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科技與夢想的黑板報資料

  科技無處不在,科技使我們感到無比自豪,我們的衣食住行一刻也離不開科技的貢獻。那麼你知道有關科技與夢想的黑板報該怎麼做嗎?下面小編為你整理了一些,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有關科技與夢想的黑板報圖片1

 
 有關科技與夢想的黑板報圖片2

 
 有關科技與夢想的黑板報圖片3

  有關科技與夢想的黑板報相關資料1:科技知識

  百度— —科技 為夢想 起航

  百度***Nasdaq 簡稱:BIDU***是全球最大的

  中文搜尋引擎, 2000 年 1 月由李彥巨集、

  徐勇兩人創立於北京中關村,致力於向人們提供“簡單,可依賴”的資訊獲取方式。 “百度”二字源於中國宋 朝詞人辛棄疾的《青玉案〃元夕》詞句“眾裡尋他千百度” ,象徵著百度對中文資訊檢索技術的執著追求。

  百度雲

  百度雲是百度公司在開放自身的核心雲能力 ***包括雲 儲存、雲端計算和大資料智慧***的基礎上,為廣大開發 者和終端使用者提供的一系列雲服務和產品。 其服務的 物件包括開發者和個人使用者兩大群體。在 2012 年 3 月份的百度開發者大會上,百度正式釋出百度雲戰 略,建立開發服務、運營服務、渠道推廣以及變現四 大服務體系。 2012 年 8 月,百度雲端計算***陽泉***中心在山西省陽 泉市奠基。建成後的雲端計算***陽泉***將在資料儲存規 模、 計算能力和環保節能等三方面都將達到亞洲一流 水準。 據規劃, 建成後的百度雲端計算中心資料儲存量 超過 4000PB,可儲存的資訊量相當於 20 多萬個中 國國家圖書館的藏書總量; 同時由於使用了百度自主 研發的的高效能、低功耗伺服器,資料中心 CPU 總 量高達 70 萬顆、CPU 核心總數超過 300 萬個;此 外, 資料中心採用多項適用中國環境及法規的高科技 技術來提升整體資料中心的能源效率, 可實現節能約 43%。

  百度貼吧

  “百度貼吧” 是全球最大的主題中文社群, 其基於搜尋引擎和開放關鍵詞的形 態已變成一種通用的網際網路產品模式,被中文網站廣為學習採納,產生了大量 類似“貼吧”的平臺。2009 年 12 月百度宣佈獲得“貼吧”的商標所有權, “百 度貼吧”推動了中文網路產品模式的創新,也是全球獨一無二的以興趣主題聚 合的網路社群平臺。

  百度百科

  百度百科是百度公司推出的一部內容開放、自由的網路百科全書,其測試版於 2006 年 4 月 20 日上線,正式版在 2008 年 4 月 21 日釋出。百度百科旨在創 造一個涵蓋各領域知識的中文資訊收集平臺。百度百科強呼叫戶的參與和奉獻 精神,充分調動網際網路使用者的力量,匯聚上億使用者的頭腦智慧,積極進行交流 和分享。同時,百度百科實現與百度搜索、百度知道的結合,從不同的層次上 滿足使用者對資訊的需求。

  百度知道

  “百度知道” ,是使用者自己根據具有針對性地提出問題,通過積分獎勵機制發動其他使用者,來解決該問題的搜尋模式。 同時,這 些問題的答案又會進一步作為搜尋結果,提供給其他有類似疑問的使用者,達到分享知識的效果。 百度知道的最大特點,就在於和搜尋引擎的完美結合,讓使用者所擁有的隱性知識轉

  化成顯性知識,使用者既是百度知道內容的使用 者,同時又是百度知道的創造者,在這裡累積的知識資料可以反映到搜尋結果中。通過使用者和搜尋引擎的相互作用,實現搜尋引 擎的社群化。

  有關科技與夢想的黑板報相關資料2:科技的故事

  華羅庚是世界數論界的領袖數學家之一。但他寧肯另起爐灶,離開數論,去研究他不熟悉的代數與複分析。

  早在4O年代,他就提出“天才在於積累,聰明在於勤奮”。華羅庚雖然聰明過人,但從不提及自己的天分,而把比聰明重要得多的“勤奮”與“積累”作為成功的鑰匙,反覆教育年青人,要他們學數學做到“拳不離手,曲不離口”,經常鍛鍊自己.

  50年代中期,華羅庚提出:“要有速度,還要有加速度。”所謂“速度”就是要出成果,所謂‘加速度’就是成果的質量要不斷提高。1978年他在中國數學會成都會議上語重心長地提出:“早發表,晚評價。”

  後來又進一步提出:“努力在我,評價在人。”這實際上提出了科學發展及評價科學工作的客觀規律,即科學工作要經過歷史檢驗才能逐步確定其真實價值,這是不依賴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的客 觀規律。”

  在50年代,華羅庚在《數論導引》的序言裡就把搞數學比作下棋,號召大家找高手下,即與大數學家較量。中國象棋有個規則,那就是“觀棋不語真君子,落子無悔大丈夫”.

  1981年,在淮南煤礦的一次演講中,華羅康指出:“觀棋不語非君子,互相幫助;落子有悔大丈夫,改正缺點。”

  1979年在英國時,他指出:“村老易空,人老易鬆,科學之道,戒之以空,戒之以鬆,我願一輩子從實以終。”

  愛因斯坦是劃時代的大科學家,現代物理學的開創者和奠基人。

  1879年3月14日生於德國烏爾姆鎮,在瑞士度過青年時代。1900年畢業於蘇黎世工業大學。畢業後即失業。經過兩年的努力,才在伯爾尼的專利局找到固定工作。他早期的一系列有歷史意義的貢獻都是在這裡完成的。

  1909年他開始在大學任教,1914年被邀請回到德國,任威廉皇家物理研究所所長兼柏林大學教授。1933年希特勒上臺,愛因斯坦因是猶太人,又堅決捍衛民主,就首遭迫害,被迫遷居到美國的普林斯頓。1940年入美國國籍。1955年4月18日在普林斯頓逝世。

  愛因斯坦的一項開創性貢獻是發展了量子論,他的標誌性事業是他的相對論。他在1905年發表的題為《論動體的電動力學》的論文中,完整地提出了狹義相對論。狹義相對論確立之後,愛因斯坦開始致力於引力理論的研究。愛因斯坦對天文學有重大影響的是他的宇宙學理論。1917年,愛因斯坦發表他的第一篇宇宙論文《根據廣義相對論對宇宙學所作的考察》,這篇論文宣告了相對論誕生。

  他曾說:“科學研究能破除迷信,因為它鼓勵人們根據因果關係來思考和觀察事物。”他的宇宙學研究,體現了這種反對迷信的精神。