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語文手抄報圖畫設計

  語文美教育,就是通過對語文美的審美活動,培養學生感受、鑑賞、表現和創造語文美的能力。做語文手抄報能讓學生自己體會語文的魅力。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供大家學習參考。

  七年級語文手抄報的圖片欣賞

>

  七年級語文手抄報圖片***1***

  七年級語文手抄報圖片***2***

  七年級語文手抄報圖片***3***

  七年級語文手抄報圖片***4***

  七年級語文手抄報圖片***5***

  七年級語文手抄報圖片***6***

  七年級語文手抄報的內容:語文好句子摘抄

  1、是否你也會在人潮擁擠的街頭,尋尋覓覓,期盼相遇在夕陽斜斜的烏衣巷口。

  2、過去了就是昨天,新的一頁翻開還是晴朗的天。

  3、一簾清雨,垂下了一汪淚,一份纏綿,揉斷了心碎。

  4、秋夜,一紙舊章,拉開回憶的序幕,原來時光冊裡收藏的並非全是灰色,也有一些明朗的顏色。

  5、人生有很多的轉折,每一個時段有每一個時段的顏色。

  6、用心聆聽,深深呼吸,煙花雨,梨花月,寄一縷風的香魂,遠離喧囂。

  7、獨立江岸,衣單不覺寒,在晚風輕拂的霞光裡,憂傷在江面上泛起粼粼波光。

  8、真情,真心,真意;欣賞,被愛,去愛,這便是文字的含義。

  9、一些過去,記住就好;一些回憶,收好安放,流年清淺,我只願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10、看不見你的身影,寂寞開始蠢蠢欲動,吞噬我的靈魂。

  七年級語文手抄報的資料:成語故事

  【成語】: 長驅直入

  【拼音】: cháng qū zhí rù

  【解釋】: 長驅:不停頓地策馬快跑;直入:一直往前。指長距離不停頓的快速行進。形容進軍迅猛,不可阻擋。

  【成語故事】:

  “長驅直入”這則成語的意思是用來表示軍隊以不可阻擋之勢向前挺進,深入敵方心臟。

  這個成語來源於曹操《勞徐晃令》,吾用兵三十餘年,及所聞古之善用兵者,未有長驅徑入敵圍者也。

  公元219年,曹操為奪取戰略要地荊州,與劉備在這一帶酣戰。劉備的大將關羽用重兵圍住了襄陽,曹操的堂弟曹仁固守襄陽毗鄰的樊城,處境相當困難。

  這年七月,曹操派虎威將軍于禁率軍增援曹仁。不久,樊城這一帶連降大雨,漢水氾濫。關羽乘機引水去淹曹軍,結果於禁全軍覆沒,被迫投降。

  由於洪水衝進樊城,曹仁處境危急。一些部將勸他放棄樊城,乘船退走。但有人極力反對,說是水勢不可能一直這樣大,過些時日會退去,還是緊守為好。曹仁覺得有理,決定緊守樊城。

  不久,曹操又派大將徐晃率軍去樊城解圍。徐晃老謀善算,暫不將部隊直接開到樊城,而在稍遠之處駐紮下來,然後派人用暗箭把信射入樊城,與曹仁取得聯絡。正好曹操還在組織其它兵馬增援,得知徐晃的行動非常贊同,要他等待各路兵馬到齊,一併開向樊城。

  當時,劉備一部分軍隊駐在離樊城不太遠的偃城。徐晃帶領一些軍隊來到偃城郊外,故意挖掘陷坑,似乎要截斷偃城軍隊的退路。駐軍中計,匆匆撤離偃城。於是徐晃輕而易舉地取得了這座城池。

  這時,曹操組織的十二路兵馬已經趕到。於是徐晃和這些兵馬會合起來,打算和曹仁內外夾擊關羽。

  關羽在圍頭和四冢兩處地方駐有軍隊。徐晃表面上裝出要進攻圍頭的樣子,實際上親率大軍進攻四冢。等關羽發現徐晃主攻的方向時,為時已晚。匆匆趕到四冢的五千兵馬很快被徐晃擊敗。接著徐晃率領部下,一直衝進了關羽對曹仁的包圍圈中。關羽的將士不敵敗走,襄陽,樊城終於解圍。

  徐晃的捷報傳到曹操那裡,曹操立即寫了慰勞令,派人送到前方。令中寫道:“我用兵三十多年,所知古代善於用兵的人中,沒有一個人能像你那樣長距離不停頓地策馬快跑,一直往前,衝入敵人的包圍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