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學生自我評價範文精選

  個人評價是大學生為了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和做好今後工作所撰寫的一種文字材料。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範文,歡迎閱讀!

  篇一

  當結束了緊張的大一第一學期的生活,我將要邁入2013年。通過大一一學期的生活,我慢慢褪去了剛進大學的新奇,轉而為之的是想要更好的經營下班學期的生活。首先,我先對自己的第一學期做一個小結。從中會改正不足的方面,繼承更好的方面,為我接下來活的更加無怨無悔。

  我在開學的時候,對一切都非常積極,不過只有3分鐘熱度,一些協會報名以後都沒有認真準備,導致被刷,白白流失了鍛鍊能力的機會。不過在社團報名的時候,我十分積極,我加入兩個社團的幹事,並且都認真努力地工作,得到了會長的認可。我還加入了武術俱樂部,認真學習太極拳法,修身養性,提高自我意識。

  在來到大學以前,我陷入了大學裡不用學習的誤區,一開始不努力學習。不過在經歷了期中考的失敗以後,我重整旗鼓,漸漸熟悉了讀大學這種自學的學習方式。不再有老師的催促和監督,學習什麼,學習多少全憑藉自己。我相信,努力學習的我一定可以讓自己的學習生活走向更加好的地方。

  我有一群非常好的室友,大家都很善良,很認真,自開學以來我們幾乎一直都保持著非常良好的關係,互相關心,相互照顧,相互學習。大學是一個小型社會,我們不僅要互相協調,也需要更好的培養自己各方面能力,希望接下來能夠接觸到更多的良師益友。

  從小我的父母就教導我要熱愛黨和國家,進大學後我也不曾遺忘這教導。大學一開學,我就遞交了入黨申請書,希望能夠更加在思想上,在行為上更接近黨,達到黨的要求。通過大學一學期的學習以及領悟,我更加堅定了共產主義信念,並決心接受黨組織的考驗,以實際行動來展現這種信念。

  大一第一學期在摸索中前行,跌跌撞撞,總有傷口,總有艱辛。在大一下一個學期,我將更加成熟,更加努力。我希望在下學期做到積極參加各項班級,社團組織的活動,結識更加廣闊的人脈。培養自己的自學能力,使自己變的更加優秀。多多為班級體服務,爭取可以在思想上更靠近黨,爭做入黨積極分子。努力學習,讓自己做一個正真熱愛學習的人,並爭取拿到獎學金。

  有目標就有希望,我相信,下學期我可以做的更好。

  篇二

  轉瞬間,我度過了大一時光,感觸萬千。為了更能清楚地明白自己在大一的得失,故採用自我打分的形式從德、智、體、美、勞五方面***總分20分,每一方面4分***來做一個相對真實的自我評價。同時,也能更好的明確自己在今後的大學生活裡該做些什麼,該怎麼做。

  現今,我國普通高等學校的教育目的是向受教育者進行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勞動技術教育,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一代新人。

  一、 德育

  概念:廣義的德育指所有有目的、有計劃地對社會成員在政治、思想與道德等方面施加影響的活動,包括社會德育、社群德育、學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狹義的德育專指學校德育。學校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會或階級要求,有目的、有計劃、有系統地對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響,並通過受教育者積極的認識、體驗與踐行,以使其形成一定社會與階級所需的品德的教育活動,即教育者有目的地培養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動。

  自我打分:總分4分,自我給分3.5分。

  得分理由:剛進校,我就參加了我校的團校培訓,學習團知識。業餘時間,我學習黨知識,在校團委汪偉書記的指導下,我計劃每兩個月遞交一份思想彙報給年級辦黨組織,積極向黨組織靠攏。在軍訓中,充分鍛鍊自己的吃苦耐勞精神,磨練自己的意志,得到軍訓方的認可,獲得軍訓“優秀學員”的稱號。招新時,我志願加入了遵義醫學院青年志願者協會,擔任一中隊小隊長一職。每逢週末,我們都積極帶隊去社群、孤兒院、養老院等獻出自己的愛心,努力做到為人民服務。同時,在校與同學團結友愛,不拉幫結派,積極配合班級、年級、學校的各項工作。在由學校主辦的慶祝建黨九十週年文藝演出中我參與後勤保障工作。有空時,時常和家裡人通通電話,告訴我在學校的學習、生活情況,以免他們擔心。儘管這樣,我仍然不是最好的。不過,我會努力爭取做到更好。

  二、 智育

  概念:是指提高才智、發展智力的教育。是教育者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向學生傳授系統的文化科學知識和技能的教育活動。

  自我打分:總分4分,自我給分3分。

  得分理由:在開學初,我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擬了一份學習計劃。每逢週末,我都去校圖書館看書、自習,有時也和同學去市圖書館學習,大一借閱圖書共計三十餘冊。認真上好每一節課,從不曠課,有時間時還去聽知識講座。隨後,在解剖教研室楊方玖教授的帶領下,我參加了我校大學生創新性實驗專案,研究腦癱患兒小腿肌痙攣肉毒毒素治療的解剖定位這一課題,預計在2013年6月完成。可我的期末考試成績全年下來平均分只有七十多,在校只位於中上等水平,仍需更加努力。

  概念:是指以身體練習為基本手段,以增強人的體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豐富社會文化生活和促進精神為目的的一種有意識、有組織的社會活動。它是社會總文化的一部分,其發展受一定社會的政治和經濟的制約,併為一定社會的政治和經濟服務。

  自我打分:總分4分,自我給分3分。

  得分理由:新生軍訓中,獲得“優秀學員”稱號。我成為我們年級的跳遠運動員,參加學校的運動會。在全校組織的大學生廣播體操比賽中,我榮幸地成為我們年級隊的一名領操員。認真上好每一節體育課,在太極拳和太極劍的考試中都是80分以上。閒餘時間,就和同學一起去打羽毛球或籃球,晚上沒課時,就去打乒乓球,或去健身房鍛鍊身體。可是,我仍然屬於偏瘦狀態。

  四、美育

  概念:是指培養學生認識美、愛好美和創造美的能力的教育。也稱審美教育或美感教育。美育要通過各種藝術以及自然界和社會生活中美好的事物來進行。

  自我打分:總分4分,自我給分2.5分。

  得分理由:只要細心觀察,用顆美好的心去感受生活,會發現生活處處皆美。廁所裡的蛆表面看上去是極其骯髒的,可是蛆之精神卻是很美的。有時,我會去圖書館借閱關於培養美育方面的書籍看看,提升自己的審美情趣。然而,我的繪畫能力仍是平常水平。

  概念:是指培養學生的勞動觀點,形成勞動習慣,並使學生初步掌握一定勞動技術知識和技能的教育。

  自我打分:總分4分,自我給分3分。

  得分理由:無論在家還是在寢室,我會時刻打掃衛生,保持室內的乾淨、整潔。勞動是光榮的。週末,我們會組織同學去社群、福利院等地打掃衛生,洗衣服等,有時還去清洗大街。由於我家處農村的緣故,我掌握了許多勞動技術知識和技能,還把自己在學校學到的一些新型技術帶回家中,應用到實際。

  共計得分:15分

  懇請老師給予指正、幫助。

  篇三

  不知不覺大學的第一個學期已經過往了,現在我對這個學期的學習跟生活做一個自我評價。經過一個學期的學習,我發現在這的學習方式與高中時有相當大的差異,在高中時,天天基本上是離不開記詞背誦,還有繁多的作業。而在大專,有很多東西就不再像高中時那般強迫式的完成。大專的學習要靠的是自覺和方法,以前那種隨著老師走的套路早不管用了,所以學習上就更佈滿挑戰性了。上個學期在學習上固然並不是很樂觀,但在其它方面的知識,我到學了不少,比如,計算機方面的網頁製作fireworks,photoshop的圖片處理,還有一些關於電腦方法的常識,我覺得,學習太過於侷限於課本,那麼大專就不再是真正意義上的大專了。所以,對於上個學期總的學習情況我還是比較滿足的,但這並不是終極的滿足。

  一個人能在不影響原有的學習上,來學習自己喜歡的東西,那或許會更成功。所以在這個學期,我會往這個成功努力的。

  在這裡,除了學習,還有一樣非常重要的就是生活,從小學到高中,我與同學的交流基本都很少,可能是性格的原故吧!我這人不愛主動與別人交流,更不喜歡聊一些無關痛癢的東西。由於我覺得那很沒意義,所以,能與我談得來的同學一般與我相處都非常好。不過到了這兒,一切也就不一樣了,你要是離來了群體也就即是魚兒離開了水。所以我願意放下以前一些對人的成見,好好的融進群體當中,作裡面快樂的一員。

  但是現在這並不是最主要的,它只是終極的目的。古時候,古人非常注重修身養性,那是由於他們為進步個人的修養,以達到作人的某種境界。而今在這樣的一個經濟高速發展、處處又佈滿竟爭的社會裡,沒有一個良好的思想品德是很難在群體裡找到立足之地的。所以這裡不但要學習科學知識,而且,還要學習作人的一些道理。

  平常在做一些事的時候總缺一點自信和勇氣,可能與小時候的經歷有關。因此在很多方面我可以比別人做的更好的,但就由於自己缺少自信和勇氣,所以自己錯過了很多美好的東西,這使我感到做人很失敗,明明有些東西屬於自己的,可是就由於勇氣而終極只能把後悔留給自己。這令我很不幹願。

  在過後的日子裡,我儘量主動與周邊的同學進行交流,固然主動並不是我的天性,不過,我還是邁出了第一步。而今的我今非昔比了。不過,唯一欠佳的是,還沒有主動與別人交流。這可能更取決我的性格,我想這個會是我接下來的一個挑戰。

  學習之餘,固然我參加的組織很少,基本上可以說沒有,不過有些組織是否值得參加,這值得我懷疑。想培養一個 學生的能力或許參加一些組織可能會達到一定水平,不過不是參加的組織越多,能力也就越高,這本身並不成正比。在我看來,培養自己能力的最佳方法是由自己來組織。這樣才能達到鍛鍊自己的目的,這也是我學習當中的一個大計劃,不過這可能不會很快獲得實行。

  課本,那麼大專就不再是真正意義上的大專了。所以,對於上個學期總的學習情況我還是比較滿足的,但這並不是終極的滿足。

  一個人能在不影響原有的學習上,來學習自己喜歡的東西,那或許會更成功。所以在這個學期,我會往這個成功努力的。

  在這裡,除了學習,還有一樣非常重要的就是生活,從小學到高中,我與同學的交流基本都很少,可能是性格的原故吧!我這人不愛主動與別人交流,更不喜歡聊一些無關痛癢的東西。由於我覺得那很沒意義,所以,能與我談得來的同學一般與我相處都非常好。不過到了這兒,一切也就不一樣了,你要是離來了群體也就即是魚兒離開了水。所以我願意放下以前一些對人的成見,好好的融進群體當中,作裡面快樂的一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