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學者對網球有哪些認識

  網球,是一項隔著球網,用球拍擊打橡膠制空心球的運動,分為單打和雙打,適合社會各階層與年齡段人群,網球比賽的觀眾數目也十分多。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初學者對網球的認識介紹,希望能幫到你。

  初學者對網球的認識

  近幾年,隨著網球運動的普及以及電視轉播的增加,喜愛這項運動的人也越來越多。但在學習過程中,很多人沒有能夠堅持下來,當學習的熱情開始降溫時, 就中途夭折了,很可惜。這是一種非常普遍的現象,這可能是對網球學習上的認識不足造成的,所以大家在進行網球學習前需要考慮下面兩個問題及準備工作。

  思想準備:可能有些初學者不太瞭解網球技術的難易程度,覺得象羽毛球、乒乓球即使不學也能對打幾下,想當然網球也不應例外。只有學了以後才知道網球 並不象其它球類那麼好掌握。在場上可能連球都打不到,或是把球打的滿天飛。這對於想通過幾次學習就上場打球的人是一種心理上的打擊,甚至覺得網球太難學從而放棄。這種現象相當普遍,買球拍的人很多,但能學下來的人不多。確實網球技術屬於難掌握的球類技術之一,據說難易程度排在第二位,不下一定功夫很難全面 掌握。所以有人把學網球與學英語相提並論,就是報名的多,畢業的少。這就是對網球技術缺乏瞭解的結果。所以,在決定學習網球之前應該跟經常打網球的朋友聊聊,或者看一些這方面的書籍,瞭解一下難易程度,看看是否適合自己,不要花了很多錢最後一事無成。當然要作為一種遊戲玩玩就另當別論了。

  身體素質問題:也就是運動基礎,既然網球是一項競技運動,就必然有運動的特徵。跑、跳是必須是,所以具備良好的身體素質和運動的協調性是相當必要 的。如經常跑步、踢足球、打乒乓球、游泳等,這對於學習網球技術是有利的,進步會比經常不運動的人快很多。很多mm平時很少運動,一點力氣都沒有,拿起球 拍都覺得很重,這將影響學習的進展。最好在學習網球之前先鍛鍊一下身體,把身體鍛鍊的強壯一些,這樣學起來就不會感到困難,會比較輕鬆。打網球非常講究身 體的協調性,協調性差的人學網球會非常吃力,動作總是不能做到位,發力不準確,不能得心應手。身體素質差和協調性差會嚴重影響自己學習的情緒,甚至導致半途而廢。

  初學者對網球認識的誤區

  誤區一:力量與控制

  許多初學者擊球時喜歡用盡全力,尤其是男性。最終導致用力過度而無法控制球,很多擊球細節上的感受也被他們大力擊球時的痛快感掩蓋。這樣的球員穩定性一般不高並且提高的餘地小。這裡很多人是受了職業球員們大力擊球的影響,誤以為網球的正確打法就是那樣。

  用力過度的特徵:

  1、擊球落點控制差2、擊球力度單一***都是用力擊球***

  3、擊球時身體失去平衡

  對於初學者,正確的做法是用你能控制的力量去擊球,努力提高準確度和對球的控制,至於力量,是當你有了一定的控制能力後才需要去考慮的事。誤區二:學會標準動作就等於打好網球

  很多人認為學網球就是學擊球動作,動作對了網球就學會了。也有很多人認為,網球打不好就是因為動作不標準。假設一個人在第一次打球前已經將動作學得非常標準,當他站上球場,面對遠處飛來的球,他肯定能把球打回去嗎?

  當然不。比較可能的一種情況是他連球都沒碰到。因為我們遺忘了球場上一個隱藏著的重要元素:球感。球感與正確動作的結合才是打出好球的前提。甚至在初學階段,球感比動作更重要。使用一些有趣的球感練習來培養最初的球感是很重要的。

  曾聽說某些少年體校在培養年輕球員時要求他們在球場邊先學會標準動作,然後才給他們上場打球的機會。這個階段可能持續幾個月甚至一年。也有聽說80年代時的國有專業網球隊用尺來判斷球員的動作和姿勢是否正確。雖然這些做法會有一定的效果,甚至效果比我們想象的要好。但以現在的眼光看,這些做法是愚昧可笑的。誤區三:網球很難學

  網球與高爾夫被公認為現今世界上最難的運動。其實,更合理的說法是,最難入門的運動。

  當你第一次打網球而沒教練的指導,你是很難把球打起來的。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在興致勃勃地來到球場打完第一次後就再也不打網球的原因了。所以,在有教練指導的情況下開始你的網球生涯會對你很有幫助。只要教練的方法得當,網球一點不難學。誤區四:選擇過於專業的球拍型號

  有很多業餘球員選擇了不適合他們的專業球拍型號。有些人會選擇自己喜歡的球星使用的球拍型號,也有人認為使用專業球拍感覺很好,當然也有些人是對球拍一無所知。

  初學者使用休閒球拍一般會出現下列問題:

  1、專業球拍的小拍面使得初學者很容易把球打到框上甚至打不到球2、專業球拍的重量一般較重,會讓初學者擊球費力

  3、專業球拍需要球員用自身的力量擊球,球拍本身的威力很小,這對缺乏力量的初學者又是一大障礙。

  我們推薦初學者或水平不高的球員使用休閒拍或準專業球拍。如果因為球拍的原因而水平無法進步,那是多可惜的一件事。誤區五:我太瘦***胖***了,不太適合打網球

  許多人喜歡把網球與手臂圍度聯想在一起。與大眾看法恰巧相反,過粗的手臂或是過份強壯的身體反而會影響身體的靈活度而影響網球水平的發揮。身材瘦弱的選手擊敗高大強壯的選手的例子隨處可見。

  終究網球比賽不是健美比賽。其實無論什麼體格的人都適合打網球,高矮胖瘦都不是問題。就算剛開始時覺得力不從心,時間長了你會發現網球使你的體格變得更適合打網球了。

  打網球的錯誤姿勢

  1、握拍

  錯誤做法:手腕未固定,未與球拍成90度

  後果:由於握拍姿勢錯誤,握拍不穩,導致擊球時震動變大,並通過球柄傳導至手腕,久而久之,易使手腕部股肉慢性勞損。

  正確做法:握拍方法有東方式、大陸式、西方式。但不管用何種握拍方法,都要做到握拍的手腕牢牢固定,與球拍成90度,這樣擊球時能將手臂乃至全身的力量通過手腕傳遞到拍面上。且揮拍擊球時,握拍要放鬆,在擊球的一瞬間再猛力握緊。

  2、準備擊球

  錯誤做法:雙腿直立,雙腳未提踵

  後果:擊球前的準備姿勢不正確,會導致跑動時步伐節奏混亂,容易在場上造成意外擦傷或扭傷。

  正確做法:身體儘量保持低位蹲式,兩腿微微分開,前腳掌著地,雙膝彎曲,而上身要儘量保持垂直狀態,胸部略微向前但不要彎腰。同時,應保證前腳掌支撐,也就是雙腳要提踵,後腳跟不要著地。

  3、發球

  錯誤做法:未側身,未反弓

  後果:發球時的反弓姿勢是為了積蓄力量,增加擊球的威力,如果發球姿勢不正確,極易造成肩部關節肌肉勞損、腰部肌肉拉傷。

  正確做法:大陸式握拍。側身斜對球網,左手託球,右手握拍,拋球同時,隨揮引拍到肩,身體向後形成反弓姿勢,當球到達擊球點的時候,身體迅速還原反弓,揮拍擊球。

  4、正手擊球

  錯誤做法:直臂擊球,無側身動作,手腕未固定、肘部翻轉太劇烈後果:易導致肘部關節肌肉慢性勞損,手臂有刺痛感,無法發力,也就是俗稱的“網球肘”。

  正確做法:擊球前的一瞬間,不能正面對著球網,而是先側身,以肩膀的一側對著球網。側身引拍時,持拍臂保持自然彎曲度,沉肩墜肘。擊球時,肘部應靠近身體的右側,肘部與球拍的中心成一直線,其高度在腰部的位置,這時候,球拍要保持與地面垂直的角度。同時,肘部儘量保持固定,小臂內旋上肩。

  5、反手擊球

  錯誤做法:未側身,手腕與拍柄未成90度,右臂未貼肚、手柄未貼腰部。

  後果:由於左側身體軀幹的肌肉沒有右側發達,左側肌肉協調性、力量都趕不上右側,而反手擊球恰是用左側肌肉發力,如果姿勢不正確,容易造成左側腰、背部肌肉拉傷。

  正確做法:握拍左手在上,右手在下,左手採用東方式握拍,右手採半西方式握拍。左手手腕與拍柄成90度,肘部應靠近身體的左側,拍面的高度在腰部位置。同正手擊球一樣,反手擊球也要求側身,肘部保持固定,小臂內旋上肩。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