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科數學的思想方法有哪些

  文科學生,是高中數學學習中的一個特殊群體,因而提高文科數學複習質量,對高中數學教學質量的大面積提高有極其重要的意義。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歡迎大家閱讀參考學習!

  

  由於大多數文科學生的數學學習水平較理科學生要低,因此在進行文科數學的複習時需要教師把標高降低,準確的標高有利於教學的順利實施,我們應樹立動態的標高觀,不同的學校、同一個學校的不同班級、同一個班級的不同層次的學生,標高應該不同。在教學中應採用“低起點的教學設計,用中低檔問題進行訓練的策略,採用分層教學的方式,堅持對學習情況快速反饋”,以進一步樹立他們學好數學的信心。

  課本上每章的習題往往是為鞏固本章內容而設定的,所用知識相對比較單一。複習中考生對知識交匯點的問題應適當加強訓練,實際上就是訓練學生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要形成有效的知識網路。知識網路就是知識之間的基本聯絡,它反映知識發生的過程,知識所要回答的基本問題。構建知識網路的過程是一個把厚書***課本***讀薄的過程;同時通過綜合複習,還應該把薄書讀厚,這個厚,應該比課本更充實,在課本的基礎上加入一些更巨集觀的認識,更個性化的理解,更具操作性的解題經驗。

  綜合性的問題往往是可以分解為幾個簡單的問題來解決的,這幾個簡單問題有機的結合在一起。要解決這類考題,關鍵在於弄清題意,將之分解,找到突破口。由於課程內容的變化,使知識的交匯點出現了新動向,如從概率統計中產生應用型試題,從導數應用中與函式性質的聯袂,從解析幾何中產生與平面向量的聯絡、立體幾何、三角函式、數列內容中滲透相關知識的綜合考查***如三角與向量的結合、數列與不等式結合、概率與數列內容的結合***等。

  首先要反思題意。前面已經介紹了審題的重要性,這裡不再詳述。其次要反思錯誤。要用批評的眼光去看待自己的解題過程,看看思路抄筆記別丟了“西瓜”高考數學試卷中大部分的題目都是基礎題,只要把這些基礎題做好,分數便不會低了。要想做好基礎題,平時上課時的聽課效率便顯得格外重要。一般教高三的都是有著豐富經驗的老師,他們上課時的內容可謂是精華,認真聽講45分鐘要比自己在家複習兩個小時還要有效。聽課時可以適當地做些筆記,但前提是不影響聽課的效果。有些同學光顧著抄筆記卻忽略了老師解題的思路,這樣就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反而有些得不償失。

  題目最好做兩遍:要想學好數學,平時的練習必不可少,但這並不意味著要進行題海戰術,做練習也要講究科學性。在選擇參考書方面可以聽一下老師的意見,一般來說老師會根據自己的教學方式和進度給出一定的建議,數量基本在1―2本左右,不要太多。在高考前的衝刺階段要保證1―2天做一套試卷來保持狀態。最重要的是要通過做題發現並解決自己已有的問題,總結出各類題目的解題方法並且熟練掌握。在這裡有兩個小建議:一是在做填空選擇題時可以在旁邊的空白處寫一些解題過程以方便以後複習;二是題目最好做兩遍以上,可以加深印象。

  常聽同學抱怨,作業太多,做不完了,有的同學為應付還不惜抄襲作業,影響出色品質的形成。瞭解下來,問題大多是在時間安排上。覺得辛苦的同學,他們的作業都是在彈性的時間內完成,想做就做些,不想做就玩會兒;或者慢條斯理,認為時間還有的是,等會再完成。有一次,作業量並不大,可是有位同學居然沒完成,他坦誠的說,晚上應該花上半小時就完成,可是當走到電視前時,就自我安慰,看會吧,睡前再做,而到睡前又想起語代老師佈置的“週記”明天早自習要交,只有先寫週記,早自習再做吧,早自習外語老師來檢查背誦,所以就誤了事。

  但是,大部分同學還是對數學作業高度重視,應對自如,甚至還學有餘力,額外做了些提高題,所以他們經常要求老師多佈置些作業。調查下來,有兩個是他們的共同特點:一是他們做作業限時完成,不拖拉,乾淨利落,遇到困難,待各項任務基本完成後,再進行鑽研。另一方面,他們做到了心動不如行動。他們拿到問題,常常是立即投入戰鬥,而不是去想今天有多少作業,需多少時間,難度是否太大,能不能完成得了等等。他們遇到難題是先能做多少就做多少,能解決到什麼程度就解決到什麼程度,當解決了問題的部分時,常常會閃出好念頭,悟出問題的解決方案。實際上每解決一點就是向目標靠近一步,這就是“吹盡黃沙始得金”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