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為題的黑板報資料內容

  擁有一顆感恩的心,你會知足常樂,那假如每個人都擁有一顆感恩的心,互相幫助,社會就自然而然的和諧溫暖了起來。可是你知道有關感恩的黑板報該怎麼做嗎?下面小編為你整理了一些感恩的黑板報資料,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感恩的黑板報圖片鑑賞★

  
感恩的黑板報圖片1

  
感恩的黑板報圖片2

  
感恩的黑板報圖片3

  ★感恩的黑板報相關資料1:感恩的名言★

  1*** 感謝是美德中最微小的,忘恩負義是惡習中最不好的。——英國諺語

  2*** 無知的人本想做點好事,結果卻害人不輕;小喜鵲拔出媽媽的羽毛,還以為報答了養育之恩。 ——藏族諺語

  3*** 父母之恩,水不能溺,火不能滅。——蘇聯諺語

  4*** 父恩比山高,母恩比海深。——日本諺語

  5*** 要知父母恩,懷裡抱兒孫。——日本諺語

  6*** 人生永遠不必煩惱,因為天在你寒冷時使棉麻生長,讓你能禦寒;在你飢餓時長出食物令你果腹;在你不開心時讓你有朋友能陪你解開心結。而你就應該用自己的精力去回報上天。

  7*** 你的諄諄教悔,化作我腦中的智慧,胸中的熱血,行為的規範……我感謝您,感謝您對我的精心培養。

  8*** 定理在借與還,送與望中堅固,無人違反,唯獨感恩,當得到恩惠的人認為這是借,而發出恩惠的人認為這是送。

  9*** 哀哀父母,生不養兒不知父母恩。

  10*** 天意憐幽草,人間重晚情。

  11*** 感謝命運,感謝人民,感謝思想,感謝一切我要感謝的人。——魯迅

  12***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13*** 人家幫我,永誌不忘;我幫人家,莫記心上。——華羅庚

  14*** 不當家不知柴米貴,不養兒,不知報母恩。

  15*** 恩欲報,怨欲忘;報怨短,報恩長。

  ★感恩的黑板報相關資料2:古代感恩的故事★

  【韓信報分食之恩】

  《史記》說,韓信小時家中貧寒,父母雙亡。他雖然用功讀書、拼命習武,然而,掙錢的本事卻一個也不會。迫不得已,他只好到別人家吃“白食”。為此常遭別人冷眼。韓信咽不下這口氣,就來到淮水邊垂釣,用魚換飯吃,經常飢一頓飽一頓。淮水邊上有個老奶奶為人家漂洗紗絮,人稱“漂母”。她見韓信捱餓挺可憐,就把自己帶的飯分一半給他吃。天天如此,從未間斷,韓信發誓要報答漂母之恩。韓信被封為“淮陰侯”後對漂母分食之恩始終沒忘,派人四處尋找,最後以千金相贈。這就是“一飯千金”成語的來歷。

  ★感恩的黑板報相關資料3:感恩的徵文★

  孟郊的《遊子吟》幾乎人人都能吟得出來,而這裡,我也要獻上自己對爸爸媽媽的一片心意。

  三月,是關愛長輩月。歷經十二個春夏秋冬,我才明白:爸爸媽媽給我們付出得太多太多,而我們的回報則少之又少。體會父母的愛,從來都是從容淡定的。因為它自然得象空氣,令人難以察覺。不知那天起,驀然發現,歲月的痕跡已在爸爸媽媽原本年輕的臉上此起彼伏,我驚覺:我是一個粗心的兒子。從現在起我要為他們分擔憂愁,我要用行動告訴他們,你們的兒子會因為你們而長大。

  今天是星期天,為了一個“遠大理想”,昨晚熬夜完成了大部分作業。我從睡夢中醒來,陽光已經調皮地撫摸我的臉,暖暖的,癢癢的。我一骨碌從床上爬起來,對著陽光發誓:我要做個久違的小主人。

  今天的目標是清掃客廳衛生。我先動手把茶几上、電視機旁、電腦桌上和沙發上那些凌亂不堪的書放在一起,並把它們各歸其位。在整理書籍的過程中,我發現有好多書都是因為我的隨手亂放的壞習慣,而顯得雜亂無章。換在平時,整理工作都是媽媽的責任。我在心頭髮誓:一定要改掉這個壞毛病,少給父母增加負擔。接下來,我就要對付那些灰塵了,我拿起拖把,一會兒這裡來個“橫掃千軍”,一會兒那裡來個“鋪天 蓋地”,許多灰塵全都見勢不妙,倉皇而逃。轉眼地板亮得能照出影來。清理衛生死角是最難辦的了。電腦桌底下,沙發底下,門背後和櫥裡的角角落落都堆積著成千上萬的灰塵,我立志讓爸爸媽媽感動一下。於是,我便拿起一塊抹布,轉挑那些難擦的死角,認認真真地擦起來。可因為我平時不怎麼做家務事,所以沒有經驗,不一會就敗下陣來,而那些灰塵卻還是“活力十足”,彷彿要在那些死角“安營紮寨”。我想,我又怎能被那些灰塵打敗呢?我靈機一動,拿起抹布,把頂部弄小,然後對準地方細細擦,一遍、兩遍……灰塵果然被我擦掉不少。清除了衛生死角,頓覺渾身輕鬆。可發現鏡前的我儼然成了個大灰人。

  幫大人做家務,心裡感到特別愉快。因為,我的行動使爸爸媽媽心裡感到溫暖,受到感動。從他們眼裡我讀到了讚許。也許有人說:“我們平時要管學習,沒有時間使長輩感動。”其實,感動是心靈的碰撞。有時,一件小事,一個舉動,一句話都會讓他們感動。所以,讓我們用心去聽,用心去做,儘自己所能,向長輩送上自己最真的一聲“謝謝!”。

  ★感恩的黑板報相關資料4:關於感恩的句子★

  1*** 感恩明月,似緞光華,如霜美麗,我們對月流珠寄託思念。感恩同學,我們執手共話,契闊談讌。相互促進,共同發展。感恩同學,我們在賽場上為他們默默祈禱。

  2*** 當苗兒需要一杯水的時候,絕不送上一桶水;而當需要一桶水的時候,也絕不給予一杯水。適時,適量地給予,這是一個好園丁的技藝。我的老師,這也正是您的教育藝術。

  3*** 落葉在空中盤旋,譜寫著一曲感恩的樂章,那是大樹對滋養它大地的感恩;白雲在蔚藍的天空中飄蕩,繪畫著那一幅幅感人的畫面,那是白雲對哺育它的藍天的感恩。因為感恩才會有這個多彩的社會,因為感恩才會有真摯的友情。因為感恩才讓我們懂得了生命的真諦。

  4*** 感恩是一種文化素養,是一種思想境界,是一種生活態度,更是一種社會責任。

  5*** 我們要感恩老師,就像幼樹感恩那溫暖的陽光和醇美的雨露,是他們用無私的奉獻和付出,啟蒙著我們,讓我們從幼年的懵懂一步步走出,開始編織我們自己魅力的人生夢想。

  6*** 存一顆感恩的心,去看待我們正在經歷的生命身邊的生命,悉心呵護,使其免遭創傷。感恩生命,為了報答生命的給予,我們實在不應該輕視和浪費每人僅有的一次生命歷程,浪擲青春,一生庸庸碌碌,而應該讓生命達到新的高度,體現出生命的價值,讓生命更有意義,顯出生命本應擁有的精彩。

  7*** 在感恩的空氣中,人們對許多事情都可以平心靜氣;在感恩的空氣中,人們可以認真務實地從最細小的一件事做起;在感恩的空氣中,人們自發地真正做到嚴於律已寬以待人;在感恩的空氣中,人們正視錯誤,互幫互助;在感恩的空氣中,人們將不會感到自己的孤獨……

  8*** 凋零的花瓣透出的是生命的終結,枯萎的落葉宣告的是生命的停息;雍容的牡丹彰顯的是生命的華貴,繁盛的大樹凸現的是生命的粗獷。生命不僅給生物以形體,還賦予它無可比擬的華彩,因此,我們要對生命感恩。

  9*** 老師,您是美的耕耘者,美的播種者。是您用美的陽光普照,用美的雨露滋潤,我們的心田才綠草如茵,繁花似錦!

  10*** 感恩,不一定非得驚天動地,轟轟烈烈,雲淡風輕足以讓人刻骨銘心就像一首唱不完的小情歌,輕輕的,淡淡的,暖暖的,沁人心脾……

  ★感恩的黑板報相關資料5:感恩的現代故事★

  【周恩來懷念他的兩個母親】

  周恩來不滿一歲時,就由守寡的嗣母陳氏帶在身邊撫養,她把全部感情和心血都傾注在對恩來的撫養和教育上,恩來稱陳氏為“娘”,陳氏給他請來一個乳母,叫蔣江氏,一起住在西院的小屋裡。周恩來四歲時,嗣母就叫他識字,五歲時,送他進私塾讀書。嗣母對他要求很嚴格,每天黎明時刻,就叫他起來,親自在窗前教他讀書。有一次,恩溥玩刀子,幾乎傷了他的眼睛。於是,陳氏更不許他輕易出去,整天把他關在屋裡唸書。空暇時,就叫他背唐詩,給他講故事,如《天雨花》、《再生緣》等。

  1904年,六歲的周恩來隨同父親、生母、嗣母和弟弟,一起搬到清河縣清江浦***今江蘇省清江市***居住,併到外祖父家的家塾裡讀書。外祖父家裡人很多。家族間發生了糾紛,常邀請他生母去調解。

  這是家裡的經濟境況已經越來越不好了。父親為人老實,膽小,能力比較差,到清江浦後,只謀得一個月薪16元的小差使。家裡常靠借錢過日子。他的生母又勞累,又愁悶,很快就一病不起。那是1907年上半年的事。夏天,嗣母帶他到寶應縣她堂兄家住過兩個月,仍回到清江浦。第二年七月間,嗣母又被肺結核奪取了生命。周恩來對陳氏懷有特別深厚的感情,他寫過一篇《念娘文》,可惜沒有儲存下來。抗戰勝利後他在重慶對記者說:“三十八年了,我沒有回過家,母親墓前想來已白楊蕭蕭,而我卻痛悔著親恩未報”。

  以上,是小編為你整理的關於感恩的黑板報的資料整合,希望你會喜歡!

  看了這篇文章的還查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