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素材關於堅持的事例

  沒有素材,學生就無法寫出質量上乘的文章,也無法更深刻地表現文章主題。可謂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學生必須學會 找米下鍋 ,掌握 取材之道 。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關於堅持的事例作文素材,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一

  愛因斯坦的預言

  愛因斯坦是20世紀世界上最偉大的科學家。他在1936年曾經預言,一個天體發出的電磁波在到達地球前,如果遇到另一個質量很大的天體時,會因後者的巨大引力而發生彎曲,形成一個光環,後來人們將其稱之為愛因斯坦環。

  為了探索和揭示愛因斯坦環的神奇奧祕,人們一直在努力。1988年,美國科學家終於在海斯塔克天文臺對獅子座射電源MG1131+0456的天線陣的觀測中,發現了第一個“愛因斯坦環”,第一次向人們證實了愛因斯坦的預言。這一激動人心的發現大大鼓舞了人們繼續探索的信心。1991年1月,美國國家射電天文臺發現了第二個“愛因斯坦環”,並且發現,其電磁波源是一個距地球28億光年的明亮的藍色類星體,它與地球之間有一個星系,其質量約為太陽的3000億倍。這一發現使人們觀察宇宙的視野大大拓寬。緊接著,在同年7月,澳大利亞天文學家戴維·瓊斯領導的一個國際天文學家小組發現了第三個“愛因斯坦環”,也是最亮的一個環。

  發現和研究“愛因斯坦環”對於瞭解宇宙,特別是計算宇宙的大小和年齡具有重要意義。“愛因斯坦環”的證實,使人們對宇宙的認識進入到一個更高的層次。

  二

  達·芬奇學畫雞蛋

  達·芬奇***1452~1519***,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美術家、自然科學家、工程師。他出生於義大利佛羅倫薩城附近的芬奇鎮,父親是當地的公證人,母親是農村婦女,但很早就死了。

  達·芬奇從小就很聰明,長得也很漂亮,非常惹人喜愛。上小學時,他各門功課的成績都很優異,算術課上他提出的一些問題,經常使老師感到棘手。課餘時間,他的愛好是繪畫。他在木板上、地面上、牆壁上居然無師自通地畫出了栩栩如生的蛇、蝙蝠、蝴蝶、蚱蜢……父親見了,非常歡喜。鄰居們見他畫什麼像什麼,都親切地稱他為“小畫家”。

  芬奇的父親本來不想讓孩子學畫,希望他子承父業,當一名律師。但兒子非凡的畫藝,把固執的父親征服了。在他14歲那年,父親終於高高興興地把他送到了當時的歐洲藝術中心佛羅倫薩,拜著名的畫家、雕塑家和建築師費羅基俄為師。

  老師對學生的要求很嚴,他的教法也很有些特別。達·芬奇來到畫室的第一天是學畫雞蛋,第二天是學畫雞蛋,第三天仍是這樣。無休止地畫呀畫呀,枯燥乏味極了,就這樣畫了一年。芬奇畫膩了,心裡想:“這有什麼必要呢?一筆下去畫一個圈兒就行了。”費羅基俄老師彷彿一眼就看穿了他的心思,對他說:“別以為畫蛋很容易,很簡單,要是這樣想就錯了。在一千隻雞蛋當中從來沒有兩隻蛋的形狀完全相同,即使是同一個蛋,只要變換一下角度看它,形狀便立即不同了……所以,如果要在畫布上準確地把它表現出來,非要下一番苦功不可。”

  聽了老師這番教誨,達·芬奇懂得了老師的苦心,就決心不停地練習基本功。他每天一大早就對著雞蛋畫起來,直到夜深人靜了,仍然對著雞蛋畫。經過3年的努力,達·芬奇的技藝大長,他畫的雞蛋各具形態、維妙維肖,對色彩的感覺敏銳了,線條的把握準確了,手中的畫筆也能絕對服從自己的意志了。老師看了非常滿意。

  有一天,費羅基俄畫了一幅《基督受洗圖》,他自己很滿意,得意之餘,對達·芬奇說:“芬奇,在這幅畫上再畫兩個天使吧!”芬奇高興地答應了一聲,很快就把兩個天使畫好了,這兩個天使體態活潑自然,面部表情生動柔和。老師一看大吃一驚,相比之下,自己畫的是多麼生硬板滯呀。他在心裡承認學生超過了自己,感到既高興又慚愧,從此竟然擱筆不畫,專門從事雕刻了。

  達·芬奇結束了學徒生活,開始了獨立創作,《最後的晚餐》《蒙那麗莎》等都是他的不朽名作。他的繪畫成就越高,作畫越是嚴肅。據說達·芬奇在畫《最後的晚餐》時,為了把出賣耶穌的叛徒猶大畫好,曾到各種場合去潛心觀察賭徒、流氓、罪犯的各種形象和舉止。最後,他終於找到了讓猶大驚惶失措和手裡緊握錢袋的表現手段。這兩處細節描繪的巨大成功,是與少年時長達數年的刻苦畫蛋分不開的。

  三

  墨子兼愛反對戰爭

  墨子是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科學家,他提倡以人為本。他創立了當時一個非常著名的學派——墨家學派。

  墨子的一生中,主要進行兩個方面的工作:一是宣揚自己的學說;二就是反對戰爭。

  當時楚國國君楚惠王,一心想讓楚國恢復霸主地位,所以不斷擴大軍隊,並準備攻打宋國。

  楚惠王重用了最有本領的工匠——公輸般,也就是魯班。公輸般替楚王設計了一種專門用來攻城的工具,那是一種非常高的梯子,高得看起來好像可以碰到天上的雲一樣,所以叫做雲梯。

  楚國製造雲梯的訊息一傳出去,各諸侯國都很擔心,宋國更是覺得就要大禍臨頭了。

  楚國想進攻宋國的事也引起了一些人的反對,其中反對得最厲害的就是墨子了。他反對這種為了爭奪城池而使老百姓遭到災難的混戰。所以他一聽到這個訊息後,就急忙跑到楚國阻止這場戰爭。為了趕時間,他連腳底走得起了皰也不管,撕下一塊衣服,把腳一包就繼續前進。

  一到都城,墨子就去見公輸般,勸他不要製造雲梯幫助楚惠王攻打宋國。

  可公輸般卻說自己已經答應楚惠王,不能反悔。墨子就讓公輸般帶他去見楚惠王。

  見了楚惠王,墨子很認真地勸說道:“楚國面積總共有五千裡那麼大,而且物產豐富;而宋國不過五百里左右,土地不肥沃,物產也不豐富。這就好像是大王您有了華貴的車馬後,還要去偷人家的破車;扔掉了自己繡上花的絲綢袍子,去偷人家一件舊短褂子一樣,是很不值得做的事情!”楚惠王雖然覺得墨子說得很有道理,

  但他還是不肯放棄攻打宋國的打算,公輸般也對用雲梯攻城充滿信心。

  墨子於是對公輸般說:“你能攻我就能守,你不一定能贏的,不信,我們就試試吧。”

  於是墨子解下腰帶,在地下圍成一圈當做城牆,再拿幾塊小木板當做攻城的工具,叫公輸般來模擬一下攻城,好比一比兩人的本領。公輸般用雲梯,墨子就用火箭燒掉雲梯;公輸般用撞車撞城門,墨子就用滾木礌石砸撞車;公輸般用地道,墨子就用煙燻……公輸般用了九種攻法,把他能想到的方法都用完了,可墨子還有好些守城的高招沒有使出來。

  公輸般很不服氣:“我想出了一個辦法來對付你,不過現在我不說。”墨子微微一笑說:“我知道你想用什麼辦法來對付我,不過我也不說。”

  兩人說話像打啞謎一樣,弄得楚惠王莫名其妙,他問墨子說:“你們究竟在說什麼?”

  墨子說:“公輸般的意思我很清楚,他想把我殺掉,這樣,就沒有人幫助宋國守城了。其實我在來楚國之前,早就派了三百個徒弟去宋國幫助他們守城了,他們每一個人都學會了我的守城辦法。即使把我殺了,楚國也不一定能打贏宋國的。”

  楚惠王知道要戰勝宋國沒了希望,只好對墨子說:“先生的話很有道理,我決定不攻打宋國了。”就這樣,墨子阻止了一場戰爭的發生。在墨子和他弟子的努力下,墨家在戰國成了一個重要學派,和儒家一起被稱為顯學,墨子的弟子遍天下,也得到不少君主的信任和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