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反手搓球怎麼發力

  乒乓球反手搓球如何發力反手搓球是最重要的基本功之一,也是最常用的技術之一。在練習反手搓球時,必須要掌握的還是摩擦和發力兩大部分。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乒乓球反手搓球發力技巧

  通常,搓長球比較容易,因為我們的擊球動作相對較大,摩擦和發力都比較充分,在搓球的過程中容易調節;而搓短球的難度較高,因為我們首先要準確判斷來球的旋轉,在搓球時對拍形和發力方向進行調節,此外,搓短球需要在力量和摩擦程度上精確控制,要想以很小的擊球動作搓出高質量的短球,對選手的要求頓高。

  無論是搓長還是搓短,其擊球原理都是相同的。從擊球動作上比較,搓長與搓短有一些細微的差別在搓長球時,除了力量更大之外,在拍形上應注意調節,要想使回球的弧線變長,就必須要給球體更多向前的力量,因此我們的拍形應稍稍立起,發力更為向前,當然拍形的角度要根據來球的旋轉進行調節,如果來球的下旋很強烈,我們可以稍稍將拍面向上亮;如果來球的旋轉不強,可以將觸球點上移,將拍形稍稍立起,以控制好回球的弧線高度。

  同理,搓短球時,拍形也要根據來球的旋轉進行調節,但是為了確保較短的弧線,我們不能過多地“頂”住球向前發力,而是要稍稍將拍面向上亮起,接觸球體靠近底部的位置,通過加強摩擦來控制回球弧線。

  雖然擺短的方式很多,有“立”短球、搓短球之分,在旋轉上有轉和不轉的區別,但我們還是強調要掌握摩擦,而不是單純地“碰”短球。從站位和腳下移動來看,反手擺短比正手擺短容易一些,畢竟在處理反手位短球時,腳下的移動範圍小,身體重心會更加穩定,而反手搓球的技術動作是從身體內側出手,大臂相對穩定,因此在搓球時更容易控制,回球的穩定性和威脅性相對較好。

  反手擺短之前,首先要將身體移動到最佳位置。通常我們的準備會偏向於側身進攻的架勢,而在上步時,我們應該儘量將身體正面迎向來球,右腳小幅移動,並且以腳跟著地,這樣上步可以使身體保持穩定性,使步法更為輕盈。有些愛好者面對短球時,腳下蹬地發力過大,總會有一種向前衝的感覺,這樣很容易使身體過於向前,無法找到精準的擊球位置,此外,重心會出現不穩定因素,會影響手臂的擊球動作。

  上步的目的是為了更加接近來球,但我們要注意預留出充分的擊球空間,這就是我們為什麼要保證“輕盈”步法的原因,在上步時,我們一定要預判來球的落點,以保證上步的精準性。

  乒乓球反手攻球動作要領

  1、反手撥球獨特的地方作用

  動作小、脫手快、線路活,借來球反彈力量還擊。具有肯定是的速度以及力量,但俄然性以及進犯性不足,多為橫拍選手用以對付強烈的上旋來球、直拍推擋或者反手進攻。 2、動作要領 兩腳平行開立,站位較近。手臂自然彎曲並作外旋使拍面前傾,手腕兒內收以及屈,將球拍引至腹前偏左的位置。當來球跳至上升期,小臂加速揮動並外旋,手腕兒作伸以及外展,拍面稍前傾擊球中上部,借來球反彈力量向右前方撥回來球。 3、注重事項 球拍與來球間隔不宜太近,以免影響發力。 2反手快點 1、獨特的地方作用、同正手快點。

  2、動作要領

  站位靠近球檯。左方近網來球,以左腳向左前方上步;中間偏左來球,則以右腳向前上步。小臂以肘為軸由後向前揮動,根據來球旋轉強弱水平,手臂相應內旋或者外旋,調整拍面角度。當來球跳至高點期時觸球:下旋強時,小臂、手腕兒向前上方發力,拍面稍後仰擊球中下部;下旋弱時,小臂、手腕兒向前發力,拍面垂直擊球中部。 注重事項:同正手快點。

  3、反手快帶

  1、獨特的地方作用,同正手快帶。 2、動作要領 兩腳險些成平行開立,上臂靠近身板,站位近臺。小臂斗膽外旋使拍面前傾,向後引拍很小險些是原位迎球,將球拍引至身板左前方。當來球跳至上升期,藉助腰、髖的轉一下,小臂迅速伸入臺內迎前帶擊,手腕兒連結相對固定不宜發力,球拍應略高於來球,擊球中上部,以借力還擊為主,有時候也可根據來球旋轉的強弱適當加力。

  4、反手扣殺

  1、獨特的地方作用 動作較大、脫手較快、力量重、進犯性強,是還擊反手位半高球的有效方法,也是得分的重要手段之一。 2、動作要領 右腳稍前,站位離臺稍遠。腰、髖向左轉一下,全般手臂儘有可能向左後方引拍,以便拉開球拍與來球間的間隔,引拍應稍高。當來球跳至高點期,腰、髖向右轉一下,肘中心環節關頭內收,上臂帶動小臂在身前橫擺,向前向下加速揮動,拍面稍前傾擊球中上部,觸球瞬間用力要集中,手腕兒控制拍面角度以提高擲中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