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節氣該如何養生

  夏季天氣炎熱,而大暑則是夏季中最熱的一天,炎熱的天氣總是讓人覺得很難受,那麼我們一定要做好大暑養生。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大暑節氣養生方法,希望對你有用!

  大暑節氣養生方法

  衣:少穿化纖,多穿棉、麻、絲

  化纖布料雖然較輕較薄,吸水性、透氣性卻比較差,面板很難通過汗液蒸發進行散熱,反而容易誘發過敏和多種皮炎。絲綢衣服親膚性很好,重量輕、厚度薄;棉質衣服吸汗,透氣性好,而且面料柔軟;麻質衣服的透氣性和吸水性非常好。

  食:補氣健脾,消暑生津

  大暑不但天氣炎熱,而且雷電、暴雨多,人們容易受暑溼影響出現腹脹、食慾下降、乏力等症狀,此時飲食宜清淡多樣化,以補氣健脾、消暑生津為主。可多食綠豆、黃瓜、苦瓜、蓮藕、鴨肉、冬菇、紫菜、西瓜、薏米、冬瓜、桃子、黃皮、蘆根、白茅根等食物及藥食兩用之品。

  住:睡好子午覺,注意通風

  大暑是夏季的最後一個節氣,面對高溫潮溼的天氣,要注意睡好子午覺,適當午睡半小時,以保持精力充沛。同時,室內要注意通風,空調房間溫度與室外溫度相差不要超過10攝氏度。

  行:重在防暑,小心“陰暑”

  預防中暑在飲食上以清淡為宜,多食綠豆湯、苦瓜、冬瓜湯等清火潤肺的食物;避免過度勞累,保證充足的睡眠;可隨身準備清涼油等以備不時之需。若發生了中暑情況,要儘快離開引起中暑的高溫環境,至陰涼通風處休息,並適量飲用含鹽分的飲料以補充機能。

  還要注意防範“陰暑”。明代大醫學家張景嶽指出:“陰暑者,因暑而受寒者也……故名陰暑”。由於夏季暑熱溼盛,人體毛孔開張、腠理疏鬆,若過於避熱趨涼會導致風、寒、溼邪侵襲機體而引發“陰暑”,出現身熱頭痛、腹痛腹瀉等症。因此要注意勿坐臥於陰寒潮溼之地,運動勞作後切勿立即飲用大量冷開水或冰鎮飲料等,避免寒溼侵襲而引發“陰暑”。

  大暑養生注意事項

  夏令三伏,陽氣旺盛,此時人體為了順應天時處於“陽盛於外而虛於內”的境地,腠理開洩,汗液增多,加上暑氣逼人,常常導致人體陽氣宣發太過而出現體內陽氣匱乏的夏令體質特徵,此時如果因為防暑降溫而過度貪涼食冷易致內寒過甚,以至於體內陽氣更衰。

  大暑,是一年中最熱的節氣。其氣候特徵是:“斯時天氣甚烈於小暑,故名曰大暑。”“夏雨隔田埂”及“夏雨隔牛背”等,形象地說明了雷陣雨,常常是這邊下雨那邊晴,正如唐代詩人劉禹錫的詩句:“東邊晴天西邊雨,道是無晴還有晴。”

  夏季氣候炎熱,酷暑多雨,暑溼之氣容易乘虛而入且暑氣逼人,心氣易於虧耗,尤其老人、兒童、體虛氣弱者往往難以將養,而導致疰夏、中暑等病。如果當你出現全身明顯乏力、頭昏、心悸、胸悶、注意力不集中、大量出汗、四肢麻木、口渴、噁心等症狀時,多為中暑先兆。

  大暑養生活動

  1***、大暑導引術;

  2***、避暑;

  3***、靜心;

  4***、消夏晚會;

  5***、伸展功***搖頭擺尾式、旋腰式、雙角式、腰跨式、展腿式、左顧右盼式***。

  伸展功主要在練習“脾”,這個節氣使脾的功能正常的話,有利於脾土生肺金,有利於入秋之後陽氣的收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