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常見的中華俗語集錦

  俗語,也稱常言,俗話,這三者是同義詞。俗語一詞,已經普遍用作語言學的術語;常言一詞,帶有文言的色彩;俗話一詞,則有口語的氣息。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下關於常見俗語合集.歡迎大家閱讀.

  冷糞果木熱糞菜,生糞上地連根壞。沒糞不種豆,糞大蘿蔔粗。

  若要莊稼好,施肥要足還要巧。苗黃灌糞水,苗黑撒草灰。

  肥料足,多收谷,一熟頂兩熟。

  肥料用得當,更比多施強。

  肥多不澆燒壞苗,糞大水勤長得好。底肥三年壯。

  要得紅苕好,底肥追肥要上飽。施肥一大片,不如一條線。

  基肥要狠,追肥要準。.

  秧肥追得當,禾苗長得壯。

  深耕密植不上糞,枉費力氣瞎胡混。量體裁衣,看禾施肥。

  糞要施進土,一畝頂兩畝。

  糞生上,沒希望;糞熟上,糧滿倉。

  一滴水,一粒糧,貯水保水如保糧。人靠血養,苗靠水活。

  上糞不澆水,莊稼噘著嘴。

  水是莊稼娘,無娘命不長。

  水是莊稼寶,缺水長不好。

  水滿田,谷滿倉,田內無水倉無糧。有收無收在於水,多收少收在於肥。有水無肥一半谷,有肥無水望天哭。囤水如囤糧,水足糧滿倉。

  低產變高產,水是第一關。

  肥料雖是寶,無水長不好。

  魚兒離水活不了,莊稼缺水長不好。春風不吹地不開,田裡無水秧難栽。

  春雨貴如油,不讓一滴流。

  春雨蓄滿塘,秋後多打糧。

  孩要奶足,田要水足。

  蓄水防旱,積穀防饑。

  人治水,水利人,人不治水水害人。

  三月田中水,貴如簍裡油;田埂要紮緊,不讓一滴流。開渠打壩,旱澇不怕。

  不怕乾旱,就怕靠天吃飯。

  水庫有三好:防旱、防澇、防水跑。

  水滿塘,谷滿倉,修塘就是修糧倉。

  水向低處流,治水先治頭。

  打井挖泉,取水灌田。

  打壩修岸,漲水無患。

  只靠雙手不靠天,修好水利萬年甜。

  禾靠水,水靠塘。

  有田無塘,好比嬰兒沒娘。

  地有多高,水有多高。

  別人烤火我修塘,別人車水我歇涼。

  溝渠縱橫水長流,百日無雨也豐收。

  秋耕田地地發塇,冬雪滲下不易幹。

  人治水來水利人,人不治水水害人。

  人不勤儉不能富,馬無夜草不能肥。

  七月十五紅棗圈,八月十五打棗杆。

  白天熱來夜間冷,一棵豆兒打一捧。

  一粒糧食一滴汗,粒粒都是金不換。

  雨中聞蟬叫,預告晴天到。

  早蚯聞蟬叫,晚蚯迎雨場。

  麻雀囤食要落雪。

  螞蟻壘窩要落雨。

  魚跳水,有雨來。

  燕子低飛要落雨。

  癩蛤蟆出洞,下雨靠得穩。

  龜背潮,下雨兆。

  蚯蚓爬上路,雨水亂如麻。

  泥鰍靜,天氣晴。

  豬銜草,寒潮到。

  雞遲宿,鴨歡叫,風雨不久到。

  雨打清明節,幹到夏至節。

  清明早,小滿遲,穀雨種棉正適時。

  清明颳了墳頭土,瀝瀝拉拉四十五。

  清明要晴,穀雨要淋。穀雨無雨,後來哭雨。

  清明晴,六畜興;清明雨,損百果。

  穀雨有雨兆雨多,穀雨無雨水來遲。

  立夏不下,桑老麥罷。

  立夏東風到,麥子水裡澇。

  小滿前後,種瓜種豆。

  小滿暖洋洋,鋤麥種雜糧。

  過了小滿十日種,十日不種一場空。

  芒種不種,過後落空。

  芒種麥登場,秋耕緊跟上。

  芒種刮北風,旱斷青苗根。

  夏至無雨三伏熱,處暑難得十日陰。

  夏至無雨,囤裡無米。

  夏至未來莫道熱,冬至未來莫道寒。

  夏至有風三伏熱,重陽無雨一冬晴。

  夏至進入伏裡天,耕田像是水澆園。

  夏至刮東風,半月水來衝。

  小暑不種薯,立伏不種豆。

  小暑風不動,霜凍來的遲。

  大暑到立秋,積糞到田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