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語言專家建議這樣提升孩子的表達能力

  今天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了關於,希望大家會喜歡,同時也希望給你們帶來一些參考的作用!

  重視語言發展關鍵期

  語言發育是智力發育的重要標誌,不要等到孩子2~3歲以後出現不說話、說話晚或發音不清、口吃等問題時才開始著急,孩子如果語言發展出現問題,也將影響孩子的智力發展。從孩子出生後,家長就可以逐月檢查孩子的語言發展情況。

  兒童語言的發展包括兩個方面:

  一是對語言的理解

  二是主動說出的語言

  孩子往往是先理解語言,然後才會說話。但是,孩子並不是生下來語言就能自然而然地發展的,從小和狼一起長大的狼孩,七歲時也只會嚎叫,而且語言很難再發展;從小生長在無人關注的環境中的孩子,語言能力也很貧乏。

  心理學家研究發現,0~7歲是孩子語言發展的關鍵期,這一時期如沒有及時的刺激和訓練,最容易產生語言障礙,影響將來的心理髮展。

  如何進行後天的訓練?

  孩子的語言功能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聽,他們通過聽大人講話、和大人溝通來模仿和學習語言,如果孩子的聽覺功能發育不好,勢必會影響說。

  這裡的聽覺不是指聽力,聽力是指能聽到多少聲音,而聽覺是指聽到什麼。例如,孩子的“大舌頭”,原因之一就是聽覺分辨能力的問題,他們聽到的也許就是含糊不清的內容。還有的孩子上課也在聽課,可就是記不住老師說的話和留的作業。這些問題都需要在專門的訓練中進行矯治。例如,感覺統合訓練中的旋轉圓筒、滑梯、滑板等訓練,以及音樂治療中的音高、辨音、聽覺記憶等訓練都可以解決這些問題。

  孩子說話能力的培養不僅在“教”

  孩子說話的能力培養不僅在於“教”,更重要的是訓練和說話有關的大腦功能。

  心理學家研究發現,父母的教養態度對孩子性格的形成有很大的影響。家長對孩子持否定的態度容易使孩子產生自卑感,喪失自信心。

  有的家長對孩子期望過高,要求過嚴,對孩子的一舉一動總是不滿意,經常諷刺譏笑孩子,或者對孩子做的事品頭論足,說三道四。弄得孩子不知所措,對自己產生懷疑。長大以後,性格變得多疑、敏感、自卑。所以,家長對孩子持肯定的態度很重要,因為孩子是從別人的態度中來認識自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