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地理農業教案

  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以供大家閱讀。

  

  【教學目的】

  1、使學生大致瞭解我國農業結構。

  2、使學生初步瞭解我國農業發展的成就、存在的問題及發展方向。

  3、培養學生利用圖片資料分析問題的能力。

  4、培養學生建設祖國、建設家鄉的情感。

  【課時安排】1課時

  【授課型別】新授

  【教學重點】科技興農

  【教學難點 】調整農業結構,走農業產業化之路

  【教 具】多媒體

  【教學過程 】

  ***匯入 新課***

  通過前面兩節的學習,我們已經基本瞭解了我國農業生產各部門目前的狀況。這節課,我們把我國農業的整體情況作一個總結。要講發展,首先要知道基礎,要了解我國的農業是在一個什麼樣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在新中國成立以前,我國的農業很落後,廣大農民辛辛苦苦勞動一年,仍然是吃不飽,穿不暖。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的農業得到了巨大發展,特別是實行改革開放政策以來,更是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

  ***提問***誰能說說我國農業在新中國成立以來都取得了哪些方面的成就?

  啟發學生討論我國農業方面的成就。

  ***講述***首先要逐步的吃飽穿暖,那就要大力地提高主要農產品的產量。

  ***課件展示***1999年我國農業主要產品產量居世界的位次表、中國糧食總產量的增長、中國農林牧漁業產值的增長圖

  隨著人們的吃飽穿暖,人們還要吃好穿好,這就要不斷地豐富農作物的品種。

  ***提問***請大家說一說你知道的農產品,以及農產品的種類在冬季和夏季有什麼不同?能大概說一說為什麼嗎?

  ***討論***我們都知道,新中國成立以來,耕地的數量幾乎沒有增加,而人口增加的很快,農業生產不僅基本解決了廣大農民的溫飽問題,而且正在向小康水平邁進,一些經濟發達的農村已達到富裕水平,這是怎麼回事?

  ***回答***:農業生產條件大大改善。

  綜上所述,我國以佔世界7%的耕地,養活了佔世界22%的人口,並且已基本擺脫了貧困,這不能不說是舉世公認的奇蹟。

  ***課件展示***請學生欣賞農業機械化的錄影,加深對中國農業巨大成就的印象。

  ***講述***我國農業在新中國成立以來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農業生產開始由傳統農業向現代化農業轉變。也就是說,還沒有實現現代化;這有許多的因素影響,其中最關鍵的是:農業生產離不開土地資源,而我國的土地資源已十分有限,而且,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城鎮發展,工礦業、交通、水利等各項事業都還要繼續佔用一部分農業用地。因此,今後我國的農業用地不僅不能增加,還可能減少。

  ***課件展示***圖片:中國人均耕地和人均糧食產量的增長。

  指導學生分析:我國農業想通過擴大耕地面積來發展,是不可能的。

  ***提問***我國農業今後應如何發展?

  請同學們發表自己的意見。

  誰願意為政府出謀劃策?

  引導學生討論,啟發學生得出:積極調整農業結構。

  ***講述***什麼叫做農業結構呢?我們把不同部門在農業經濟中所佔的比重關係叫做農業結構。

  ***課件展示***我國農業產值構成圖。

  圖中所示,我國農業各部門中,種植業占主導地位,這是我國的基本國情決定的,畜牧業只佔27%,這與世界發達國家農業以畜牧業為主的狀況差異很大。再看林業和漁業***讓學生讀出所佔的比例***,它們所佔的比例太小了。而林業和漁業與我們生活的關係非常密切,

  許多畜、林、水產品的營養價值很高,作為商品的經濟價值也很高,這可以使從事這方面生產的農民脫貧致富,促進我國農業的發展。

  ***講述***請大家閱讀教材中的“廣西宜州市楊家屯農民調整農業結構見成效”。

  ***講述***從我國農業產值構成圖中可以看出,林業和漁業所佔比例太小,顯然是不合理的,這個問題如何解決呢? ***因地制宜,全面發展農業***

  ***提問***大家想的辦法很好,但如何保證既能提高種植業單位面積產量,又能因地制宜全面發展農業?請學生思考回答***科技興農***。

  ***提問***科學技術的發展,對農業會產生哪些深刻的影響呢?

  ***課件展示***農業機械化、噴灌、農業機器人、大棚種植等的圖片及錄影

  請學生閱讀“袁隆平與雜交水稻”的閱讀材料

  ***講述***科技興農的結果,加快了我國農業現代化的程序。

  ***講述***農業現代化,不只是農業機械化。農業機械化只是農業現代化的一個方面,農業現代化是指從育種到農產品推向市場,從生產到組織、管理的全面現代化。到現在為止,我國農村的大部分地區,仍在採用以手工作業 為主的傳統農業生產方式,離農業的現代化還相去甚遠。

  ***提問***請同學們想一想,當地農業生產使用了哪些農具?其中有哪些是現代農業機械?***除了農具外,其他如育秧、灌溉方式、管理方法等都可以討論***。

  ***講述***所以,要進一步發展我國農業,就必須加快各地農業現代化的程序,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

  ***講述***目前,我國農村的大部分地區仍採用個體分散的經營模式,不能夠適應農業生產專業化、規模化、市場化的發展趨勢,成為制約我國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

  ***提問***閱讀教材中的材料“龍頭企業帶動農民增收”,你能得出什麼結論?***我國要把農業產業化經營作為推進農業現代化的重要途徑***

  好了,我們下面小結一下,我國農業發展在哪些方面有較大的潛力?

  請學生小結。

  ***提問***同學們,我們想出這麼多辦法,按著這些辦法發展,今後我國農業會怎麼樣呢?

  請學生暢想。

  ***講述***在耕地有可能減少、自然災害頻繁發生等諸多不利因素影響下,我國抓緊了糧食生產,以保證人民最基本的糧食需要,同時積極開展多種經營,以滿足人民多方面的需求,各種農產品要力爭高產、優質、高效,以適應市場經濟的需要。

  這個過程中,農業逐步現代化了,農村會有許多的勞動力富餘出來,這怎麼辦呢?我們也想想辦法吧。

  請學生回答,之後教師概括。

  ***講述***目前我國農村剩餘勞動力超過1.5億人。現在他們主要有兩個出路:湧向城市,成為流動人口;這會產生許多問題。再者,近年來,我國農村鄉鎮企業的飛速發展以及農村社會化服務的興起,使農村大量的剩餘勞動力有可能轉移到鄉鎮企業和服務行業。這樣,使農村剩餘勞動力找到就業出路,也使農村的工業、商業、交通、建築、文化教育事業得到發展,一些經濟發達地區的農村已同附近城市沒有什麼區別,生活條件甚至比附近城市居民還好。

  ***閱讀***請學生閱讀教材最後的選學部分內容。

  ***小結***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瞭解我國自新中國成立以來農業發展的成就、存在問題和開發的潛力所在,明確了今後的發展方向,希望同學們努力學習科學知識,將來為我國農業現代化貢獻力量。

  下面,我們在我國農村現代化蓬勃發展當中結束這節課。

  ***課件展示***請學生欣賞圖華西村的圖片,同時教師講解華西村的發展。

  【板書設計 】

  第三節 農業的發展

  一、農業發展成就

  二、積極調整農業結構

  1.農業結構的概念

  2.因地制宜,全面發展農業

  三、科技興農

  四、走農業產業化之路

  五、農業發展前景

  教後記:

  本節課是對我國農業發展的總結,並概括了我國農業發展的方向,課堂傳授中較好把握了這一關鍵點,從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上都做了較好的處理,整個設計體現了以下特點:***1***目標明確、重點突出、分析透徹。***2***教法得當,靈活多樣。教案根據本節教材特點,採用啟發、複習、歸納、延伸等多種方法,自始至終以教師啟發貫穿全過程,引導學生動腦、動口,主動參與教學。***2***將多媒體有機地溶於課堂教學,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興趣,提高了教學效果。

  以上是由小編分享的全部內容,希望對你的學習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