祖國,就沒有安寧的生活。如果時光倒退一百年,我們不會像現在這樣生活得自在幸福。那時,外國列強像強盜一樣瓜分中國,人民處在水深火熱之中。吃不飽飯,穿不暖衣,睡不安覺。是中國共產黨帶領中華民族獨立起來、強大起來。今天,世界仍不安寧,美國要圍堵中國,日本要和中國爭奪釣魚島,菲律賓扣押了11名合法捕漁的中國漁民,越南撞擊建在我們自己領海的鑽井平臺。我們不能“一心只讀聖賢書,兩耳不聞窗外事”。要像古人說的那樣,“天下興旺,匹夫有責”,“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這一天,或者從這一天開始,我們要做的還很多很多,但歸根到底,我們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努力做一個有用的人,一個高尚的人,一個大寫的人,一個優秀的中國人。

  謝謝,祝大家端午節快樂!

  【篇三】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我今天國旗下演講的題目是:話端午

  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關於端午節起源的傳說有很多,其中,紀念屈原的說法流傳得最廣。歷史上的這天人們會通過賽龍舟、包粽子等形式來紀念一顆不朽的靈魂——屈原。

  屈原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愛國詩人,出生在兩千多年前戰國時期的楚國。他為人正直,學識淵博,很有才幹,在楚國擔任要職。因為他堅決主張抗擊秦國侵略,而受到打擊、排斥,被楚王趕出了朝廷。屈原悲憤至極,在流放途中寫下了許多充滿愛國主義精神的詩篇,如:《離騷》、《天問》、《九歌》等影響深遠的詩篇。後來,秦國軍隊攻佔了楚國的都城。楚國失地千里,屍橫遍野。屈原心如刀絞,他不願意看到國破家亡的慘景,就在農曆五月五日這一天,在寫下了絕筆《懷沙》之後,抱石投江而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

  百姓們愛戴屈原,當聽到他自殺的訊息後,紛紛划船打撈屈原的遺體,但沒能找到。他們怕江中的魚蝦會咬食屈原的遺體,又紛紛把江米裝迸竹筒,扔到水裡,想用江米餵食魚蝦來保護屈原的遺體。從此,每年的五月初五,人們都會自發地來到江邊,悼念屈原,還要划著船衝進洶湧的波濤,象徵人們爭相打撈屈原遺體,以此來寄託對屈原的哀思。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端午節賽龍舟的習俗。

  屈原離世已有兩千多年了,今天我們來紀念他,主要是學習他愛祖國愛人民、堅持真理、寧死不屈的精神和他“可與日月爭輝”的人格。屈原的精神是不朽的。不管時光如何變遷,他會永遠生活在歲月的長河裡,永遠銘記在人們的心中!讓我們懷著對偉大愛國之士的敬愛之心和珍愛之情來看待中華的每一個傳統佳節吧!每一個傳統節日都有著豐厚的文化內涵,留存著華夏民族獨特的文化記憶。

  最後用一句屈原的話送給所有的同學“玉可碎而不改其白,竹可黃而不毀其節。”,希望我們珍惜今天的生活,彼此勉勵,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做一個奮發圖強,能為祖國建設貢獻心智的人。


  看過的人還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