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的你觀後感及影評範文

  《少年的你》講述了被一場校園意外改變命運的兩個少年如何彼此守護、相伴成長的故事。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希望大家喜歡!

  一

  《少年的你》有許多攔路虎。

  開片就是對校園霸凌的文字介紹。如此一來,令電影的方向不會偏移到青春早戀***《青春派》***,也不是滑向更加危險,社會新聞化的少年犯***《少女佳禾》***。凡事有因果,少年的眼淚、校園樂土的過去式,都是起於黑暗、無來由、令人無端恐懼和難以忍受的校園霸凌。

  周冬雨飾演的陳念,她作為一名好學生,捲入校園霸凌食物鏈的起因,也是不太尋常的。準確說,她不是第一個,也不是最後一個受害者。

  她是由不敢有動作的旁觀者,目視好友同學被欺負侮辱,迅速被推到了下一個受害者的位置上。當她獲得易烊千璽飾演的小北跟蹤保護後,又有新的同學,成為霸凌團體的新目標。換言之,弱肉強食的霸凌食物鏈裡,陳念不是唯一的受害者,而是隨機被選中的那個,是一籠子小白鼠中的一個。你,我,他,任何人都可能是,或者曾經是下一個人。

  緊緊抓住這個核心,才能理解最後審訊室裡,陳念反嗆女警官的那番話。換言之,《少年的你》對整個校園體制和保護機制並不信任。你可以認為,這就是少年少女的青春意氣,但他們也只能如此。

  片中黃覺和尹昉飾演的警官,在火鍋局上有番對話。

  ”出了事情,警察去找校長,校長去找班主任,班主任去找家長。結果呢,家長找不著了。“

  爸媽不在家。最後需要承受惡果的,還是一個個具體的,有名有姓的少年人。

  《少年的你》對充當施害者那一方的幾個人,描述並沒有太多。名為魏萊的女生,成績不錯人漂亮,但早早學得大人世界那一套。虛偽,冷漠,飽受社會達爾文主義洗禮,喪失了起碼的,作為人的共情能力。

  ”我們只是玩玩的,大家就這麼過去了,可以嘛。“

  她最後的求情,不只是兩面三刀,而是暴露了許多校園霸凌中的常見病症,許多人並不知道要承擔後果,沒有對於生命的敬畏,對死亡的殘酷,更是一無所知。另外一個女生,在家長上學校求情時,被父親拳腳相加。顯然,暴力只會滋生暴力。

  師長在《少年的你》,是半缺席的存在。鼓勵陳念做得對的班主任,辭職了。看起來比陳念深陷更煩的母親,躲藏得無影蹤,甚至需要女兒的鼓勵。警察呢,要管更大的事。只有捋清這條線,你才能接受陳念會一頭倒向校園外,小混混出身的小北那邊。

  我對《少年的你》印象最深的,是聲音的設計處理。

  多年後的陳念,站在輔導班的講臺上,解析 was 和 used to be,反覆讓學生誦讀”那曾經是一片樂園“。一遍又一遍,過去時,過去式,帶來了過去的校園回憶。

  這種聲音,慢慢變成被放大的,霸凌群體的語言辱罵。陳念無疑是敏感的。作為失聲,沒有站出來的旁觀者,她摘下英語聽力的耳機。被自殺事件震動,第一個走上前去。

  從這時開始,無論走進校園,還是回到家門,陳念開始被各種恐怖的聲音所襲擊,任何風吹草動,交頭接耳,催債拍門,屋頂落雨,都會變成可怕的存在。包括手機來電的鈴聲,在陳念一次被襲擊,不得不躲進路邊垃圾箱的過程中,也充當了相當緊張的驚險元素。

  然後是來自密佈在全片,周冬雨和易烊千璽的特寫鏡頭。特寫鏡頭,以最後隔著拘留所玻璃的對視,兩張臉的映象疊合為最。一般說來,觀眾容易認為,這是心心相印、你我心知的意思。但在劇情邏輯上,它傳達的意思,不僅僅是你就是我,我就是你***這也是曾國祥在《七月與安生》的電影母題***。少年與少女,他們兩個人其實是”共犯“。一方充當了另一方的影子,一方願意為另一方信守諾言、揹負責任。

  周冬雨在電影裡,是青春不適合粉黛,毛孔雀斑畢現的高中生形象。她瘦弱的外形,似乎承受著不應有的大山重負——尤其是高考後被警察苦口婆心一番勸言帶騙之後的背影。

  與她對手的易烊千璽,是潮流髮型,喜歡打架鬥毆泡網咖,文身抽菸的不良少年形象。兩個人在共處一室的對話,”不是沒有想過“之類,來得特別好笑,也算是片中為數不多的輕鬆時刻。畢竟在其餘地方,電影都壓抑得讓人不太舒服。

  拋開霸凌現象不提,《少年的你》似乎也有意把高考,設定為通關遊戲的大BOSS,似乎只要跟這個不可名狀之人生大事件對峙過後,少年就能成為大人。可是,除了考試,除了飄渺的遠方的北京的大學的夢想,沒有人真的會告訴少年人,怎麼樣,才是一個正常的大人。

  青春校園時代,你不許這個,不許那個。只要把成績考好了,那麼,你就是對的,就是好學生。

  可沒有人告訴你,少年的你,如何孤身試險,釋放愛情,更不要說,怎麼去面對無來由的霸凌。

  到頭來,許多人變成了有罪的受害者。一定是你做錯了什麼,才會遭致這樣的結果。

  在霸凌事件的主線以外,《少年的你》時不時切入熱血激昂,不負青春的高三時刻。口號、合影、漫天紙屑,你會聯想到毛坦廠,黃岡試卷或者衡水中學。在那組快速切換的高考答題卡試卷上,塗滿著ABCD、之乎者也、sin,cos,tan的答案。機器告訴你,什麼是正確的答案。分數告訴你,誰是好學生。可是,真正的人生答案,對的,或者錯的,卻要每個人往水裡跳。閉著眼睛,往下跳。

  陳念是中國青春片裡,少有的,考如此高分***注:甚至比我高考分數600分還高!***,命運卻落得如此悲愴暗淡的主人公。好學生如此,那些成績一般的呢***魏萊對小蝶的形容詞***,還有成績差的——大概只能作為背景板出現的人呢。不敢想象。

  絕大多數人,是橫下一條心,就像那個似乎對陳念有點意思的斯文眼鏡男生。忍一忍就過去了,過了高考,什麼都會好了。高考大過天,其他不過浮雲。

  電影賦予一個未受過良好教育,卻努力去保護他人,信守諾言的少年以正直形象***兩個人的第二場戲,就是還錢+修手機***。他出現在城市的灰色地帶,在警察的盤問和監控攝像頭下出沒,在底層的江湖生活。

  《少年的你》,是暗色系的青春片,它不能代表整個青春的光譜。可是,透過陳念這樣的好學生,穿過小北這樣的小混混,它們這道稜鏡,也是這個時代不可被忽視的存在。太多未成年人的社會新聞,還有把刀口對準了校園,戾氣不斷的成年人,似乎都缺失了人生的重要一課: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

  寫給二十年後的自己,老師可以押中這樣的高考作文題。可是,你又如何猜中二十年後的結局。

  我對《少年的你》有小小不滿,是主人公的眼淚,還是多了那麼一點點。抱歉,電影的幾場落淚戲印象深刻。我不是說拍得不好,或者電影要煽情。

  我是想說,你們已經比多數人要堅強和勇敢。眼淚,還是留給觀眾吧。

  二

  “你保護世界,我保護你”,這樣一句出自少年口中的話,聽起來倍覺真誠和可貴。這份真誠和可貴,多麼乾淨。

  少年,字典上解釋:指十歲左右至十七歲這一時期的孩子,他們的自我意識迅速發展,逐漸形成一定型式的自我價值觀和自我認識能力。

  而即將邁入18歲的少年,幼稚著也成熟著,衝動著也自覺著,迷茫著也堅定著,獨立著也依賴著,用他們在成長歲月中所積累的認知,努力想要看清並且融入這個世界。然而,不是每個人都有灑滿陽光的少年時期,都能健康快樂的成長。

  早晨,不到九點鐘,我就被轟轟隆隆的裝修噪音打敗,於是決定帶上書本去“多樂之日”。路過影院,想起今天是《少年的你》定檔上映的日子,於是臨時決定去看一場電影。首場,人不多,大概一二十個,幾乎都是年輕人。我坐在他們的最後,靜悄悄的看完了這部135分鐘的電影。

  陳念,一個孤僻的高三複讀女生,母親為躲債逃遁他鄉,留她自己面對即將到來的高考。她堅信知識可以改變命運,一定要考上北大,要出人頭地。在學校裡,她性格內向,只求自保,拒絕了遭受校園欺凌的同學胡小蝶的友誼,在胡小蝶最需要溫暖和幫助的時候逃避了,最終胡小蝶在高考前兩個月選擇了跳樓自殺。

  小北,一個社會上的小混混,父母離異,母親要改嫁嫌他累贅遺棄了他。他13歲混入社會,靠替人打架為生。他吊兒郎當、又痞又野,渾身像裹著沙礫,他的世界就是打打殺殺,就是滿身傷痕累累。這個沒有家庭、沒有父母疼愛的少年,硬得像塊石頭。一天晚上,陳念遇上了正在捱打的小北,他倆在這個世界上有了交集,但是這兩個完全不一樣的人卻處處格格不入。

  魏萊,一個家境富裕的復讀女生,陳唸的同班同學,成績很好,卻在美麗的外表下掩藏著一顆蛇蠍般狠毒的心。她是校園欺凌的主使者,把胡小蝶逼死之後,又把矛頭對準了陳念。數番受辱之後,陳念選擇了報警,但是由於沒有直接證據不能定罪,最後校方只以停學來處理魏萊,但允許她參加高考。這樣的結果換來的是對陳念更嚴酷的凌辱。

  外表柔弱的陳念內心十分強大,而表面狂放不羈的小北卻有一顆純真柔軟的心,兩個少年在彼此孤苦伶仃的人生裡,在這個冷酷無情的世界裡慢慢靠近。“我們都生活在陰溝裡,但仍有人仰望星空。”陳唸對小北說:“只要努力,我們一定可以改變。”但小北依然遍體鱗傷,他對陳念說:“從來沒有人問過我疼不疼,你是第一個。”其實,不是他不疼,而是被家庭、被父母、被社會傷得太深,只能靠肉體的疼痛來麻醉自己。

  在遭受了一次次欺凌之後,陳念問小北:“你能不能保護我?”“你保護世界,我保護你。”這句話成了這個少年心中最堅定的信念,為此,他可以付出一切。從此,無論清晨還是夜晚,無論颳風還是下雨,陳唸的身後總晃動著一個人影,那是她心裡最踏實的保障。穿過隧道,就是小北破爛寒酸的家,那是看得見陽光的地方,可以讓她放下所有的戒備,可以讓她笑,可以讓她為實現自己“保護世界”的理想而專心學習。

  然而,總有意外。高考前兩天,小北因為其他案件牽涉而沒能在陳念放學路上保護她,就在那一晚,魏萊糾集了一幫子男男女女把陳念攔在小衚衕裡暴打了一頓,剪了她的頭髮,拍了視訊和裸照。小北迴來後得知真相要去報仇,陳念死死攔住了他。

  終於考試了,下著大雨,小北在考場外看著陳念走進去。此時,魏萊的屍體被人發現,考完第一場,陳唸作為嫌疑人被帶到警局,但沒有證據證明陳念是凶手***這裡有一段陳念跟審訊她的女警官的精彩對白***,警方放她回去繼續考試,各種調查的焦點慢慢集中到了小北身上。

  事實真相是這樣的:魏萊去找陳念,跪求她不要報警,陳念本來已經饒恕了她,然而這個可憎的女孩子得寸進尺,一直用高傲的口氣說一些侮辱人的話,陳念惱怒推了她一下,就這樣,魏萊滾下高高的臺階,頭部撞在水泥護欄上死了。小北為保護陳念替她頂了罪。倆人在分開審訊的時候,都死死咬定跟對方不認識。

  陳念考出了632的高分,赴京上學前,負責這起案件的年輕警官鄭易來找她,告訴她小北並非未成年,他被判了死刑。陳念終於崩潰了,大聲哭喊著:“我們出去一個就這麼難嗎?”事實上,是鄭易誘導她說出了實情,之所以這樣做,是不想讓她的餘生生活在愧疚裡、悔恨裡。最終,陳念去看守所看望了小北,然後選擇了自首,因為她未成年和長期受欺凌的事實,判刑四年。

  影片結尾,陳念已經成為一所民辦學校的英語老師。放學路上,她陪在一名怯懦的小女生旁邊,身後,是小北不離不棄的身影,他們大大方方的走在了陽光下……“你往前走,我一定在你後面”,他們是彼此生命中最亮的光,即使微弱,也可予以光明和溫暖。

  電影結束,字幕劃過,沒人有站起離開,也沒有人高聲喧譁,一切都安安靜靜的。

  我從不是一個追星的人,更不要說是追周冬雨、易烊千璽這樣新生代的年輕演員。周冬雨的電影只看過《山楂樹》和《七月與安生》,總覺得稚嫩。後來在一部諜戰劇中看過幾眼她的身影,感覺太齣戲。但是我想說,這個陳唸的角色,她詮釋得非常好,她有一張少女臉,既柔弱,又帶著倔強的冷,她把陳唸的孤獨、隱忍表現的非常到位,在影片中不但貢獻了從頭到尾的哭戲,還貢獻了自己剃了頭髮的平頭形象……而易烊千璽更是令我吃驚,《長安十二時辰》瞅過幾眼,總覺得這個孩子還小,怎麼就演了這麼一個少年老成的角色。我個人感覺,這個片子裡,前半段小北的痞勁兒還不夠,大概就是因為他那張太過俊朗的臉,是三好學生的臉,而不是小混混的臉。不過後半段還好,在陳唸的影響下,小北慢慢發生著變化,痞勁兒少了,就契合這個人物的氣質了。不得不說,易烊千璽成長的真快,有時候不說話,半邊臉抽搐一下、睫毛抖動一下、眼神變換一下,就已經詮釋了很多內容在裡面,這樣的演技是勝過當今不少小鮮肉的。還有就是,他們為角色不惜犧牲形象,卸掉偶像包袱,只有這樣才能真正走入角色,這一點,我服他倆。***他倆演的很好,但是電影裡也有小硬傷,這裡不贅述***

  電影的定位是反映校園欺凌問題,讓觀眾認識到校園欺凌帶來的巨大危害,它不但會改變人生,更會索人性命。

  什麼是校園欺凌?就是指由少數人組成的群體,對個別人進行圍攻、羞辱、孤立、毀謗,並對其身心進行持久的傷害。那麼,被欺凌的為什麼會是ta?不知道,或許ta太漂亮,或許ta學習太好,或許ta太懦弱,或許ta出身卑微,或許ta怎麼都叫人看不順眼,但是,這都不是ta的錯。

  陳念在受審時曾質問懷孕的女警官:“我是被欺凌者我有錯嗎?我尋求過幫助,可是有用嗎?如果是這樣一個不安定的社會,你忍心把你的孩子生出來嗎?”這些話擲地有聲,然而,也說到了關鍵點上,那就是家庭教育!

  反觀魏萊何以成為校園欺凌者,她家境富裕,她的媽媽言語中帶著高高在上的優越感,她認為自己的女兒是最優秀的孩子,她給她規劃好了一個光明的未來。因為高考失利,魏萊的父親一整年都不跟她說一句話,她來到這個學校復讀,她要成為她父母期望中的人上人,她不允許別人比她強,她靠著自己的美貌和金錢,無所不用其極的欺凌成績優秀的胡小蝶,胡小蝶不堪受辱跳樓自殺後,她不但一點都不追悔,轉而繼續欺凌成績好的陳念。她像惡魔一樣狠狠地捅人一刀,又像天使一樣帶著笑容去安慰,她不知道什麼是犯罪,她冷血,而她的內心,是不是也在渴望真正的關愛呢?這難道不是父母教育的失敗嗎?為什麼女兒內心那麼陰暗,而父母就一點都沒有察覺呢?魏萊欺凌團的另一個女生,父親接到處理女兒的通知來到學校,二話不說就是暴打自己的孩子,這難道不是家庭教育的失敗嗎?

  再來看看學校方面,只注重升學率,一個生命不在了,只賠了些錢就了事。警察到學校調查,當上課鈴響時,學校領導居然說:“讓她去上課吧,她們高三的時間耽誤不起。”難道一條逝去的生命真的不及幾節課重要嗎?

  還有警方,在校園欺凌事件中,取證不足、缺少直接證據,所以即便陳念報了警,警方也無法對欺凌者給予懲處,尤其是這些未成年人,只能交回學校給予相應的處罰。可是,為什麼取證不足?因為學校的無關痛癢,因為學生們的冷漠。高考,也是一場競爭,這就是現實。

  其實,不只是學生們的冷漠,還有群眾的冷漠。陳念在小巷裡被欺凌的時候,那麼長的時間,那麼大的動靜,沒有一個人發出一聲正義的吶喊,沒有一個人打一下110報警,只在最後時刻,從一扇窗子後面,傳來一聲“再鬧就報警了”的低喊才算制止住了這場暴行。

  再看看那些被欺凌的物件,幾乎毫無例外的,生活在底層社會,有一個不健全的家庭,自身弱小,性格自卑懦弱,得不到足夠的關愛和保護,淪為被欺凌者時不敢聲張。這不也是家庭教育的缺失嗎?

  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十七八歲,本該是最美的青春年華,那些即將成人的少年本該在陽光下大聲歌唱。然而,在陰影裡,藏著什麼誰知道呢?不要因為一時的欺凌,而成為一生的影響。

  校園欺凌問題是一個複雜的社會問題,它需要家庭、學校、警方以及社會上的每一個人共同努力,關愛他們,讓他們有一個健康的成長環境。

  我的天空裡沒有太陽,總是黑夜,但並不暗,因為有東西代替了太陽,雖然沒有太陽那麼明亮,但對我來已經足夠,憑藉著這份光,我便能把黑夜當成白天。我從來就沒有太陽,所以不怕失去。——想起了東野圭吾《白夜行》裡的這段話,想起了雪穗和桐原。

  三

  電影的主題是校園霸凌,比較沉重,很能引起人的思考,觀後每個人都要想想自己的以前或者未來。但沉重背後也有溫柔的一面,男女主之間的守護,這份感情的純粹多次當觀眾淚目。

  一個因為意外,看到一些實情,因為不想顛倒黑白被欺負。一個從小到大,一直生活在陰暗裡,心裡卻一直堅信有份美好。他倆相遇,一個保護美好,一個保護那個保護美好的人。但實則都在保護這個世界醜惡下面唯一的美好。

  全篇看似念念是那個最需要保護的人,讓人感覺心疼。但我想說,那個叫小北的孩子,他更需要愛,他更需要人保護,他也只不過是看似堅強。他倆在家那段,痛苦又帶著美好。小北躺在床上側身留下的眼淚,有說不出的痛苦和堅毅,那是一個看似壞小夥卻比那些懂事的好孩子都要好的孩子,不忍為他留下揪心,疼愛的眼淚。

  最後頂下罪名,也只為保護那個保護美好的女孩,讓她幸福。可是他從頭到尾都一直善良,守護這個世界他想要的美好,卻沒有給他這樣的保護。倔強得讓人心疼,此時已泣不成聲。如果可以,我選擇保護那個叫小北的男孩,告訴他這個世界還有很多美好,你堅守的那份美好也有很多人去保護。

  人物都很立體真實,每個人都有他善的一面壞的一面,壞人也有善的一面,而且也有作惡原因。校園欺凌,孩童青春時期的經歷影響著每一個少年。這個世界是不堪的,有欺凌有辱罵,但這個世界更可以是美好的相信的,可以有少年的我們守護彼此,有溫暖的家庭愛護著,有大愛的社會包容著。

  這個世界可以是大愛,是包容,是給予,是相信,是美好……

  四

  或許你和我一樣,會不經意地看一下評分。最近一部影片以“豆瓣8.7”在網上引起強烈關注,該片就是於20某某年10月25日上映的《少年的你》。《少年的你》是根據玖月晞小說改編的電影,由曾國祥執導,周冬雨、易烊千璽、尹昉、黃覺、吳越、周也、張耀、張藝凡、趙潤南主演 。該片講述在高考前夕,被一場校園意外改變命運的兩個少年,如何守護彼此成為想成為的成年人的故事。

  並沒看過小說,我只是單純的被網路高分所吸引,有點不敢相信的我又去核實了一遍,嗯,豆瓣評分8.6分,那是相當的高了。如此高評分,不去觀看實屬可惜,於是乎你心動化作行動。

  影片一開始出來的便是本片主角周冬雨 飾演的陳念,以她的青春成長記憶為我們講述一個動人故事。涉及校園欺凌題材的影視作品,樂思資大叔我看過一些,這部影片同樣也涉及該題材。電影的前半段情節緊湊,交代了故事的發生地,事件的起因、經過,各人物之間的關係。看完前面一大段,我是服氣的,簡明扼要,把我們帶入到了活生生的校園欺凌之中。生活遠比電影更殘酷,影片中的欺凌場景我認為是很必要的,對於校園欺凌問題,首先就是該正視它。

  影片後半段樂思資大叔我就有點看“累”了,以下為個人的吹毛求疵,純屬娛樂。

  一、情節節奏感覺不太對,有點“慢”,而在一些關鍵點又把握不好,剪輯得突兀,比如欺凌者突然得求饒。what?還沒發力呢,你就倒下了?

  二、想展現的內容線有點多。前面主要講述欺凌事件,嗯,挺好的,後面感覺其實是講愛情故事,再後面又似乎是犯罪推理懸疑……感覺就是線很多,處理得好就是藝術,處理不好就會給人感覺看得累。與其每條線雨露均沾,不如主次分明突出重點,個人覺得這不是純粹的社會題材片,也不是愛情片,更不是懸疑片,可能我看暈了吧。

  三、片中其實還有個人物我認為也是很關鍵的,那就是欺凌團伙裡的跟班,這種角色就是害怕被欺負而被動地加入團夥中的。觀看前,原以為會將這種人物與主角面對欺凌時採取不同的處理態度來進行個對比,樹立正確的三觀。但是,結果是這個跟班她真的只是個跟班,沒有伏筆,而主角最後卻輸了,輸得很徹底很無奈,給人一種很不舒服的感覺,壓抑。

  五

  由許月珍監製、曾國祥執導、《七月與安生》原班團隊打造的電影《少年的你》今日正式公映。影片釋出一組全新劇照,周冬雨和易烊千璽素顏出鏡,哭戲和內心戲都很有感染力。尹昉、黃覺、吳越、周也、張耀、張藝凡、趙潤南等實力派、新生代演員演繹的社會群像真實可觸控。該片立足真實,堅持“反欺凌、反暴力”,將少年情感複雜性與成人世界相結合,也讓影片有了更大的格局。目前,電影《少年的你》各項指數更領跑同檔期位列第一,被贊“近年最好看的青春片”,成為觀眾的同檔期“觀影首選”。

  真實呈現 打造不一樣氣質的青春片

  《少年的你》講述了被一場校園意外改變命運的兩個少年如何彼此守護、相伴成長的故事。影片將少年情感複雜性與成人世界相結合,立足於真實,展現了不一樣氣質的青春世界。監製許月珍透露:“要做到真實感不容易,除了在造型上要求素顏,甚至不惜把演員們‘粗糙化’,加入生活質感和生活印記,在劇本打磨上精益求精、拍攝手法上也強調偏向紀實風格。要讓觀眾相信每一個角色都是身邊可信可觸控的人物,是不能有任何一點不真實和不真誠的。”

  電影對每個角色成長的呈現都非常真實,而緣起正是來自於主創團隊對少年世界的敏銳洞察。正如導演曾國祥所說:“少年的成長裡經歷的不只是學習,也不只是對愛情有追求,他們也許有自己的苦戰,我們希望能如實表達他們成長的困擾和熱情”。

  反對暴力 《少年的你》關注青少年成長

  近年來,校園欺凌一直是全社會密切關注的青少年成長問題。電影《少年的你》在展現真實青春世界的同時,堅持“反欺凌、反暴力”,是近年來少有的守護青少年成長的現實青春力作。從專案伊始,監製許月珍和導演曾國祥就帶著一種使命感在拍電影《少年的你》。導演曾國祥在採訪中說:“我們都特別想要把這個故事拍好,想告訴像陳念、小北那樣的少年,你可能總會遇到一個人或一些朋友,他們會願意去幫你,而且你不是孤單的。”

  除了時刻肩負使命,監製許月珍還視拍《少年的你》為電影人關注青少年成長的一種方式。“如果看完電影,每個人都能想一想‘我要做一個怎樣的少年?我們要給小孩一個怎樣的青春?’能引起觀眾這樣的思考,就很有意義了”。在影片中,社會各方的力量,從政府到學校到家庭,都在努力想辦法守護青少年成長。

  素顏出鏡 周冬雨易烊千璽奉獻驚喜演技

  周冬雨是公認的“無齡感”女演員,超強演技和敏銳表現力為角色增添少年質感。易烊千璽自帶一種兼具沉穩和熱血的氣質,而他身上的“少年氣”也成為了這個角色最大的優勢之一。導演曾國祥透露他們在戲裡完全突破了過往的形象,“在電影中他們都放下了自己平時最光鮮的東西,素顏出鏡融入到角色中,比如給冬雨臉上加上雀斑,給千璽故意弄得比較粗糙”。

  除了素顏出鏡,周冬雨和易烊千璽在片中都有極重的內心戲和哭戲,而且兩個演員都拿捏得非常到位。周冬雨的每場哭戲都有不同的層次,感染力很真。不少觀眾表示:“看《少年的你》把我哭慘了。想給陳念遞紙巾”。而易烊千璽對的內心戲演繹卻超乎一個新人演員的表現,眉宇間自然流露出小北的善良、孤獨與倔強。監製許月珍也盛讚“我很少見到一個少年是這樣的,他懂角色的孤獨,所以眼睛裡有感情”。

  此外,尹昉、黃覺、吳越、周也、張耀、張藝凡、趙潤南等實力派和新生代演員的加入也貢獻了相當出色的表演。尹昉將第三個少年鄭易身上的追求正義的少年之心演繹得潤物細無聲;黃覺為老楊警官特意蓄鬍素顏,讓人感覺那個角色就在身邊;而吳越塑造了一個非常新鮮的媽媽形象,糊塗、天真,跟女兒陳唸的身份調了個。成人陣營的豐富讓電影中的少年世界更具層次感和群像感。

  幕後升級 許月珍曾國祥提升青春格局

  電影《少年的你》是《七月與安生》原班團隊迴歸再升級之作,包括導演曾國祥、監製許月珍、編劇林詠琛、李媛、許伊萌,攝影指導餘靜萍、造型指導吳裡璐、聲音指導黃錚等,主創們經過了前作的磨合,再次合作不改初心,力圖還原最真實的青春本色。

  導演曾國祥與監製許月珍相識多年,都致力於挖掘電影裡更深刻的情感和主題,較前作《七月與安生》,電影《少年的你》呈現了“更大的格局和群像感”。正如監製許月珍所說“不只是呈現青春,更希望去討論青春在社會扮演了一個什麼樣的角色。”不少看過電影的專業人士表示:電影《少年的你》跳出了以往青春片聚焦青春愛情的思路,將鏡頭對準需要守護的青少年,是近幾年來最有格局的現實青春片。

  觀影首選 “近年最好看的青春片”

  作為年度最受觀眾期待的國產青春片,電影《少年的你》開畫後深受觀眾好評,看哭無數觀眾,成為同檔期的觀眾“觀影首選”。無論是以真實青春為底色的電影質感,還是演員們富有感染力的哭戲和情感戲,都得到了觀眾的力贊:“這是近年最好看的青春片”、“情感細膩真實”、“《少年的你》就像從石頭上開出的花,真實有力量”、“作為一部青春片跳出情懷、沒有符號,依然拍得如此動人,強力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