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至關重要的步法

  乒乓球運動中,講究的是擊球的技巧以及步法。合理的步法,會讓擊球點更合理,讓擊球的速度力量和選擇得到充分的發揮,所以乒乓球的步法至關重要。那麼怎樣才能有效的提升乒乓球的步法移動呢?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介紹,希望能幫到你。

  

  1.單步

  以一隻腳為軸心,另一隻腳向四個方向移動,重心隨之跟上,乒乓球單步講究的是簡單,靈活和重心平穩,一般在球不是離身體太遠的範圍移動。

  2.跨步

  一腳蹬地,另一個腳向移動方向跨一大步。多用於進攻型選手左右移動擊球。為了防止跨步後失去重心,蹬地腳應隨後跟上半步或一小步。

  3.並步

  一腳先向另一隻腳移***或叫並***半步或一小步,另一隻腳在並步腳落地後即向同方向移動。其特點是身體不騰空,重心起伏小,很穩定。一般為進攻型選手或削球選手在左右移動時運用。

  4.跳步

  以來球同方向腳蹬地為主,雙足有瞬間的騰空,離來球較遠的腳先落地,另一隻腳跟著離地。其特點是移動範圍比跨步大,利於發力進攻。攻球選手在左右移動時常用。

  5.交叉步

  在球過來的方向,用腳尖向前轉向移動方向,略微移動半步或者是原地調整一下重心,遠來球方向的腳靠近球的方向跨出一大步,然後身體前瞬間呈現出一個交叉的狀態。

  身體隨之向來球方向移動,另一隻腳再跟上一步,身體重心隨手臂揮動方向略轉。在遠來球方向腳跨出的一步將落地時進行擊球,另一隻腳移動時擊球已完成。此步法移動範圍大,側身攻後撲打右方空檔,或再從右大角回到反手攻球時常用。削球選手在前後移動時也經常使用。

  6.小碎步

  較高頻率的小墊步,主要適用於步法的調節,在步法移動到一定的位置時還沒有找到合適的擊球點,就要通過小碎步來調整,爭取更好的擊球點。小碎步是步法中尤為重要的步法,也是衡量一個人步法跑的是否合理、協調的一個重要因素。

  打乒乓球的熱身活動

  頭部

  頭部儘量向前後左右四個方向伸展到最大限度後慢慢收回,然後分別轉向左右肩部至最大限度,慢慢收回。

  上肢和肩部

  胳膊一支背到頭後面,彎曲小臂,用另外一隻手拉住肘部往後拉。一支胳膊伸直,另一支成彎曲向上,把伸直的胳膊放到彎曲胳膊裡用力往裡夾,肩部得到伸展。胳膊還可以背到背後雙手手指交叉,往後伸展胳膊。

  腰部

  雙臂伸直與肩相平,然後以身體為軸左右旋轉至最大限度復原。或者彎腰後用左手夠右腳,用右手夠左腳。雙手叉腰,上身以腿部為軸,彎曲後圍繞身體轉動。一臂向上伸直,另一臂伸到背後靠在身上,向上的一臂帶著上身向另一側拉伸,然後換另外一臂練習。

  腿部和膝部

  一腿彎曲半蹲,用手扶著另一腿伸直慢慢下壓,然後換另外一條腿。或雙手扶著乒乓球檯,做下蹲動作。坐在地上,一腿伸直,用手將另外一條腿的小腿部分往裡往後拉,使得大腿肌肉得到拉伸。站著時候用手扶住依靠物也可以做。

  腳腕:

  站穩,將一隻腳的腳尖觸地,然後以腳尖為軸畫圓活動腳腕部分,換另外一隻腳。

  打乒乓球時腳腕和腰部是相對發生傷病多的部位,所以注意多拉伸肌肉和關節,另外可以圍繞球檯小跑兩分鐘也不錯。

  球拍的選擇

  1.正膠海綿拍。正膠就是膠皮顆粒向上、高度與直徑相等的膠皮。它彈性好,擊球穩且速度快,適合近臺快攻型的球員使用。如果覺得自己手腕動作靈活,而大臂和腰腹力量不夠,那最好選擇以速度制勝的正膠球拍。

  2.生膠海綿拍。生膠就是顆粒向上、直徑大於高度的膠皮。特點是擊球有下沉,搓球旋轉弱,適合近臺選手使用。

  3.反膠海綿拍,反膠就是貼上時粗麵向下、黏性較大的光面向上的一種膠皮,全歐洲的選手均採用此種膠皮。反膠打球的旋轉力特強,所以打法以旋轉為主的球員***如弧圈球、削球***必諳此道。當然,反膠容易製造旋轉,也容易吃轉兒,掌握有一定難度。

  4.防守型海綿拍。用拍一般以削球為主,屬於旋轉型打法,故而橫拍削球手多以反膠為主,反手則花樣繁多。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